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我用不到太好的相機

blynx wrote:
小弟曾經是業餘的攝影記者
當然現在只是一般上班族
先不管畫質如何
600D跟7D縱使畫質不會差太多
但是在追焦跟連拍上
人生有太多場合是需要拍到快速連拍的情況
有小孩的人更是如此
這覺不是一句用不到太好等級的相機所以不需要買太好
當你在在需要用到的時候 手上卻只有低階相機時
才會產生莫大的遺憾
當然會不會拍照跟拿什麼相機是兩回事
很多大師拿傻瓜也可以拍出不錯的相片重點在構圖與情境
但是絕大多數的情況
好的相機絕對是可以幫助一個人抓住感動的瞬間...(恕刪)

(握手)
louischiago wrote:
小孩出生就是敗家的最...(恕刪)


當爸爸的才能體會 等老了我們就靠這些來回憶了 嗚~
重點是量力而為!俗諺:顧佛祖也要顧肚子

大家聊聊 一團和氣
有人找根樹枝就可以獨孤求敗了

但是以我的功力還是找把利一點的刀子比較安心

ourboy wrote:
有人找根樹枝就可以獨...(恕刪)

握握手,我也是拿個好一點的來壯膽。
這樣比較心安一些。
小弟從400D、7D一直到今年5D3出來才買5D2,原因無他,總覺得技術不到、腦袋不到,學人家用這麼好的相機幹嘛?一直到5D3出來之後,真覺得5D2已經不是甚麼比較進階的機種了,所以才放膽下去買。
(以前真的會覺得拿5D2拍這麼爛會被笑,而或許自己心裡面也是有想嘲笑拿5D2拍的爛的人那種潛意識)
心得呢?5D2對焦大退步,功能大退步,但畫質、ISO簡直是大躍進,真不知道為什麼以前花了二十萬買一堆APS-C跟非L鏡幹嘛?堅持甚麼?何必在意別人的眼光跟批評?最後損失的是少了很多跟家人的高畫質生活照。
簡單兩個字的結論就是------"後悔"

當然了,我沒參加甚麼外拍,我不拍風景,我只拍小孩,理論上真的純家用機種。但是連小孩子喝豆漿、吃漢堡、吃滷肉飯、公園溜滑梯、游泳池游泳,我都是一機二鏡一閃外加大型柔光罩、離機設備加反光板,視情況拿出來用。
(在家的話則輕鬆一點,拍小孩刷牙、洗澡或看書,用棚燈、離機燈架加大型反光板就好)
需要嗎?每個人狀況不一樣,為了追求多一點點的畫質跟方便,我覺得買好一點點的機身跟鏡頭相當的值得。

自己回過頭來,給新人的建議分兩種:
有錢或者強烈興趣的,那就直接買好一點的機身跟L鏡,說真的,跌價幅度反而小。
不確定興趣的,我就直接建議買二手公司貨商品,特別是甚麼都不清楚,幻想用單眼就能拍出漂亮照片的那種朋友。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nagasitori wrote:
說實話,樓主貼的那些...(恕刪)

nagasitori 兄:
突然想到之前對照版炮轟 Nikon !器材先決?




其實不管樓主這篇<其實,你我用不到太好的相機>或<NIKON器材先決>
看完整個真正意思是<器材的背後價值意義與選擇合適需求器材>

像是簡單生活小孩運動照片,不同價位等級相機與鏡頭所代表背後意義,有些人只需要其中幾張有達到要求就已經滿足。

對於那些拍攝風景泛焦與縮光圈模式上腳架,對他來說AF IS...變成無意義功能。







人類的進步來自人類對現實不滿與欲望,因為不滿原種水果的甜度與口感,改良各種品種水果,不滿生理步行距離限制,而創造出各種交通工具...
只是每個人生命有限,能力有限,資金有限...,追求目摽時候要懂得檢視現實限制。
為了讓家人生活更加美滿努力工作卻疏忽家人相處關愛,為了敗家追求高素質產品而忘記自我經濟能力限制...



個人覺得這個哲學觀念比較合適。

講一下個人最近的小心得
我從550D->60D->5D3
主要都是拍小孩
5D3買了三個多月,有時候也會想,拍小孩就用這麼貴的相機,值得嗎? 有必要嗎?
結果上禮拜帶小孩回老家,妹婿買了一個小游泳池
我小孩和我外甥就在裡頭玩耍
那個小泳池有個頂蓋,加上下午太陽頗大,造成光線明暗差異很大
原本我拍小孩主要在室內,所以都用M模式,也很習慣
結果當下的環境我就改為使用A模式+auto iso+自訂快門下限
結果拍出來的成果讓我很滿意,自訂快門1/125以上,也都順利抓住小孩活潑的表情與動作
(至於為何不用快門先決+auto iso? 一則我很少用,二則我不希望每張都快圈全開)
中間有幾張ISO飆到4000,但畫質仍然很好,充份發揮5D3高ISO的優勢
auto iso+自訂快門下限好像只有5D3才有,550D,60D都沒有
雖然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午後戲水
但有好的機器幫助下,拍攝更簡單,照片更漂亮,這就是高階器材的用處~
用不用的到,就看每個人自己囉....

Hunter PPC =X.x.X= Palm wrote:
進入討論前,請你先看...(恕刪)


就圖論圖:那幾張圖真的不及格,沒一張準焦,每張都糊糊的

diffusionless wrote:
為了讓家人生活更加美滿努力工作卻疏忽家人相處關愛,為了敗家追求高素質產品而忘記自我經濟能力限制...(恕刪)


其實小弟自己是反對一次攻頂,尤其是剛剛入門連基本觀念都沒有的人,直上機皇鏡皇確實意義不大。然而對於那些拍了一陣子,對於器材有所不滿的人,小弟是贊成在能力範圍內去追求最適合的器材。
小弟當初也是從入門器材開始拍,因為沒有錢買長鏡,小弟用過600/8的MF反射鏡追戰鬥機。也曾經為了焦長買了顆3X來增距,甚至還跟2X疊在一起用
正因為吃過苦頭,知道在特定題材上,好器材對於成功率跟畫質的巨大影響,小弟才會覺得樓主這篇沒有什麼營養。
雖然樓主過去也發表過很多極有價值的教學文,但這不代表他所有的觀念都是對的。就好像天王喬丹是NBA的傳奇人物,但到了MLB實力就很一般。
所謂隔行如隔山,樓主只貼了幾張不甚清楚的接球照,就斷定大家都不需要7D,坦白說非常沒有說服力。小弟覺得反倒是負面教材,因為如果當時樓主是用7D,搭配AI-SERVO的AF領域擴張功能,以7D的AF能力應該不可能脫焦。
希望樓主有機會可以拿7D去再挑戰一次,甚至兩台都帶去交叉比對,差距肯定非常明顯。

nagasitori wrote:
其實小弟自己是反對一...(恕刪)





玩攝影嗎?歡迎來 iCanon 交流喔! http://www.icanon.asia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