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想看更多,可以到我的Instagram / 部落格 / Flickr。

OM10在1979年開始推出市場,目標買家是一般用家。相機需由電池推動,帶自動測光功能並設有光圈先決模式(A Mode),從相機取景器內可以看到LED曝光指示。如果要手動調校快門,側要加上一個Manual Adapter。

入手OM10主要原因是它的輕便、帥氣的復古外型及光圈先決模式,當然還有它的價錢。當時在eBay逛了一段日子,找到一台品相不錯而且價格划算的,鏡頭是Olympus Zuiko Auto-S 50mm f/1.4。

那時侯拿著剛買的OM10,光圈環、手動對焦等的操控都讓我感到很新鮮。

全片幅的f/1.4大光圈與散景讓當時新手的我趨之若騖。

OM10的光圈先決模式及清晰的裂像對焦,簡單易用,無疑是一台很適合新手用的好機。

這十數年來,由數碼單反到各廠家都爭相推出的全片幅無反,科技越來越先進。對焦要多快有多快,鏡頭要多銳利有多銳利。可是,為什麼近年來,越來越多人跳進底片攝影這個坑呢?

經過這幾年拍底片的經驗,對我來說,拍攝底片的過程是讓我樂此不疲的原因。

每一捲底片的有限格數,讓我每次按下快門前要想清楚自己想框住的是什麼畫面。每次拍完一捲,因等待未知的沖掃結果而帶來的期待感。這應該也是很多人喜歡拍底片的原因吧。

Kodak的總經理在今年初說到他們在2019年生產的底片數量是2015年時候的兩倍以上。有些已經停產了的底片也在近年重新生產並推出市場。

雖然近年越多人進入底片世界令二手底片相機的價格漲了不少,但正是因為越多人投入這玩意才可以令底片繼續活下去。

我相信隨著科技的演變和不同的原因,底片終究會在未來數十年會變成一個歷史名詞,所以趁現在燒多一點底片吧!

這篇就先談到這裡吧。如果喜歡我的攝影作品,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 / 部落格 / Flickr。感謝收看!



更多我的文章:
【分享】那年拿起人生的一台相機 - 600D x 紐西蘭澳洲之旅
【分享】那年的一趟畢業旅行 - 600D x 台灣之旅
【分享】那年的平價偽全片幅方案 - X-E1 x 京阪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