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思考☉大家快買FUJI的正片


michael.gallery wrote:
整間房間放滿黑膠、真空管的機器、黃金的線、還要做濕度和溫度控制...等等,膠片這種東西我不太懂細節,但我知道他現在沒房子、連房子也租不起,親戚看他連個落腳處都沒有借他一個房間塞滿他的收藏和一張床。簡單的說,除了收藏他這輩子什麼都沒有(連每天上下班騎的都是10幾年又吵又多毛病的機車,因為他沒錢再買機車),也沒女生喜歡他,相親過知道他有這樣熱忱的就自動閃退。



如果這樣他快樂、甘願。

也不錯呀!

有時想想,自已一輩子到底在追求些什麼?


不外乎家人身體健康&快樂而己...

離題了

離題了
平安、健康最重要

老禪師 wrote:
若說數位的方便跟時效性勝過底片.我百分百同意.至於拍出來的影像成品優劣.那是各有所好就不談了.但認為拍底片比數位燒錢.這點我就不以為然了.數位跟底片的經濟性.跟核能跟傳統發電是同一道理.核能成本真的比傳統發電低嗎?看看最近核四廠的新聞就清楚不過了.已經是永遠填不滿的錢坑了.連一度電都發不出來.
除了數位影像讓我失望原因外.二來是拍不起數位才拍底片.或許大多數人以為數位不需要底片.可以省下沖洗照片的費用.但那只是平常只拍些生活紀錄照.過去傻瓜像機的使用者而言是有用.對於攝影玩家來說.光是硬體汰舊換新的折舊率.新舊器材賣出買進之間的價差.一隻鏡頭一部機身的損失金錢之龐大.不知可以拍多少沖洗多少底片.而器材汰換週期越來越短.口袋也須要越來越深........


抗議啦!

玩底片的一點也不便宜。

千萬不要相信"老禪師"所說的
平安、健康最重要

michael.gallery wrote:
不要一直換機身(鏡頭...(恕刪)

除非是玩票真正的玩家.能不換機身嗎?我那台60年前的YASHICA D 現在拍起來還嚇嚇叫.10年前的D70有幾台現在的玩家還在用.即使還能拍600萬畫素的照片.現在連參加攝影比賽的資格都沒有了.現在最低需求都已經1200萬畫素了.......

爬山的阿光 wrote:
抗議啦!玩底片的一點...(恕刪)

哈 哈 只要是玩都不便宜....是金錢流失速度的溪水跟瀑布的差別....


michael.gallery wrote:
了,光底片的新舊(同樣都還沒過期的片子)我就分得出來了,哪有什麼分不出來是幸福的之說?更別說正片我也是拍掉近千捲了。
底片的味道自然數位無法比擬,但要看的是您對這個興趣 有多大的執著、時間、和金錢?
(一整個冰箱冰著近千卷的正負片還有防潮箱裡塞滿光碟片、24HR/365DAY插電養著,跑大老遠去沖片掃片,原廠不玩了還要再增加冰箱囤貨甚至到最後要買台機器自己沖可是耗材卻又得在囤貨機器發生問題的零件維修更是驚人)
很多事情,當大廠都不太想玩了,您自己要繼續下去,成本和心血絕對是要一股熱忱


哇,不管是拍片的數量和存量,都是近千來算。

你算是前輩了。



以您這種庫存量,放眼現今的博漢區的商店,也無法和您看齊。

我的冰箱沒辦法放那麼多,最多最多就是現在了,約500張 + 100捲120 +3 捲135的

再放下去,家人真的要抗議了。

平安、健康最重要


以下是我上網查的
------------------------------------------------------------

http://www.3up.com.tw/digitalimageSectionVI.htm
一直到2002年,那個時候, 最普遍的是200萬到300萬畫素的數位相機

http://blog.dcview.com/article.php?a=VWtSPgRnCz8Mbw%3D%3D
.蘋果QuickTake 100(1994年)
分辨率:640×480(30萬像素)

2.柯達DC40(1995年)
分辨率:756×504(38萬像素)

-------------------------------------------------------------

所以1994~95 約是30萬畫素的年代

50歲您稱長輩,所以您現在小於50歲,而會稱為長輩的,絕不是同輩的年齡,好吧就算您現今45歲

而今年是2013年,據您所說你拍正片的未期是30萬畫素的年代,也就是1995年,離現在約二十年。

也就是說您在25歲前(1995),已拍出近千捲底片,而且冰箱也有近千捲底片

就算每星期拍兩捲底片,也要500星期才能拍完,也就是說要花十年才能拍完,也就是說您在15歲時以開始拍片了。

而且是從國中畢業後(15歲後)的十年期間,無間斷每週拍二捲(熱血青年)

在那個低物價的年代,我想 您玩的比我們還瘋狂呀! 前輩!


失敬 失敬
平安、健康最重要

爬山的阿光 wrote:
http://www...(恕刪)


01傳統版的柯南~
爬山的阿光 wrote:
以下是我上網查的
------------------------------------------------------------

http://www.3up.com.tw/digitalimageSectionVI.htm
一直到2002年,那個時候, 最普遍的是200萬到300萬畫素的數位相機

http://blog.dcview.com/article.php?a=VWtSPgRnCz8Mbw%3D%3D
.蘋果QuickTake 100(1994年)
分辨率:640×480(30萬像素)

2.柯達DC40(1995年)
分辨率:756×504(38萬像素)
-------------------------------------------------------------

所以1994~95 約是30萬畫素的年代

50歲您稱長輩,所以您現在小於50歲,而會稱為長輩的,絕不是同輩的年齡,好吧就算您現今45歲

而今年是2013年,據您所說你拍正片的未期是30萬畫素的年代,也就是1995年,離現在約二十年。

也就是說您在25歲前(1995),已拍出近千捲底片,而且冰箱也有近千捲底片

就算每星期拍兩捲底片,也要500星期才能拍完,也就是說要花十年才能拍完,也就是說您在15歲時以開始拍片了。

而且是從國中畢業後(15歲後)的十年期間,無間斷每週拍二捲(熱血青年)

在那個低物價的年代,我想 您玩的比我們還瘋狂呀! 前輩!

我只能說您蠻無聊的,一直鑽東鑽西酸這懷疑那,為了要証實什麼?
別人唬爛?
信不信由你,我也沒必要拍照給您看。

我的人生可沒那麼奇特的非得偏執一些大家都不搞還要燒來養的東西來証實自己沒白活(感覺好空虛,好像沒持續瘋狂到老過就沒人生了),當出數位成熟該轉換就換了,剩下的未拍底片全部送朋友(第一台相機EOS5後面的和回頭玩過的機械式的底片機一共5台,最後一台是1V,如果對您愛推演別人幾歲拍多久應該有點幫助)
以前也有人懷疑我有多少電腦,還有人懷疑我沒Apple產品但卻跑去討論,有人來面交過才說真沒看過一人那麼多樣機種和各種作業系統,不過,我也沒要証實什麼,信不信自己決定,一天到晚懷疑人過的真辛苦呢!我不想用那種態度來面對別人和苦待自己。

哦,對了,物價低可不見得拍的底片都自己出錢的哦!有的是甲方付錢的,有的是比賽得來的,有的...隨你想啦!

才說我拍近千卷的正負片放冰箱,就可以想成有一千捲加一千捲庫存?好會想像...
另外,沒有什麼一周拍兩卷啦!難得出去一趟或是風景外拍,一次都幾十捲的,最高紀錄一趟接近40捲
,而且幾乎每個月都在拍,誰跟您出去一周一趟只拍兩捲?
10年才拍的到近千捲?您真的看得太小了...可不是每個人拍照習慣和拍照狀況都和您一樣。
誰說收藏片子是用卷的,早就全部都沖好放在無酸套裡冰了!
真的不要用自己的拍量和眼界去衡量別人也這樣拍這樣放,這樣視野很難擴展啦!

您要不要仔細算算您的算術也檢視一下您的語文了解能力啊!

算了,不想在講這些過去的事,反正不信的人多少論述舉證也不信,而且我也沒必要證明什麼,又沒有獎金獎品。

也請別稱呼前輩,我也懶的猜你幾歲,況且年紀和是否為前輩並無關連,先後接觸而已,先拍的人也不見得拍的多,晚拍的人也不見得拍得少,沒什麼好說嘴的。
套一句某名人的話,喜歡懷疑人、要圖片才有真相、甚至看到圖片還一直找疑點的人,很多情況是對自己和別人都沒信任感。


有特別熱忱的果然也特別奇妙。
(你自己要想成哪一年換就慢慢想吧,睡覺比懷疑別人快樂多了,您加油,掰)
小彭新城 wrote:
01傳統版的柯南~

我是"嘴炮王"啦。

人家 前輩 一點也不退流行,在01上的發文都是


蘋果&蘋果週邊、iphone、星海爭霸、兩性感情、電腦週邊、online game 、二手市場






沒像我這種心態老摳摳的人,發文大多在

相機相關、登山相關、理財相關...少部分的房產
和一兩次的嘴炮區
(出去哥相關)

看來,我要反省一下了!

要多去賺一些錢(工作),不要每天"意淫"拍照,尤其是快要被淘汰的底片相機。不然下場
很難看---->倒了,都沒人理!

平安、健康最重要
爬山的阿光 wrote:
我是"嘴炮王"啦。

人家 前輩 一點也不退流行,在01上的發文都是
按這裡檢視圖片

蘋果&蘋果週邊、iphone、星海爭霸、兩性感情、電腦週邊、online game 、二手市場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沒像我這種心態老摳摳的人,發文大多在
按這裡檢視圖片
相機相關、登山相關、理財相關...少部分的房產
和一兩次的嘴炮區
(出去哥相關)

看來,我要反省一下了!

要多去賺一些錢(工作),不要每天"意淫"拍照,尤其是快要被淘汰的底片相機。不然下場
很難看---->倒了,都沒人理!...(恕刪)

疑?你看,前面才剛說別酸人,現在又再鑽東鑽西、懷疑這懷疑那了,這樣做人好辛苦!
不是懷疑就是酸不然就要瘋狂幹點事情到年老來證明沒白活,真的蠻累的,過得好辛苦。
如果您喜歡這樣的人生,Enjoy It ~加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