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的阿光 wrote:
題外話LP音樂的濃度...(恕刪)
認同,話說小弟的表哥重度的黑膠迷
以前我也覺得他為什麼會對這一種過時的產品這麼著迷
直到我去他家聽了一次黑膠唱片後,觀念完全改觀
同一張唱片,黑膠版與cd版用同樣器材播放出來
音質完全不同
老禪師 wrote:
或許我們是同掛的.我也是從轉數位再回鍋底片的放不下者.當NIKON D70 將數位單眼平價化後.我放棄了一切.將所有底片機賣掉.完全投資在數位機上.鏡頭也一次購足.本來以為回不了頭了.結果才兩年.就受不了拍數位機拍出來的影像.感覺冷冰冰的就是少了一點生命力.而拍照過程一點也沒拍底片那種樂趣.就像吃麥當勞一樣.雖然方便但少了美味.一夕之間將數位機所有家絲都賤賣掉了....對我而言兩年的數位攝影生涯.只是一場惡夢.現在D70所拍的照片一張都沒留下.光碟都獨不出資料了.....白白浪費兩年
爬山的阿光 wrote:
沒錯。
我也是
從學生時間段段續續的用fa,fe2
到後來數位的DSLR d700--->d3--->d3s
一度也認為底片玩完了。
直到一次,不應去的聚會,再次看到底片的可能和不可能
才又再進來。
您所說的,也正是我要表達的。
當然啦,也不是說數位的就不好,它的方便性真的比底片好很多,但對我來說,也真的只有方便性而已。
我自已也看日本的"風㬌寫真"雜誌,我每次在看圖時,大約有9成的機率正確地分別出是否為底片所拍攝的,其它的一成分不出的原因大多是圖太小,所以分別不出來。
所以我只能說:分不出來,是幸福的。
康寶 wrote:
認同,話說小弟的表哥重度的黑膠迷
以前我也覺得他為什麼會對這一種過時的產品這麼著迷
直到我去他家聽了一次黑膠唱片後,觀念完全改觀
同一張唱片,黑膠版與cd版用同樣器材播放出來
音質完全不同
爬山的阿光 wrote:
沒錯。
尤其,聽一些弦樂器的片子。真的是一種享受!
濃、純 and 音樂性十足。
也許是現在大部分的人聽音樂都是下載mp3來聽、好一點的聽cd,更進一步的看BD現場演奏(唱)
大多數人沒有靜下心來聽聽LP,所以不知LP的好。
自私的想法,最好是大家不要來聽LP,這樣的話我在ebay會好標很多。
近來,很多好的片子,一張唱片八~九千元台幣也是司空見慣常有的是,而同樣內容的CD片600元無人問津!
有一種說法, 您不仿參考一下。
人類看&聽的感官系統,天生就是適合於"類比"的訊號。
爬山的阿光 wrote:
能爽多久,我也不知,但總比錯過好多了。
michael.gallery wrote:
您言重了...先不論...(恕刪)
michael.gallery wrote:
我影認識一位50歲的長輩,他有超越您的熱忱。
整間房間放滿黑膠、真空管的機器、黃金的線、還要做濕度和溫度控制...等等,膠片這種東西我不太懂細節,但我知道他現在沒房子、連房子也租不起,親戚看他連個落腳處都沒有借他一個房間塞滿他的收藏和一張床。簡單的說,除了收藏他這輩子什麼都沒有(連每天上下班騎的都是10幾年又吵又多毛病的機車,因為他沒錢再買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