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中型SUV是國內銷售表現最突出的級距,無論國產/進口還是豪華/平價,幾乎各品牌旗下都會推出此級距產品,因此在去年重返台灣市場的MG,首款導入國產化的車型便是旗下的主力中型休旅車HS車系,去年起陸續推出1.5升渦輪增壓以及PHEV油電車型,今年再追加搭載2.0升渦輪增壓引擎的AWD車型以補齊車系陣容,而MG HS上市之後最受消費者青睞的即是本車的高性價比,包括上市初期以90萬元有找、後來微調價格至91.5萬元的1.5升渦輪增壓車型,以及售價121.9萬元、堪稱是國內價格最親民的插電式油電動力休旅車的HS PHEV,而最新推出的HS 2.0T AWD車型售價為106.9萬元,也可說是市場中同級對手最親民的售價。

曾經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用來形容台灣市場的特色相當貼切,MG HS上市初期,不少網友曾質疑品牌的血統身份,但說穿了只要規格配備夠齊全,搭配夠吸引人的售價,自然也會引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因此造就倒吃甘蔗的銷售表現;而在同級市場之中,我們可以見到MG HS銷售表現的崛起, 相對影響其它同級車款的銷售狀況,因此Ford Kuga先前除了推出升級配備內容的新年式車型,在5月31日之前Kuga ST-Line X的售價也從原本的123.9萬元暫時降到114.9萬元,整整9萬元的價格優惠幅度不小,憑藉本車優秀的動力輸出表現以及齊全的配備水準,面臨MG HS以高性價比搶攻市場,Kuga是否能延續先前的氣勢值得觀察。

而除了國產SUV級距競爭激烈之外,也別忘了進口中型SUV賣得最好的Toyota RAV4,MG HS與Ford Kuga都有推出四驅車型,RAV4亦有價位相近、同樣搭載四輪驅動系統的RAV4 Adventure等級;因此,我們這次的評比主題就以價位相近的四驅中型SUV為主題,同時找來MG HS 2.0T AWD、Ford Kuga EcoBoost250 ST-Line X AWD,以及Toyota RAV4 2.0 Adventure 4WD共三款產品進行同場評比,透過本篇報導幫各位網友們整理以上三車的產品重點。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首先是上市不久的MG 2.0T AWD車型,如同車系中的1.5T、PHEV車型,2.0T AWD僅規劃單一旗艦版等級,若從售價以及配備水準來看,2.0T AWD旗艦版的等級介於1.5T旗艦版與PHEV馭電版之間,至於價格是我認為最為微妙的部分,2.0T AWD旗艦版售價為106.9萬元,正好位在各品牌1.5T等級的價格帶之間,也就是說只要用1.5升渦輪增壓引擎車款的價位,就可以購買2.0升渦輪增壓動力車款,可說是一種吸引消費者的絕妙招式。

而從外觀配置看起,MG HS 2.0T AWD旗艦版如同車系中其它兩個等級,皆標配Trophy外觀套件,所以除了輪圈尺寸以及車型字體之外,三個等級的樣貌幾乎相同,其中1.5T是車系中唯一配備18吋鋁圈的等級,而2.0T AWD與PHEV等級皆配備19吋胎圈,PHEV等級的前雙側葉子板上具有「Hybrid Plug-in EV」的字體,2.0T AWD車型則是車尾銘牌寫上AWD字樣以此區隔。

HS全車系的配備水準十分出色,除了Trophy套件之外,包括LED頭尾燈、紅色煞車卡鉗、全景式電動天窗、車頂行李架、電動尾門等都是標準配備,2.0T AWD車型再加上BOSE音響系統、感應式雨刷以及怠速熄火功能;整體來說,HS 2.0T AWD在此價位中展現極具吸引力的產品性價比,就像是逛美食街的時候,A餐廳一份簡餐賣200元,但隔壁的B餐廳不僅只賣180元還多份主菜再送甜點,這也說明了HS車系銷售表現持續成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車型 HS 1.5T旗艦版 HS 2.0T AWD旗艦版 HS PHEV馭電版
建議售價
91.5萬元
106.9萬元
121.9萬元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HS 2.0T AWD的座艙設計與另外兩個等級幾乎一致,包括Trophy內裝套件、12.3吋數位儀錶、10.1吋中控螢幕、線傳式排檔設計等,不過2.0T AWD並不像PHEV車型具有白色內裝的選項,而與1.5T車型相同僅有黑色內裝可供選擇。

HS 2.0T AWD標配MG Pilot 2.0駕駛輔助系統,具備Level 2等級半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包括全速域ACC主動車距巡航控制功能、AEB自動警急煞車系統、TJA交通壅塞輔助系統、RCTA後方盲區偵測系統、LKA車道保持輔助系統、LDW車道偏離警示系統、SAS智能限速系統、FCW前方碰撞預警系統、LCA車道變換輔助功能、DOW開門盲區警示系統、BSD盲點偵測系統以及IHC遠近光燈自動調節系統等,符合同級距車款中的主流配置。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配備12.3吋數位儀錶板,中央畫面可按照駕駛人的習慣或需求切換資訊顯示,像是照片中ACC運作畫面就以相當精緻的方式呈現;不過儀錶板兩側的時速與轉速資訊為固定式,比較像是傳統儀錶板的固定資訊改以數位方式呈現,並不像PHEV車型所搭載的儀錶板屬於「滿版」樣式。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方向盤配置完整的控制按鍵,包括兩側的換檔撥片,以及右下方紅色按鍵為Super Sport Mode超級運動模式按鈕,按下後會帶來更為積極的油門反應;ACC系統控制功能整合於方向盤後側的撥桿之中,可用來調整車速與車距。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10.1吋中控台螢幕的尺寸不小(同級距中),主畫面顯示樣式也屬簡潔,不過中控台周圍並沒有配置空調系統實體控制按鍵,像是風量、溫度、風向等調整就要進入選單後調整,我個人覺得這樣的設計不夠直覺,但似乎已成目前新車的設計趨勢。另外,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為全車系標準配備。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排檔採用線傳式設計,P檔按鍵位於排檔桿頂端,車輛行進時將排檔桿向下推就能進入S檔位,排檔座周圍還配置了許多功能按鍵,例如下方的電子式手煞車以及Auto Hold功能、左側的怠速熄火功能與駕駛模式切換;右上方按鍵為驅動方式鎖定功能,車速60km/h以下能強制切換成四輪驅動模式。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中控台下方配置無線充電板,上方還有兩組USB插孔。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全景式天窗為全車系標準配備,可帶來良好的車室採光效果。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兩張前座的頭枕繡上Trophy字樣,加上跑車座椅的造型顯得性能味十足,兩張前座同時具備電動調整功能。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後座地板的平整度頗佳,後座出風口下方還配置兩組USB插孔,便於後座乘客使用。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身高178公分的同事示範後座乘坐空間,可以看到膝部與頭部的空間表現都很出色。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MG HS為國產中型SUV少數未採用客貨車認證的車款之一,因此看不到突兀的貨物防撞桿,內部除了後輪拱處向內突出之外,整體平整度還不錯,空間表現屬於一般水準。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透過後座椅背6/4分離前傾功能,可將椅背與行李廂底板相連形成平坦空間,而將底板掀起後下方還有額外的置物空間。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HS車系提供三種動力配置,包括擔任入門級距的1.5T等級,以及強調兼具省油與動力表現的插電式油電PHEV等級;而2.0T AWD等級是車系中唯一搭載四驅系統的車型,所搭載的2.0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223匹、37.8kgm的最大動力,搭配六速DCT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經濟部能源局所公佈的平均油耗為10.1km/L。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透過P-Gear實測加速成績,0~100km/h加速以7.87秒完成,若對照價格帶相近其它品牌的1.5T中型SUV車型,HS 2.0T確實在性能發揮部分佔有優勢,但若與本回另外兩車的加速成績相比,HS 2.0T是否繼續保有優勢?我們接著往下看吧!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至於在操控表現部分,HS 2.0T AWD在搭載四驅系統之後,整體車重比起1.5T車型來得多些,一般道路或高速公路行駛時,能感受到更為沈穩的底盤回饋表現,搭配不俗的加速性能表現,高速巡航能夠展現出色的行路質感;而山路駕馭表現方面,由於HS 2.0T AWD的懸吊設定還是偏向舒適度,過彎時的側傾現象比較明顯,如果過彎速度過快,駕駛人對於底盤反應的節奏變化就要多付些心力來適應,我是認為HS 2.0T AWD可能犧牲些個人駕馭時的爽快感,但對於乘客乘坐舒適度倒是有較好的加分效果。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福特六和近年在台灣市場對於產品更新的步調可說是相當積極,其中在主力中型休旅車Kuga方面,就透過數次以推出新年式車款的方式以提升產品競爭力;去年底Kuga推出2023年式車款,除了新增Vignale新等級之外,其它等級也都有不同幅度的配備升級內容,而在本回評比中我們找來採用運動化設定的EcoBoost250 ST-Line X AWD同場較量,售價為123.9萬元,近期(5/31前)則是推出限時特價114.9萬元。

上市後開出亮眼銷售成績的Kuga,相信網友們對於本車的外型設計已經相當熟悉,其中ST-Line車型更搭載了專屬ST-Line運動化套件,包括以黑色調為基底的水箱罩、前氣壩、窗框以及19吋鋁圈、專屬運動化懸吊等,並採用紅色煞車卡鉗設計。

ST-Line車型的標準配備還有LED單體投射式頭燈、AFS轉向照明輔助燈、AHB自動遠光燈、B&O音響系統含10支揚聲器以及重低音、360度環景輔助影像、專屬類麂皮運動化座椅、多功能方向盤含換檔撥片、SYNC3娛樂通訊系統、全景式天窗、足踢式電動尾門、NVH寧靜工程旗艦套件、Keyless+Push Start等配備。

車型 EcoBoost180 超質X EcoBoost180 旗艦 EcoBoost180 旗艦X EcoBoost250
AWD ST-Line

EcoBoost250 AWD
Vignale
建議售價 94.9萬元 104.9萬元 110.9萬元 123.9萬元
129.9萬元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Kuga ST-Line的座艙鋪陳具有鮮明的歐系運動風格,以黑色調為內裝基底,再加上類碳纖維飾板、紅色縫線平底式方向盤等營造出色的視覺效果,12.3吋數位儀錶板、B&O搭配十支揚聲器組成的音響系統亦是標準配備項目。

駕駛輔助系統搭載完整的Ford Co-Pilot360,整合包括全速域ACC定速巡航、iACC智慧型定速巡航調節系統、AEB全速域輔助煞停、BLIS視覺盲點偵測、LCA車道導正輔助、ISA智慧型限速輔助、TSR道路標誌識別輔助、PCA前向碰撞預警、RED道路邊緣偵測、LDW車道偏移警示、LKA車道偏移輔助、ESA閃避轉向輔助、駕駛疲勞警示、CTA倒車來車警示以及360度環景影像輔助等功能,結合上述功能具有Level 2等級駕駛輔助,而像是許多駕駛人容易忽略的區間測速路段,也能透過智慧的iACC系統還能避免突然降低速限的情況。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12.3吋液晶儀錶板不僅整合豐富的各項車輛資訊,「滿版」視覺效果看起來爽度十足,並可透過駕駛模式切換改變顯示風格。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方向盤採用平底式設計,皮革包覆加上紅色縫線的實際握感相當好,方向盤兩側整合齊全的控制按鍵,包括音響調整、通訊系統以及ACC功能等皆可在此操作,同時配置了方向盤換檔撥片。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中控台上方螢幕為8吋觸控式規格,內建SYNC3系統以及360度環景影像、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等功能,本車的環景系統共具有七種視角切換,螢幕下方可見到一組快捷鍵,可以直接開啟前方鏡頭與環景功能。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Kuga ST-Line搭載AWD系統,能根據道路狀況調配驅動方式,並可透過駕駛模式切換對應所行駛的路況,例如在低抓地力的雪地或沙地,即可切換至專屬模式以獲得更好的驅動力。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變速箱排檔採用旋鈕式設計,同時具有安全機制,例如切換至D檔時打開車門就會自動切換至P檔、引擎運行中但車鑰匙不在車內時無法排檔等,並具備M模式以及方向盤換檔撥片功能;排檔座後方還配置了電子式手煞車以及Auto Hold功能。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中控台下方配備無線充電板,並附USB與Type-C各一組。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2023年式Kuga ST-Line新增駕駛座記憶功能,三組記憶對於家中不只一人用車的狀況相當便利。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類麂皮座椅材質可增加防滑效果,兩側也具有不錯的包覆性。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ST-Line車型標配全景式天窗,採光效果良好。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由於是客貨車認證,所以Kuga ST-Line的後座空間受到壓縮,雖然頭部空間出色、膝部空間還可以,但較為直挺的椅背對於長時間乘坐就顯得比較不友善。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後座出風口下方配置各一組USB與Type-C插孔。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雖然壓縮了後座空間,但連帶使得行李廂空間變得更為寬廣,內部的平整度表現良好。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透過後座椅背6/4分離功能,可以進一步擴增行李廂容量。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Kuga車系目前共有兩種動力配置,包括搭載1.5升三缸渦輪增壓引擎的EcoBoost180,以及本回評比的EcoBoost250,EcoBoost 250 ST-Line採用2.0升四缸雙渦流渦輪增壓引擎設定,最大動力輸出為250ps、38.7kgm,並搭配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平均油耗為12.1km/L(能源局數據)。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這次Kuga ST-Line是三車中動力帳面數據最大的車款,透過實際加速測試,0~100km/h加速成績為6.79秒,可說是相當優異的表現。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運動化懸吊的設定,搭配AWD系統的配置,Kuga ST-Line的駕馭表現也能讓多數人感到得心應手,不僅出色的動力性能可在許多路況展現輕鬆寫意的駕馭感受,山路行駛也可感受到紮實的懸吊回饋,對於側傾抑制的表現也可說是同級車款中名列前茅。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身為國內賣得最好的進口中型SUV,RAV4能獲得亮眼銷售表現的關鍵之一在於提供豐富的車型選項,包括2.0升、2.5升Hybrid,驅動方式亦有前輪驅動與四輪驅動不同的型式,幾乎與國產中型SUV接近的價格帶設定,也是RAV4受到消費者青睞的主因。

RAV4曾在去年推出2023年式車款,除了調整車型編成之外亦有追加配備,近期則有一波小幅價格調整,以國內銷售主力2.0升車型來說,入門等級為售價101萬元的2.0升豪華版,接著是售價111萬元的2.0升尊爵版、116萬元的2.0升旗艦版,以及125萬元的2.0升躍野冒險版 4WD與128萬元的2.0升Adventure 4WD等級。

本回是以2.0升加上四驅系統為主題,所以我們這次找來的車款是RAV4 2.0升Adventure 4WD;外型部分採用較為粗獷的外觀套件設計,尤其是六角形的黑色水箱罩,讓人聯想到Toyota的美系皮卡系列,另外還有19吋鋁圈、全景式天窗等外觀套件。

車型 2.0豪華 2.0尊爵 2.0旗艦 2.0躍野冒險版 4WD 2.0 Adventure
建議售價 101萬元 111萬元 116萬元
125萬元
128萬元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RAV4的內裝設計相信許多人都很熟悉,不過本回介紹的2.0升Adventure車型則是運用視覺感更搶眼的橘色內裝裝飾,以及新年式中階車款以上等級標配的12.3吋數位儀錶板、駕駛座電動座椅、環景影像系統、電子後視鏡以及9吋中控螢幕主機等。

駕駛輔助系統部分,RAV4全車系標配TSS 2.0智動駕駛輔助系統,共整合包括全速域ACC主動式車距維持定速系統、PCS預警式防護系統附行人/自行車手偵測、行人偵測緊急閃避轉向輔助、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AHB智慧型遠光燈自動切換系統等,中階等級以上車型標配盲點偵測系統。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12.3吋數位儀錶板也是滿版式顯示方式,各項資訊也是清楚明瞭,右方還會顯示四輪驅動比例狀態。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方向盤配置齊全的控制按鍵,並附方向盤換檔撥片,這也是在2.0升前驅版RAV4上所見不到的配備。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9吋4G版多媒體主機內建齊全的功能,同時也包括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功能。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雙區恆溫空調的旋鈕外圈採用橡膠包覆,操作時的手感相當好。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變速箱採用CVT無段變速,附10速手自排換檔功能;一旁還可見到駕駛模式、四驅模式切換,共有五種地形模式,並附陡坡緩降功能,上方為駕駛模式切換功能按鍵,共有ECO、Normal、Sport三種模式,按下後除了儀錶板顯示顏色隨著變換之外,油門反應也會有所不同。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中控螢幕主機也具備環景影像功能,畫面解析度清楚,不過主機鏡面的反光比較明顯些。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中控台下方為置物空間,未有無線充電板功能,並附一組USB插孔。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座椅加入橘色飾條點綴提升視覺效果,實際乘坐的包覆性相當好。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2.0升Adventure 4WD車型配備全景式天窗,不過另一款125萬元的2.0升躍野冒險版4WD車型就沒有天窗的配置。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後座乘坐空間表現亮眼,頭部、膝部的伸展空間都很充裕。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行李廂也屬於較為平整的設計,而且實際空間表現不俗。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後座前傾打平之後,與行李廂底板相連形成十分平整的空間,在此回評比三車之中,RAV4的行李廂空間整體表現最為出色。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RAV4 2.0 Adventure除了驅動方式的差異之外,所搭載的動力系統與前驅版RAV4 2.0相同為2.0升四缸自然進氣設定,可輸出173ps、20.7kgm的最大動力,雖然過去曾經引進的2.5 Adventure 4WD車型擁有更佳的動力性能表現,但在台灣市場2.5升排氣量普遍較不受到青睞,台灣市場就以「開帥不開快」為主要產品特性。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透過P-Gear進行加速實測,最終測得0~100km/h加速成績為10.16秒,與同場評比的HS 2.0T及Kuga ST-Line之間有比較明顯的差異,主要還是自然進氣引擎與渦輪增壓引擎的條件差異所致。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雖然加速成績較不突出,但實際駕駛時並不會覺得有明顯的重拖感,對於一般家庭使用者來說已經相當夠用。而本車搭載的四驅系統並非全時式四輪驅動,而是採用智慧型四驅系統,車輛從起步時會將動力分配於四輪提升加速時的平穩度,待車速上升且於巡航狀態時就會採用前輪驅動以節省油耗,而當行駛於不良路面時便會將動力傳輸至後軸以提升脫困能力。由於搭配19吋胎圈的因素,遇到不平路面及坑洞時的回饋比起一般版本RAV4明顯些,但懸吊設定的調性適中,還是能兼顧乘坐舒適度表現。

MG HS 2.0 / Ford Kuga ST-Line / Toyota RAV4 Adventure 集體評比|整體表現更全面的中流砥柱!
中型SUV在台灣市場屬於主流級距,因此各種排氣量、驅動方式皆可提供給消費者更齊全的選項,雖然多數人會選擇前輪驅動搭配較為入門的動力配置車型,但如果你對於車輛的性能表現、地形穿越力以及配備豐富度有更多的期待,那麼屬於各車系進階型的2.0升四驅車型就是比較適合各種用途的選項。

在這回評比之中,三車的價格帶位於106.9萬元至128萬元之間,以合理的購車角度來看,確實都屬於同一個購車預算範圍之內;三車之中唯一進口車身份的RAV4 2.0 Adventure雖然在性能表現部分不夠出色,但空間機能我認為是三車中最佳者,駕馭表現與乘坐舒適度也十分均衡;而動力性能最強的Kuga ST-Line,突出的加速成績呼應其運動化設定,自駕的爽快感為三車中最佳,配備豐富度也沒話說,只是客貨車認證的後座空間設定有待加強,不過福特六和還是提供了一款售價稍高但採用客車認證的Vignale車型。三車中售價最親切的HS 2.0T,不僅配備豐富,動力性能也有出色的水準,並強調擁有舒適的乘坐表現;經過本回評比,三車各自擁有強項,網友們可以依照使用需求或購車預算挑選最適合的車款。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本篇三車評比的觀點,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獎品是汽車原廠精品,共有兩個名額。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23年6月2日中午12:00為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會員名稱
汽車原廠精品 假想弟
汽車原廠精品 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

◆抽獎實況影片:

青菜牛肉各有喜好,三台車都好棒棒
原裝進口Rav4和國產客貨車Kuga拿來跟HS 2.0T同台比較之下
HS 2.0T真的顯得價格和配備很有誠意

艾薩克 wrote: 2.0T AWD旗艦版售價為106.9萬元,正好位在各品牌1.5T等級的價格帶之間

價格就不多說了,編輯已經講完重點,就是別的品牌只能買到動力比較小的版本,但是在MG可以買到大動力的(另外Rav4用2.0na真的不是同個級別的)
再來一些細節如後座空間、後車廂平整度,HS的表現也不比進口Rav4來得差
更別說內裝質感,HS 2.0T在這三台裡面真的是大勝
.
三台各有特色!!

期待國產CRV 6加入戰局~~~希望不要漲太多啊!
艾薩克 wrote:
中型SUV是國內銷售...(恕刪)


三台都是好車每天在0-100的網友是不是都買kuga了
happlesim
買了,去年10/1
艾薩克 wrote:


由於是客貨車認證,所以Kuga ST-Line的後座空間受到壓縮,雖然頭部空間出色、膝部空間還可以,但較為直挺的椅背對於長時間乘坐就顯得比較不友善。


Kuga明明有客車Vignale版
雖然價格129.9萬是真的貴很多
但進口一樣是客車的RAV4 2.0 Adventure 4WD也要128萬
為何要特別凸顯Kuga客貨車版後座很難坐?
iunknown
鐵桿都拆下了,為什麼還要放在後車廂?
Benpli
鐵桿放不放在後車廂是個人的事. 自己決定. 沒人能干涉. 我"處理過後" 用袋子裝扣夾放在後車廂永不遺失. 只有約 50公分長?. 想裝回去只要5分鐘就完成.
RAV4 的倒車影像畫質大概是這三台車最好的
而且同樣上市多年,Toyota 的車就是比他牌來得耐看
最安全的配備莫過於駕駛人的觀念。。
拉進來打出去
Adventure在內外裝的畫龍點睛很成功!!
熱門車款 不知道選2.0的人有多少
價格親民,如果不在意內裝質感MG HS是不錯選擇
dida812
如果不在意大陸車 MG HS是不錯選擇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