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後面的幾天,一天拍的照片應該都不到一百張,所以把三天濃縮成一篇來完成。
本來我是想挑出精選的幾十張照片來放,加點註解,這樣比較輕鬆,
不過後來還是決定用遊記的方式寫完,以免以後忘記,這樣就要花時間補資料,
還要把照片系統性的整理好,給未來要去義大利遊玩的人做個參考。
Day 9
在威尼斯的第二天早晨,天空一樣灰濛濛的!
(焦好像有點跑掉,不知道是機身的問題還是鏡頭的問題)

今天我們一早就去體驗威尼斯最著名的貢多拉。
貢多拉是義大利威尼斯特有的和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划船,船身全漆黑色,由一船夫站在船尾划動。幾世紀以來,貢多拉是威尼斯境內主要的交通工具。現今的威尼斯人通常會使用較為經濟的水上巴士穿行於市內的主要水道和威尼斯的其他小島,貢多拉已多作旅遊業用途。
11世紀是貢多拉最盛行的時期,當時的數量超過了一萬隻,但如今的威尼斯僅剩下了幾百艘貢多拉。貢多拉的外觀設計原本是各式各樣的,16世紀時的貢多拉外表異常艷麗,貴族們經常乘坐裝飾著緞子和絲綢、雕刻精美的貢多拉炫耀自己的財富。為了遏制這種奢靡的風氣,威尼斯政府在1562年頒布了一條法令,規定所有的貢多拉必須漆成黑色,並且統一了它的特定樣式。這一傳統一直被保持了下來,如今的貢多拉也是統一的黑色,只有在特殊場合才會被裝飾成花船。但另有一說,在14世紀時中葉期的歐洲,正被黑死病壟罩著,威尼斯也不例外,當時因世紀黑死病死亡者多達威尼斯三分之一的人口,屍體的快速暴增,只好藉由貢多拉運送,政府也嚴禁奢華浪費風氣,而用黑色表對黑死病的哀悼,一直沿用至今。

最多六個人一艘,不過太一幫我們安排的是四個人一艘,空間比較大。


因為天氣不好,水位已經上升了不少,所以貢多拉就划到潟湖。如果天氣好,據說會走小條的河,氣氛應該會比較好!

較為經濟快速的水上計程車與巴士,漸漸在運輸上取代貢多拉的地位!

天氣不好,其實我們也已經撐傘在遊覽威尼斯的風光。

我們有帶輕便雨衣,應該要穿上的,防風兼防雨阿!

結束了四十分鐘的貢多拉遊威尼斯,我們前往聖馬可教堂參觀。碰到下雨的花神咖啡照樣演奏。

碰到漲潮淹水的威尼斯,雖然狼狽,但是是一個很特殊的經驗阿~
排隊進聖馬可教堂,在那邊排隊的旅客們,大家無所不用其極的插隊,導遊小賴還口頭訓了一下那些插隊的外國人。
聖馬可教堂是義大利威尼斯的天主教主教座堂,也是天主教的宗座聖殿,是世界上知名的教堂之一,並且是拜占庭式建築的著名代表。聖馬可大教堂座落在聖馬可廣場東面,與總督宮相連。最初它是公爵的教堂,1807起它成為天主教威尼斯總教區的主座教堂,同時是威尼斯宗主教的駐地。從鳥瞰教堂,是正十字架形狀。

非常古老的教堂,已經有千年的歷史。剛開始進去,導遊跟我們說不能拍照,所以很多很棒的畫面沒有拍到!很可惜,不過一直都有看到外國人在拍照,要出去的時候大家都拿相機出來拍,我也只有拍這麼一張,非常可惜阿!

結束了上午的行程,我們吃過中餐後就放風一整天,到明天早上吃過早餐才集合,自由活動的時間超多的


好多亞洲人在這邊拍婚紗與辦集體婚禮。

漲潮退潮有影響地面的時間大約六個小時,下午四點多的時候水已經退的差不多囉!

希望摩西計畫能夠延長威尼斯的壽命阿!威尼斯真的是一個很特別很特別的城市!

晚上非常有氣氛的廣場,只要沒有下雨,人非常多,就算是坐在廣場上面拍拍照也很棒阿!

下次自助旅行來這邊,我一定要弄瓶酒在廣場上小酌!

--------------------------------------------------------------------------------
Day 10
早上吃完 Danieli 豪華的早餐吧之後就要離開威尼斯,早上的行程就是跑彩色島。
bye bye 威尼斯,我還會再來的!


彩色島算是威尼斯的離島,搭船過去約一個小時多一點的船程

因為以前人家搭船要回家的時候,發現自己的住家與其他人的不好分辨,就漆上專屬自己的顏色來區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彩色島的現在模樣~

準備要下雨才看到婦人把衣服吊出來晒








島不大,聽說還是有人在上面迷路...其實認得鐘樓就可以找到自己來的方向。
彩色島上面有些蕾絲店,純手工的價格滿高的,但很漂亮,對蕾絲有興趣的可以留點時間逛逛!

在彩色島佇留一個小時多一點就離開,這邊其實有去過就好,拍點照片留點紀念,以後不會再來。
下個目的地就是維諾納,到了維諾納也中午了!整個行程目前走下來,都在計畫內,沒有 Delay 的情形發生!
維諾納在1797年被拿破崙佔領,他結束了威尼斯共和國的統治,在與義大利一起擊敗第一次反法同盟後,與奧地利簽署合約,將維諾納劃為奧地利城市。義大利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與普魯士結盟並最終戰勝奧地利,維諾納回歸義大利王國。

在市區附近都可以看到這個路牌,前往茱麗葉的家~

維諾納最著名的建築物就是圓形競技場,它同時也是羅馬式的圓形露天劇場,它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三大圓形競技場,是西元一世紀建造的羅馬劇場,西元12世紀的時候經歷過一場大地震,不過基本建築結構還保留著,現在的模樣是在西元20世紀的時候整修完成的。每年夏天都舉行歌劇演出,吸引了眾多的歌劇迷。當下沒有想要把它拍下來,因為看過了羅馬競技場,再看這個就沒有太多的感動。不過現在想起來有點後悔

百草廣場,左邊凸起高聳建築就是著名的藍貝提鐘樓,高84公尺。

這天中餐是吃米其林二星,這也是小弟我這輩子第一次吃米其林二星的餐。
這餐的配酒有分餐前酒,主餐配酒還有甜點配酒,非常的講究,好險我平常都有固定在喝酒,不然這裡的酒一不小心就會過量然後不支...


這個就是米其林二星的主菜,我真的不太會拍吃的,引不起食慾...料理的真的很好,品質跟技術跟整體搭配是吃的出來的。

領隊說這間的老闆主廚跟他兒子都非常帥,這些人妻們用完餐就搶著跟他們拍照,我應該要把這張照片調成黑白照的



茱麗葉的家,這個根本就是專門做出來觀光用的,我沒有特別喜歡~~

應該是Vizsla,匈牙利獵犬

拳師狗

捷豹的 XJ 旅行車款的計程車


脫焦的卡斯洛

領隊請吃最後一次的冰淇淋,做成花的造型


這天沒拍什麼照片,一來是下雨,二來是到了義大利也十天了,對於很多畫面有點麻痺...很空虛的介紹完今天的行程...
晚上回飯店,領隊因為擔心我們這團蜜月採購團在退稅方面出問題,所以利用晚上在飯店的時間招集大家來檢查退稅單跟明天出境退稅的交戰守則。

當然晚上吃完在義大利最後的晚餐,還提供摸彩,每個人都有獎,我摸到義大利有名的草包酒,這麼小一瓶晚上怎麼可能夠喝,兩口就沒了,不過還是謝謝領隊與太一工作人員們的用心,讓各位團員很開心的用完最後的晚餐!(這個是樣品酒,拿來做紀念的,不過台灣也買的到,紀念的意義不大,就喝了它)

-------------------------------------------------------------------------------
Day 11
米蘭是義大利的西北方大城,也是米蘭省的省會和倫巴第大區的首府,位於義大利人口最密集和發展程度最高的倫巴第平原上。它是歐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點,歷史相當悠久,以觀光、時尚與建築景觀聞名於世。
米蘭大教堂於1386年開始建造,一直到1897年才完工,歷時五百多年。哥德式的風格,以尖拱,肋骨穹隆,飛扶壁為主要特色。

除了米蘭教堂之外,米蘭還有一個重要的藝術瑰寶,就是在感恩聖母教堂牆面的濕壁畫,"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是達文西停留在米蘭的16年間留下最完整的作品(米蘭教堂達文西也有參與部分的內部設計)。不過我們沒有去那邊參觀,因為在米蘭的時間只有半天而已!
艾曼紐二世廣場,是於1865年完成的,正中央八角形拱頂邊分別象徵農業,藝術,科學與工業的四幅鑲拼畫,地面上象徵米蘭的白底紅十字,佛羅倫斯的百合,羅馬的母狼與都靈的公牛。(手震了,沒辦法照片就只有拍這一張,不選就沒照片了!)

我們登上米蘭教堂的最上方,電梯搭上去要12歐元,上去後路很狹小。景觀就這面比較好看,其他面就還好!

其實,就這樣畫下了句點,沒有去米蘭教堂內參觀,也沒有拍米蘭教堂的正面,全因為我太太還有想要買的東西就是它們讓我沒有踏進米蘭教堂,等買完之後,剩下的時間根本不夠去參觀跟拍照。
不過米蘭以後也一定還會來,因為就我們的了解,米蘭這邊出境到蘇黎士轉機到香港,退稅這方面會比較不會有問題,就算米蘭機場沒有退到現金,在蘇黎士也還是可以。各位也知道,瑞士人比起義大利人做事情比較謹慎小心。所以我們以後到義大利來,也還是會選擇在米蘭這邊出境,未來還有機會把未完成的地方走完。
十三天的旅程,十一天的義大利生活,兩千次的快門,一輩子一次的蜜月旅行就這樣結束,剩下就是帳單跟照片。在下方擺下一段話,期許能快點再到義大利,下次去,要更深度更深度的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拍自己想要拍的照片。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