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讚賞一下sony
不斷的把新技術帶進相機領域
想請問前輩
以nex和A7機身來說
為什麼接e鏡和接A鏡的對焦速度會差那麼多
E鏡不需要半透鏡就可以有不錯的對焦速度
A鏡如果接上沒半透鏡的轉接環 對焦速度就非常差
比eos m接ef鏡的速度還差
照理說nex和a7的對焦速度是遠勝eos m的
EA鏡在對焦技術上是差在哪?
另外最近很紅A6000
感覺追焦能力很強悍
拿來拍片可以跟canon 70d一樣優秀嗎?

求解惑謝謝
eddielin wrote:
首先要讚賞一下sony
不斷的把新技術帶進相機領域
想請問前輩
以nex和A7機身來說
為什麼接e鏡和接A鏡的對焦速度會差那麼多
E鏡不需要半透鏡就可以有不錯的對焦速度
A鏡如果接上沒半透鏡的轉接環 對焦速度就非常差
比eos m接ef鏡的速度還差
照理說nex和a7的對焦速度是遠勝eos m的
EA鏡在對焦技術上是差在哪?
另外最近很紅A6000
感覺追焦能力很強悍
拿來拍片可以跟canon 70d一樣優秀嗎?

求解惑謝謝

對焦技術是一回事,鏡頭驅動又是另一回事。

NEX使用對比對焦技術,目前新機則是相位檢測+對比合焦
aXX使用相位對焦技術,所以會需要那片膜做為相位檢測結構

E鏡 for MILC,使用步進式馬達,適合用於對比對焦
A鏡 for DSLR,使用超音波馬達,適合用於相位對焦

如果把使用超音波馬達的A鏡接到使用對比對焦的NEX/a7,那對比合焦速度當然會非常慢,因為超音波馬達不適合用於對比對焦。
所以會需要加上有那片半透膜的轉接環,來讓超音波馬達的A鏡實現相位對焦。



EOS M是使用混合式CMOS自動對焦系統(Hybrid CMOS AF System),你可以把他想像成一般常說的Hybrid-AF,但他跟SONY的不一樣。
所以可以在接上EF鏡時無需相位檢測結構便能直接使用CMOS實現相位對焦。
只是還會不會有相位的移焦問題就不知道了,前幾天玩的時候沒注意。



至於錄影的話,我想P家跟S家的技術應該都沒什麼好擔心的,畢竟這是他們的強項。
風景映像。 https://yushenghsu.com
Tsubasa~翼 wrote:
對焦技術是一回事,鏡...(恕刪)



我也是有同樣的疑問, 謝謝T大解說


Sony也是說他家A7的AF是"Hybrid AF"
所以說和C家的..是此Hybrid非彼Hybrid?!

EOS M接EF USM鏡和接EF-M鏡速度很接近, 沒慢多少
但一個是用相位對到焦, 一個是用對比對到焦?


那如果Sony也出步進馬達的A鏡, 很好奇用在A7上速度是否可大幅提升?
像Canon EF鏡就有出一些STM鏡..

Tsubasa~翼 wrote:
對焦技術是一...(恕刪)

長知識了 感謝解說
再請教a7不是也有相位對焦
這和A機不一樣嗎?
如果sony推出無反A機
是不是表示未來E機不需要半透鏡
也可以快速驅動A鏡

我有特地去找NEX轉Canon 40mm 2.8 STM 步進馬達
的測試影片
對焦速度還是很慢

himan333 wrote:
我也是有同樣的疑問,...(恕刪)

廣義上來說兩者都一樣,都是先進行相位檢測後再進行對比合焦。

但是CANON的比較趨近SLR結構上的相位對焦,所以範圍集中在中央,且越遠離中央準確率降低。
SONY的算是比較針對鏡頭去設計,幾乎已經涵蓋到整個畫面了,也不太有斜射誤差的問題。
所以當使用for SLR結構去設計的A鏡時會有不適用的問題,因為CMOS上的相位檢測點並不完全適用於該鏡頭,才會需要用上有半透膜結構的接環來實現原本應有的對焦系統。

不過這種東西,其實只要不是慢到超過1秒,像前幾天拿EOS M接16-35L的速度大概0.5秒,對於日常使用就很足夠了。
記得以前拿NEX-5配一代環接30微的時候好像要2秒,那就真的完全只能拍靜物了。
風景映像。 https://yushenghsu.com
eddielin wrote:
長知識了 感謝解說再...(恕刪)

看一下NEX/a7的相位對焦點分布,跟SLR系統的分布方式,大概就知道差異了。

Hybrid-AF其實蠻早就有了。
起初的用意是因為對比對焦必須在跑對焦行程的同時做對比檢測,除非有像M4/3那樣的超高fps處理,不然速度一定會比較慢。
所以才直接在CMOS上增加相位檢測點,先計算出大略位置後高速推動對焦鏡組,再使用對比對焦做短程微調至合焦,這樣便能大幅省下合焦檢測的時間。

通常是出現在於本來就使用對比式對焦系統的相機,目的在於「縮短」對焦時間。
但CANON的方向不一樣,他的目的是在「支援」原本使用於相位對焦的鏡頭,設計上的出發點不同,當然細部的結構就會有所差異。
記得當初是為了改善在錄影時使用Live View的對焦穩定性而設計,因為超音波馬達在使用對比對焦時會有嚴重的抖動不平滑現象。



至於A機換成無反結構,我想大概也會走像CANON的設計方式。
畢竟兩者在實現同樣結果之下使用的方式不同,所以A機用上Hybrid-AF後還是針對A鏡設計。
把A鏡接到E機上沒有半透膜只剩純對比對焦的話應該還是會在那抖抖抖抖抖...



至於NEX轉Canon 40mm 2.8 STM的對焦速度...
我記得那個是第三方的接環,效果也不是很好,不管是STM鏡還是USM鏡都一樣慢的樣子?
風景映像。 https://yushenghsu.com
Tsubasa~翼 wrote:
記得以前拿NEX-5配一代環接30微的時候好像要2秒,那就真的完全只能拍靜物了。...(恕刪)

要6秒啦你這笨蛋。
ξ( ✿>◡❛)▄︻▇▇〓
sunnazi wrote:
要6秒啦你這笨蛋。...(恕刪)

有那麼快喔?看來我太小看SONY了...
風景映像。 https://yushenghsu.com
Tsubasa~翼 wrote:
至於A機換成無反結構,我想大概也會走像CANON的設計方式。
畢竟兩者在實現同樣結果之下使用的方式不同,所以A機用上Hybrid-AF後還是針對A鏡設計。
把A鏡接到E機上沒有半透膜只剩純對比對焦的話應該還是會在那抖抖抖抖抖...


有人說A6000上的相位對焦點(179點)可獨立運作,不需對比式對焦(25區)輔助.不過到現在還沒有A6000+LA-EA3的測試報告,令人好奇.

Tsubasa~翼 wrote:
E鏡 for MILC,使用步進式馬達,適合用於對比對焦
A鏡 for DSLR,使用超音波馬達,適合用於相位對焦


誠如您一開頭說的:"對焦技術是一回事,鏡頭驅動又是另一回事。"步進馬達應該是比較適合像錄影這類需要持續平穩追焦的應用,超音波馬達的特性則是起步衝力大,可達到高速一發中的.以發展趨勢來說,用on sensor PDAF 技術來驅動無論哪一種鏡頭馬達,應該都適用.
新規作成 wrote:
有人說A6000上的...(恕刪)

對岸無忌?之前也有看到,可是後來官方發布資料後看起來還是一樣。
進化したファストハイブリッドAF
相位檢測出大致距離後一次到位(橘色行程)→對比檢測至合焦(藍色行程)。
忽然想到這跟我平常抓拍的方式一樣,相機還沒拿起來前就先估焦,看到EVF/LCD時才放大微調。
至於能不能單獨僅相位對焦運作就要去SONY那邊拿展示機測試才知道了。
不過我猜那應該是在AF-C動態追焦中時?
也就是AF-S時是PD+CD,一旦有動作切到AF-C時就剩PDAF,反正那時候大概也沒時間去做CDAF了,所以會看到一堆泡泡跟著被攝主體跑。



如果只是一次性動作的話那的確是無論哪種馬達都可以,但在做對比檢測時必須是平滑的移動。
SONY家的對比檢測速度是多少?好像30fps還是60fps的樣子?
步進馬達可以平滑的移動來讓CMOS做檢測動作,但超音波馬達屬於高速一次到底的,所以用在做對比檢測時就會一直抖,換個說法就是他每1fps都停一下讓CMOS做對比檢測的意思 XD

但ON SENSOR的相位對焦目前看來大部分都是用做輔助對比對焦用的,用來大幅減少對比檢測時間,最後還是要做對比檢測的動作。
所以我想目前來說在有使用Hybrid-AF的Compact、MILC鏡頭上應該還是會以步進馬達為主。
不然前面一開始衝很快,後段在那抖抖抖的...這大概又會被拖出來鞭了www
風景映像。 https://yushenghsu.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