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型規格流出]Olympus 100-400mm f/5.0-6.3 IS

stanmkl wrote:
又這樣比⋯⋯是否要拿12...(恕刪)

這代表 12-40/2.8 很超值耶
還不買爆?
stanmkl wrote:
又這樣比⋯⋯是否要拿12...(恕刪)

我覺得很好了 他沒有拿同焦段比
拿75-300比FF的75-300
可是他手比M43短了一倍阿~

我是不知道要怎麼比大家會比較滿意啦
但是換個角度想
有心打鳥 但是成本沒這麼多
也沒想說帶著巨砲跟腳架定點拍拍鳥
而且是一支可以拍拍野生的動物跟貓
相對於FF而言真的是很好的選擇
當然高ISO還有光線不足時候的成像
肯定來得比較差
但是換來的相對較低的價格還有可以手持拍攝很棒的防手震

各有好壞
覺得物超所值的人就會出手
覺得不值的人就會選擇觀望
我就是出手買300Pro的人
至少我可以揹著300Pro走完森林遊樂區
仍然覺得舒服的人
雖然沒有遇到鳥 但是也拍了很多蜻蜓昆蟲充當一天微距鏡

至於150-400 Pro 我想至少也要個二十萬起跳吧
畢竟比300定長100光圈也沒小多少
而且還內建加倍鏡可以再加裝加倍鏡
畫質如果又頂級 的確不愧對這個售價

大家已經太習慣M43就是要便宜要親民
但是O家感覺得到當初就是想要打入專業用戶
不能說抗衡 至少能夠讓賽場邊 山林裡 甚至惡劣環境下出現Olympus的字樣
才會出現1X 一系列的Pro鏡到150-400這樣的鏡頭
需求到哪裡就買到哪裡這樣而已

附上一張近日300Pro*1.4的照片
祝大家都能有好鳥運
Minervo wrote:

我覺得很好了 他沒...(恕刪)

半幅機要有等效600mm也要用100-400,光圈只有5.6~6.3,iso要比300pro高一級才有相同的光量,結果也沒有更好。所以不知道怎麼硬要拿全幅300頭跟m43比⋯⋯
等效真是害人不淺啊 XD

反正玩過幾個不同相機系統後,自然而然的會有一鏡多用途的想法
若該鏡頭又能接在 m4/3 上達到 2x 格放那就更棒了

---
回歸主題

不清楚這管最終會落在哪個價格範圍
在澳洲 p 家的 100-400 特價時往往都在 $1450 左右
廠商有現金回扣活動的時候,價格上相對的又可以更實惠

假如 O 家這管也是在這個價格範圍
又稍微便宜些,我應該就會衝了 XD
monkp wrote:
這代表 12-40/2(恕刪)


那7-14/2.8......
monkp wrote:
等效真是害人不淺啊 XD...(恕刪)


不要每次都扯到等效之爭就好
Minervo wrote:
拿75-300比FF的75-300

EF 75-300 那管是有名的地雷耶

wesleychen520 wrote:
那7-14/2.8.(恕刪)

FF 沒這焦段,應該也做不出來

...
反正該說的也說過了
不要被器材(系統)限制了視野那才是最重要的 imo
monkp wrote:...同個鏡頭焦段和 C 家 EF 做比較的話...
成像圈大小差這麼多,這樣去比對哪一方而言都不公平;系統特性是蠻複雜的綜合考量,有了長就必衍生其短;較小片幅系統除了佔焦段優勢之外,還需要再加大光圈(進光量)縮小ISO劣勢,然後價格要讓人家覺得”看起來舒服”...這的確”不好做”;比如說像12100 F4 Pro或P 1025 F1.7就蠻無腦地拉出了與FF的差距,價格重量又還受得了,堵一下FF至上論的大嘴應該還算可以;不過300 F4 Pro賣那個價錢,卻要拉FF的640出來說嘴墊背”合理化”...這就不太能接受了;假如光圈有到F2.8價格體積不變,或許還會考慮一下,否則就是脫帽致敬慢走不送了;

我的看法並不見得”合理”,只不過是各系統截長補短都有同時在用的感受;器材市場上偏見的存在一定是有的,偏偏這些人就是已佔少數丶除了手機以外還願意付錢買相機的用戶;M43(尤其O家)常被嫌訂價過高也不見得”合理”,但這樣的感覺卻是願不願意花錢入坑的重要關鍵;我自知話說得”難聽”所以歡迎自動無視,不過我毫無惡意只希望M43能活得更久一點;但這是廠商決定而不是我一介草民能有所改變的;
Hermitissimo wrote:
成像圈大小差...(恕刪)

300pro這價格很貴沒錯,但別的系統鳥攝大炮更加可觀,對我來說不是買不起就是拿不起
monkp wrote:
在澳洲 p 家的 100-400 特價時往往都在 $1450 左右

$1450是澳幣公司貨?
目前P家這管水貨不到3萬台幣
算是相當優惠
O家這管如果賣1500鎂兩者價差就很大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