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焦模組差很多,就算可以轉接,nex也只是a55等級的對焦而已,差a77以上的機型很多。

操作也差很多,小機身操作感有限,沒雙轉盤,沒獨立鍵,nex系列操作甚至差 fujifilm 的 X 系統很多,不過對焦贏就是了。

還有週邊支援差很多,接閃燈,收音設備,外閃,還是a環可選較多

要拍鳥,拍生態,拍運動,要穿梭於叢林溪谷,曝星軌流雲,或者人多複雜的鬧區,婚禮等等,我想alpha還是比較可靠,但是要休閒日常生活雖拍,當然我會選nex, 各有個的用途吧,當然以後會怎樣很難說,但現階段兩者很難取代。

還有,不要以為拍鳥的人很少,找一天下午到植物園晃晃,有錢有閒的鳥友多到超乎你的想像,dslr的市場還是很大,nex頂多有可能取代alpha, 想取代dslr? 還得再慢慢等等吧

重量不是相機唯一的衡量指標。操作性、配件的搭配,這二系列都無法相互取代。

我有智慧型手機、有平板,但我還是帶了一台17吋的筆電出門工作。
www.photo-school.net 攝影學園,攝影學習的樂園
F3以前沒有完整的多框除噪

7、6以外沒有標準熱靴


頭重腳輕的問題主要影響單手拿相機的手感

kfegk2002 wrote:
半透鏡相位對焦還是比混合式對焦快一些(我也知道+轉接環,但價格就...)
而且這樣接沒有防手震


操控的差異是SONY故意設計的產品區隔

其實NEX隨便加幾顆按鈕,好好運用觸控螢幕
甚至連轉盤都不用就可以超越A系列的操控性 根本不會增加多少成本

說實在如果NEX的操控性和對焦速度進化到與A系列相當
還會為了手感之類理由選A系列的用家大概所剩無幾了...
應該這樣說一樣是變魔術場面華麗跟簡單不同而已,大家都喜歡拍照器材不同各取所好罷了!

b8822068 wrote:
相位對焦那個功能NE...(恕刪)
b8822068 wrote:
N系也能用A系鏡頭啊...(恕刪)


價格及鏡頭是我當初的考量
當時A57予NEX6選擇

A57可以裝A16恆定鏡
NEX系列目前沒有
NEX轉接環加上機身價格已經可以買我A57+A16還有找......
重量多那一些我可以接受

當時買A57機身大約2萬
A16鏡頭好像1萬三的樣子

NEX6 KIT就要三萬了...加上轉接環的價格~_~

NEX9出來價格一定也超可怕
會變主流嗎@@...

b8822068 wrote:
實在搞不太懂這兩系統...(恕刪)


個人的感想是!!

當NEX鏡頭各類型鏡頭、配件鋪完!!且FF 的DSLR 或 DSLT越來越低價!!

APSC的DSLR 或 DSLT可能會漸漸的減少吧!!(純屬個人猜測)
完整可指定ISO的多框除躁 NEX-6與5R 還得花錢購買 但A系列已經內建

A77的ISO手動調整可以1/3 但NEX-7沒有

A77可以在PASM下 開啟特效 這好像在NEX上也沒有

NEX要人臉辨識 必須使用由相機自行決定對焦點的寬對焦模式
但阿法可以在四種對焦模式內都可以用人臉辨識


henbin wrote:
完整可指定ISO的多框除躁 NEX-6與5R 還得花錢購買 但A系列已經內建


而且要進應用程式才能使用(慢吞吞)
不是很方便

nex最大的優勢應該是可以輕量化也可以重裝備

diffusionless wrote:
外也要注意一件事。

RX1是因為整體都是量身訂做,所以可以讓鏡頭體積與價位可以達到最小,但如果是要做FF EVIL系統的話,就不會那樣小與價錢,而就現在NEX鏡頭更新速度與體積大小,恐怕有些會偏離理想一大距離

我反而覺得NEX6+24ZA...有握把...鏡頭有位置可扶
拍起來比較順手
(其實是我用了2年多24ZA
而換到NEX6配重更是順手)
RF like像機鏡頭太小...
沒手把拿起來不穩
鏡頭也沒辦法扶
(其實就是小DC的操作)
.................
綜合以上NEX有DC的攜帶性
還有單眼的手感....
MCWang40 wrote:
對焦模組差很多,就算...(恕刪)



針對攜帶性來講
A-mount系列的a33/55體積最小,也最接近NEX的輕便性
目前後續機種體積都比較大,但握感相對也較扎實
所以SONY是否已避免兩系列混淆而劃分產品線?

反之
NEX做稍大台點,手感更佳的話,定位更接近A-mount,是否會更受歡迎呢?


PS 小弟蠻喜歡a33/55這樣體積小的A-mount產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