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國內新車市場中賣得最好的級距當屬SUV,如果要細分其功能,應該要稱為「都會型SUV」比較正確,這就要先將時空回朔到20多年前,當時SUV產品常會與越野、粗獷的形象聯想在一起,還記得以前只要試駕SUV都會規劃考驗越野實力的關卡(如果資深一點的網友應該會對福特NBX活動有印象),但隨著國內民眾生活型態的轉變,對於SUV車款的需求從上山下海轉變成需要空間實用性或是駕駛視野高等條件,SUV相較於房車、掀背車等車型,當然就具備以上提到的這些優勢,當越野的需求愈來愈少,市場上的主流SUV似乎也不再追求驅動方式,所以可以見到後來賣得最好的SUV車型都是前輪驅動而非四輪驅動,包括Honda CR-V、Toyota RAV4、Ford Kuga到現今的Toyota Corolla Cross、MG HS等車皆是如此。
而在今年初,福特六和推出許多車迷期待已久的Focus旅行車,也是台灣新車市場已經很久不見的國產旅行車產品,上市之後獲得不俗的銷售表現;根據我們的了解,購買Focus旅行車的車主除了想要擁有比房車、掀背車更靈活的空間機能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從原有SUV的車主轉換而來,確實如果停車環境常會遇到車高限制的狀況,或是乘客會因車身重心較高而容易暈車,但又同時想保有空間機能的話,旅行車將是較為折衷的選項。因此,本篇我們找來Focus旅行車與市場上熱賣的幾款SUV,包括MG HS、Toyota Corolla Cross與Hyundai Tucson同場比較,雖然四輛車並不算同一級距,但四車的價格帶重疊,加上配備水準、空間表現等相近,不少網友在面臨購車抉擇時也會將之列入考量,因此本篇就幫大家整理相關資訊、提供參考!

首先來介紹Focus旅行車,目前共規劃三個車型等級,分別是EcoBoost182 X、EcoBoost182 ST-Line X與EcoBoost ST-Line Vignale,售價各是89.9萬元、99.9萬元、105.9萬元。Focus旅行車全車系標配Ford Co-Pilot360駕駛輔助系統,包括iACC智慧全速域巡航(附Stop & Go)、LCA車道導正輔助、AEB全速域輔助煞停(可偵測車輛、行人、自行車)、TSR道路標誌識別輔助、PCA前向碰撞預警、IA十字路口輔助煞停、CTA倒車警示與車側來車輔助煞停等,另外包括BSA盲點偵測、EPB電子手煞車、LED頭燈、Keyless、倒車顯影等也都是全車系標配。
本回試駕的Focus旅行車ST-Line Vignale車型還加入Matrix LED矩陣式頭燈、LED尾燈、足踢感應尾門、HUD抬頭顯示、駕駛座電調座椅等列入配備清單之中。

ST-Line Vignale車型配備18吋ST Edition鋁圈與235/40R18的Michelin Pilot Sport 4運動性能胎。

Focus旅行車ST-Line Vignale的車身尺寸為車長4672mm、車寬1825mm、車高1493mm、軸距2700mm,相較於市場上幾款主流中型SUV,Focus旅行車的車高是最主要的差異,就如文前所提到的,停車空間、車身重心也會是車高設定影響最多的部分。此外,Focus旅行車全車系標配車頂行李架,如果平時用車沒有車高疑慮的話,當然也有不少車主喜歡在車頂加裝延伸用品,例如車頂箱、自行車架等。

Focus旅行車除了入門的X車型配備SYNC3系統與8吋中控觸控螢幕之外,其它兩個等級皆採用12.3吋液晶儀錶板搭配13.2吋中控觸控螢幕與SYNC4系統的組合,並具備Qi無線充電、B&O音響系統、無線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與ST-Line專屬飾板、方向盤、換檔撥片等配備。

8速手自排變速箱的排檔採用旋鈕式設計,同時可以見到電子式手煞車、Auto Hold、置杯架氣氛燈等功能。

接著是旅行車品強調的行李廂空間,Focus旅行車在標準五人座狀態下就具備635公升的容積,甚至比部分中型SUV的行李廂空間還要大,內部規劃平整同時具有豐富的空間管理方式,原廠還提供車內行李廂網狀隔網、車內行李廂金屬隔柵,以及行李廂防水墊等配件選配;如果將後座椅背傾倒打平,行李廂容積達到1653公升,底部平坦度也相當優秀。

行李廂側邊具備掛鉤、後座椅背快速傾倒拉柄、12V電源插孔等功能。

空間表現部分,可以看到頭部與膝部空間表現還不錯,與SUV相比就是乘坐高度較低,理論上行駛山路或連續彎道時晃動感會比較小,比較可惜的是Focus車系在推出小改款後就取消了後座出風口功能。

國產Focus全車系皆配備1.5升三缸渦輪增壓引擎與八速自排變速箱,最大動力輸出為182hp/24.5kgm,平均油耗表現介於15.4~16.5km/L之間。

過去試駕Focus車系對於動力表現的印象相當好,油門反應輕快、加速順暢度也屬出色,而對於車重比掀背車型重了約45公斤的Focus旅行車來說,動力表現仍保持良好的狀態,即使是山路行駛遇到連續上坡,踩深些油門或透過方向盤換檔撥片降檔,都能換來輕鬆暢快的加速感受。

由於ST-Line Vignale車型屬於偏向運動化的設定,包括避震器高度降低、搭配18吋胎圈等,所以行駛道路的回饋感比較明顯,但與一般SUV相較下,Focus旅行車的確擁有較低的駕駛重心,過彎側傾的反應沒這麼明顯,坐在車內的晃動感減少許多,自然也減少容易暈車的狀況。

MG HS旗下的車型規劃相當單純,一種動力設定就只有單一等級設定,也就是說目前市場反應最好、同時也是本回試駕的1.5T車型就僅有旗艦版單一等級,建議售價為91.5萬元;而除了外觀部分標配Trophy專屬運動化套件,包括全景式天窗、車頂行李架、LED頭尾燈都是全車系標配。駕駛輔助系統部分標配MG Pilot 2.0駕駛輔助系統,包括全速域ACC主動車距巡航控制功能、LKA車道保持輔助系統、AEB自動警急煞車系統、TJA交通壅塞輔助系統、LDW車道偏離警示系統、SAS智能限速系統、FCW前方碰撞預警系統、LCA車道變換輔助功能、RCTA後方盲區偵測系統、DOW開門盲區警示系統、BSD盲點偵測系統、IHC遠近光燈自動調節系統等,整體來說駕駛輔助功能相當齊全。

1.5T旗艦版配備18吋鋁圈,原廠配胎為235/50R18之Maxxis Bravo HPM5,並可見到同屬標配項目的紅色煞車卡鉗。

車身尺碼為車長4610mm、車寬1876mm、車高1685mm,軸距設定為2720mm,本回四車中僅次於Hyundai Tucson L的2755mm。

HS的內裝鋪陳方式使得前座空間看起來比較緊湊,而12.3吋液晶儀錶板、10.1吋中控台螢幕、360度環景系統、無線充電板等皆為全車系標準配備,多數控制功能整合於中控螢幕之中,包括音響、藍牙連結、空調操作面板、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功能等。

HS配備七速DCT雙離合器變速箱,排檔採用線傳式設計,P檔按鍵位於排檔頭頂端,車輛行進間將排檔往下推便可直接進入運動模式。

HS是國內中型SUV級距中少見未採用客貨車認證的車款,行李廂容積在標準狀態下為463公升,行李廂底板掀起後另有置物空間;把後座椅背前傾打平後,與行李廂相連形成十分平坦的空間,其容積表現達到1287公升。

後座配備空調出風口功能,而實際的乘坐空間表現可看到膝部與頭部皆擁有出色的活動空間,底部也屬平坦,椅背傾斜度也可調整。

HS 1.5T旗艦版搭載1.5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180ps、29.1kgm的最大動力輸出,平均油耗表現為13.5km/L。

雖然HS搭載七速DCT雙離合器,許多人會期待加速表現與變速箱銜接迅速確實,不過本車的動力傳遞過程相當平順,加速表現符合一般1.5升渦輪增壓SUV該有的水準,對於一般家庭使用者而言相當親切,帶來蠻好的行駛順暢感受,搭配引擎所帶來的加速表現相當線性,並不會有突如其來的猛力加速或減速感。

HS 1.5T採用前輪驅動設定,懸吊系統為前麥花臣、後多連桿設計,原廠強調本車採用SACHS避震器,營造歐系車款的操控表現;而在實際駕駛時,會發現本車的底盤偏向舒適度的設定,市區行駛時並不會避震器過於硬派而彈跳,我認為在一般行駛狀態下整體舒適度相當好,不過隨著速度加快而通過不平或橋接縫路面時,底盤的起伏感就會比較明顯;整體說來MG HS 1.5T的舒適度相當適合國內環境,尤其對於家庭式買家來說,後座乘坐舒適度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能為家人或乘客帶來良好的乘坐體驗。

Corolla Cross共規劃兩種動力設定,價格涵蓋範圍在85~101萬元之間,也正好與Focus旅行車的價格帶設定接近;而本回試駕的Hybrid車型,共有95.5萬元的尊爵版、99萬元的GR Sport、101萬元的旗艦版。
Corolla Cross在2021年第三季推出的新年式車型中,將TSS駕駛輔助系統升級為2.0版本,並補齊全速域ACC功能,另外像是LTA車道維持輔助、PCS預警式防護(含行人偵測)、AHB自動遠光燈切換、七具氣囊等都是全車系標準配備;而這次介紹的GR Sport車型還具備GR Sport外觀套件、鯊魚鰭天線、運動車頂架、GR字樣引擎啟動按鍵、GR字樣前座頭枕、運動化懸吊以及井字型底盤強化支架。

GR Sport車型搭載18吋鋁圈,原廠配胎為尺寸225/50R18之Bridgestone Alenza 001。

Corolla Cross Hybrid GR Sport具有車頂行李架的配置,本車的車身尺碼為車長4460mm、車寬1825mm、車高1620mm,軸距2640mm,整體車身尺碼還是比一般的中型SUV略小一些。

儀錶板採用7吋液晶螢幕為主架構,中控螢幕為9吋觸控主機,並具備倒車顯影、PVM環景輔助等功能,整體來說Corolla Cross的車內功能並不如其他三車來得豐富,空調系統也沒有雙區恆溫的規劃,但還是可以透過加價選配的方式,升級駕駛座電動調整、足踢感應尾門等功能。

變速箱為ECVT結構,另可看到排檔座前規劃駕駛模式、EV Mode等功能。

在標準狀態下,Corolla Cross Hybrid的行李廂容積為487公升,底板下方另有規劃額外的置物空間;而將後座椅背打平後可擴增行李廂空間,不過後座椅背與行李廂底板相連處的落差比較明顯。

由於軸距設定與其它三車相較下顯得較短,因此膝部空間表現尚可,頭頂空間則是相當寬裕,後座椅背還具備傾斜度可調功能。

Corolla Cross Hybrid搭載的動力系統採用1.8升油電混合動力設計,綜效馬力輸出為122ps,引擎與電動馬達的最大扭力分別是14.5kgm與16.6kgm,原廠公布的平均油耗為22.2km/L。

Corolla Cross Hybrid的帳面動力數據不大,在本回評比的四車中佔不到便宜,不過其平順線性的加速特性仍可帶來輕鬆的駕馭感受,市區道路行駛游刃有餘;而在低負載行駛狀態下,動力系統運轉仍具備一定的細膩度,但如果遇到爬坡或是重踩油門狀態,引擎聲浪就會變得明顯許多,22.2km/L的平均油耗對於一輛休旅車而言屬於十分優秀的表現。

Corolla Cross本身的操控表現屬於一般水準,而這次試駕的GR Sport車型,則是針對底盤進行強化,包括避震器彈簧、阻尼加強係數、底盤井字支架等;實際在連續彎道行駛時確實能感受到底盤紮實度的提升,但如果與車身重心較低的旅行車相比,就能明顯感受到過彎時晃動感的差異。

Hyundai Tucson L共有汽油渦輪與Turbo Hybrid渦輪油電系統兩種動力設定,本回我們以價格帶分佈比較低的汽油渦輪車型為主流,共有99.9萬元的GLT-A與109.9萬元的GLT-B兩種車型等級;Tucson L全車系皆標配Hyundai SmartSense駕駛輔助系統,包括全速域SCC智慧型主動車距維持、FCA前方主動煞停輔助、LFA全速域車道維持輔助、LKA車道偏移輔助、BCA盲區碰撞避免輔助、BCW盲區偵測警示、RCCA後方交通防撞輔助、HBA智慧型遠近光調節、FCW-JX對向來車路口安全偵測、LVDA前車駛離提醒等功能,駕駛輔助項目可說是相當豐富。
本回我們所介紹的GLT-B車型,還將LED尾燈、電動尾門、全景式天窗、駕駛座電動椅、Qi無線充電等列為標準配備。

Tucson L汽油渦輪車型一律配備18吋鋁圈,原廠配胎為尺寸235/60R18之Maxxis Bravo HP。

既然車名為Tucson「L」,代表本車擁有較出色的軸距設定,達到四車中最長的2755mm,車身尺碼部分車長為4630mm、車寬1865mm、車高1670mm。

10.25吋數位儀錶以及10.25吋觸控式螢幕中控主機都是全車系標準配備,包括雙區恆溫、Smart Key、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遠端引擎遙控啟閉系統等都在標配清單中;109.9萬元之GLT-B之車型另將電動尾門、全景天窗、駕駛座電動座椅、無線充電、原廠導航列為配備項目。

本車採用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排檔座為線傳式按鈕設計,正好符合部分網友「出按鍵式排檔設計就買了」的需求。另外可以見到本車還具備電子式手煞車、Auto Hold等功能。

原廠未公布Tucson L的標準行李廂容積,但實際上已具備相當寬廣的空間表現,符合其「L」的車格設定;不過受限於客貨車認證的規範,Tucson L的後座椅背並不能向前傾倒,因此也無法透過座椅6/4椅背分離功能來擴增空間。

後座下方就可以見到原本應該配置的椅背調整拉柄已被取消此功能。

也因此後座乘坐空間雖然不小,但椅背仍受限於客貨車認證規範而無法調整,維持比較直挺的狀態。

Tucson L汽油渦輪車型配備1.6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180匹、27kgm的最大動力,平均油耗介於15.2~15.7km/L之間。

Tucson L汽油渦輪車型的加速表現頗有水準,於引擎轉速1500rpm時即可釋放27kgm最大扭力,大致上就是一踩油門就能感受到瞬間的推力,加上這套動力系統搭配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箱,對於多數駕駛狀態都相當夠用;但在動力調校方式仍有進步空間,主要是油門設定相當輕腳,雖然可以帶來輕快的動態反應,但相對的就不容易細膩的控制油門深淺,需要一段適應期才比較能以細膩方式掌握油門反應。

雖然軸距設定較長,不過Tucson L在底盤配置方面仍進行強化,包括阻尼、彈簧以及井字型強化車架等,實際駕駛時能感受到底盤反應十分穩定,且保有細膩的行駛質感;不過在面對連續彎道時,懸吊設定偏向舒適性,加上軸距較長的因素,所以過彎側傾就會比較明顯,如果過彎速度較快就比較不容易掌握車身動態並保持良好節奏;基本上Tucson L的舒適度導向十分鮮明,比較難與暢快熱血的駕馭感產生連結。

四車排排站就可以看出車身尺碼的主要差異在於高度設定;就如文前所講的,部分消費者是為了想擁有足夠的空間機能,因此才將購車選項鎖定於SUV車型,然而在目前唯一一輛國產旅行車推出之後,不免讓消費者自問:真的需要超過1米6的車高嗎?雖然目前愈來愈多新建案的停車場因應潮流,停車場限高都提升至2米1,但還是有不少傳統式機械停車場,或是部分公有停車場仍有高度的限制;另一部分就是乘客的感受度(包括暈車、上下車便利性)以及駕駛人的駕馭感受,車高設定較低的旅行車理論上就具備優勢。
然而SUV還是有不少拿手強項,例如對於不佳路面的適應力,或是駕駛視野的高度,相信許多網友會遇到一個狀況,就是開車時前面的車輛太高所以難以掌握前方路況,導致大家買車都越買越高的情形。而透過本次的同場比較,網友們多少能夠了解以上四輛車的車型等級規劃,以及各車的空間實際表現,Focus旅行車除了空間不輸,其配備齊全度也相當突出,包括豐富且功能先進的Co-Pilot360駕駛輔助系統、世代新穎的SYNC4系統與無線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功能,還有1.5升渦輪增壓動力帶來的高效率性能輸出,操控表現也是四車中最討喜的,但由於懸吊設定偏向運動化,遇到不平路面時的回饋感較明顯;Corolla Cross Hybrid擁有優異的省油表現,駕駛感受也屬平易近人,但配備項目的完整度就不如其它三車;MG HS對於國內消費者來說具有新鮮感,幾乎所有主流配備項目都是HS的標準配備,乘坐舒適度亦有不錯的水準,然而產品的完整實力還許要再多些時間驗證;Tucson L的空間、車身尺碼都最大,只是後座受到客貨車認證影響而缺少靈活性,以上提供給網友們參考。
經過本回的評比,即使車型設定不同,但還是可以發現旅行車對於台灣用車環境來說更加友善,包括油耗表現、停車不受限制、空間機能性十分便利等,也因此可以見到旅行車在歐洲市場還是受到相當高的歡迎程度,許多歐系及日系品牌也陸續推出旅行車新產品,也有望成為日後的主流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