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自動變形控制"是要在相機裡開啟,還是用後製的比較好呢?

相機設定:
優點:方便快速
缺點:連拍張數降低、影響畫質(?)、不能用軟體關閉還原(?)

軟體後製:
優點:可選用或關閉(?)
缺點:當照片量大時,麻煩

打問號的是不大確定的,大家都怎麼設定呢?

先預謝大家的討論
文章關鍵字
我D5000有開啟,

畫質我是覺得還好 看不出差別 我也不是一直100%放大檢視

不然35/1.8變形是真的蠻嚴重,

後製應該可以用批次跑吧
一定不會

1. 會影響原相的質素
2. 我也常用變型修正, 但批次後制絕對快速無難度, 那為什麼還要犧牲掉原相呢(質素, 構圖及連拍表現等)
3. 有些人像, 使用了變型修正之後面形感覺更怪, 後制才修正可以保留使用不修正前的原相的畫面, 到時才取捨用還是不用比較自然, 會留有較大的彈性
4. 風景同理, 以及用了變型修正, 一些邊位的資訊沒有了, 那就即是viewfinder所見 <> 所得, 對於信賴100% viewfinder作構圖的人來說, 這個自動修正就是一個大陷阱

organchem wrote:
想聽聽大家的意見:"...(恕刪)


不專業回覆:
拍照的時候經常會發現畫面有變形跡象,尤其是廣角照片更加明顯
有時候變形是一種美,反而更能夠襯托出畫面的張力
除非是特殊用途必須要方方正正,但您認為相機矯正之後就確定是準確了嗎?若不準確是不是還要再後製呢?
若是我,我會選擇關閉
至於影響話質問題其實我沒有刻意去想.....

歡迎批評我的想法。
到此一遊~~
我是拍RAW檔,

拍RAW應該只是一個flag, 應該不會去影響到影像的資料數據吧.

不要套用變形校正一樣可以從NX2關閉.

套用後就抓取Nikon官方自己做的修正紀錄去校正

如何運算還是將原始影像資料重組, 我就不清楚了

JPG我就不知道了

還有以上都是我的猜測而已

organchem wrote:
"自動變形控制"是要在相機裡開啟,還是用後製的比較好呢?

這只是相機幫你依照鏡頭判斷跟你自己後製判斷的問題
這並不是很絕對的事情,要開就開要關就關,
不用在乎那一點點差異,反而讓攝影失去單純的樂趣

organchem wrote:
相機設定:
優點:方便快速
缺點:連拍張數降低、影響畫質(?)、不能用軟體關閉還原(?)


上面是指JPG直出吧,RAW可以關閉還原,
要連拍就關閉,變形校正影響畫質個人覺得遠不如ISO抹除雜訊來得明顯,別太在意

至於電腦設定你就要問問你自己很喜歡張張後製嗎?
如果是拍幾百張挑幾張後製那就無所謂了

請務必單純享受攝影,除非你是商攝,但如果是商攝更不會在意這件事情就是了
請問650d有沒有這個功能,因為每次用廣角拍完兩邊都變形好難看
如果是小DC、或3000一支的kit鏡,建議就開啟吧,因為不開,您會看到很難看的變形(磚牆、壁櫃變成"歐普藝術"),而且這類鏡頭Adobe也大多不提供參數校正,不管用机身的、事後用原廠軟体的效果相同,不如就省一道工吧!

另外,變形也分"桶形"與"枕形",桶形絕大多數使人臉形看起來更圓胖,只有少數構圖"重要人士半身以上入鏡,又站在旁邊"時才不宜開矯正,那是特例

還有,有的軟体某方面很笨,例如LR,它的同步化很好用,但連鏡頭矯正參數也同步用你指定的那一張,我就有同步完近千張,再一張一張去挑不是同顆鏡頭拍的慘痛經驗.

NX2用批次開啟變形矯正,似乎也有全部朝一個方向矯正的感覺(本來還比較直、套完變桶狀,只好一張一張挑出來關閉),這是用D700机身本身不提供矯正時[統一用軟体開]遇到的問題,換成D800,机身自己矯正的,就不會有這種矯正完反而不直的現象.

至於說影響畫質,我覺得用NX2差異極小、而用Adobe的參數連周邊光學缺陷都可矯正,畫面質感比開啟前更好.
開不開變形修正的關鍵, 在你想不想呈現變形的感覺, 或是對連拍速度有沒有要求.
而機上調整 與 後製去做的差異是, 後製去改可以有更多的變化, 畢竟是一張張慢慢調, 而且有更多選項.

另外, 變形控制對畫質影響真的不大.
變形控制屬於"數位修正", 圖像在經過計算後資料會改變,
而其他數位修正 (銳利, 色調, 對比.....數百種)都會有此現象.

一般而言, 專業人員並不在意此問題, 因為最終輸出結果根本看不出變形控制對畫質的影響,這包含商業或一般生活拍攝的影像輸出.
若拍攝結果只供100%檢視,可能才會有問題, 但誰這樣看圖片??

mjmj0304 wrote:
請問650d有沒有這...(恕刪)

650D支援此功能, 建議您看一下說明書; 另外, 非原廠鏡頭不支援此功能, 且廣角修正效果有限.

jenhoxen wrote:
還有,有的軟体某方面很笨,例如LR,它的同步化很好用,但連鏡頭矯正參數也同步用你指定的那一張,我就有同步完近千張,再一張一張去挑不是同顆鏡頭拍的慘痛經驗.(恕刪)


LR過濾器有中繼資料的選擇,
會知道有多少張照片是用不同鏡頭拍攝,
使用過濾器就不會有你說的同步化的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