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DC所拍照片放大圖幾乎不堪入目的原因了,要不然人家花大錢買全幅機,120數位機背作啥用 ?
在電腦螢幕看照片或小呎寸照片,200萬素到3億畫素所拍照片, 幾乎看不出來有何差異,那麼何需花冤枉錢追高畫素找自己麻煩?
如果要求照片品質,超高畫素真的能帶來多少更高的畫質解析?
7D的4500萬畫素密度,足足是5DII的2110萬畫素的2倍多,同樣裁切成一樣大小呎吋(當然是100%看圖),畫質差異多少立現眼前,難怪1200萬畫素的5D一有人丟出來,馬上有人接手.
如果鏡頭的解析只有2000萬畫素,使用4500萬畫素的CMOS,也只能拍出2000萬畫素的解析而已,也就是2.25畫素CMOS解析鏡頭的1畫素,就如同2000萬畫素CMOS拍出一樣大小的照片,然後來個2.25倍的放大一樣的效果,但這多出來的1.25倍畫素卻是拖慢連拍速度, 拖慢儲存,運算速度和佔用儲存記憶卡和電腦硬碟儲存空間而已.
在同一時期的數位相機產品,越高畫素密度的CMOS,畫質是越差的.
Canon定焦L鏡,在中央部份,相信絕對是足夠5DII這種低畫素密度CMOS解析的(換算成APS-C只有820萬畫素而已)
Canon 定焦L鏡都是高價貨,很多拍風景的攝影人寧可以更低價格買副廠蔡頭,不但省電,至少周邊畫質和景深都優於原廠L鏡.
只是買相機拍照的,覺大部份都只拍人像類風景,要的只是淺景深(模糊的散背景),和中央部份,Canon鏡頭周邊鬆散和景深淺,完全都不是問題.
R6.2 wrote:
這句話可說是毫無根據...(恕刪)
是阿,G11 v.s. 400D ,看不出來小 Sensor 畫素密度高,鏡頭會跟不上的問題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4&t=1401423
魯獅 wrote:
同後來我讓他在我的相簿裏挑了幾張5DII+蔡鏡拍的風景照片拿去同一家相館放一樣大小的照片回去比較,1個月後,他就去抱一台5DIIkIT組回家了.
在光源充足時,片幅幾乎對解像力沒有影響,畫素高低與鏡頭素質才是重點。拿 21 MPs 的 5D II 去跟 10 MPs 上下的 DC 比大圖輸出,當然贏定了,這根本沒什麼好比的。但哪天 DC 克服了雜訊,也出到 21 MPs 時 ,跟 5D II 比大圖輸出,解像力不見得會輸,要輸只會輸在雜訊、色彩上。
剛剛提出的 G11 v.s. 400D 測試結果,就是說明在 G11 的 23 MPs/cm2 畫素密度下,鏡頭解像力仍綽綽有餘。另一個 D3s v.s. Canon 5D II 的測試結果,也是 5D II 大勝,完全是拜畫素高所賜。您的 5D II 大勝 DC,真正原因是畫素不是片幅(假設是光源充足環境照的)。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1378788&p=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