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這些問題對於相機版上的大大是件簡單的事,但是有些第一次入手相機的新朋友就需要幫助。
======================================================
要如何打開電源在下就不多說了。
有許多人一定有這樣的問題出,出門遊玩請路人幫忙拍張照片回家一看。看~~~~到~~~~~~昏倒

沒有對焦,焦點對到畫面正中央有點後方的大樹了。
某場景範例:(我們有請Model瑪莉)
圖一
![[分享]如何用小DC拍照(不是AUTO就可以搞定所有的事)](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1cbd882d47d75a819e9fdd34fa1d37c2.jpg)
有時候有些建築或是雕像我們不想擋到就會這樣構圖。
PS.我知道我沒有畫圖天份。

圖二
![[分享]如何用小DC拍照(不是AUTO就可以搞定所有的事)](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eada407b2ae47f0aced365601443c377.jpg)
路人甲幫您拍了一張自然生態照。而主角看起來像路人乙,如果不比YA!的話

圖三
![[分享]如何用小DC拍照(不是AUTO就可以搞定所有的事)](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b014f428008ed32f3a6b219f4dc05227.jpg)
又或是把主角放中央,樹裁了一半。
如果是好不容易出國一趟,後方的建築物很有特色,回國後發現。那‧‧‧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
比較正確的方法是<圖三>畫面時半按快門對焦(持續半按快門),然後移動構圖到<圖二>的狀態,
再(全部)按下快門。此時咖嚓一聲照片被拍下來了。
第一件事就是構圖和對焦。
PS.小弟"財疏學淺",不夠錢請很正的Model請見諒。~~~~~毆飛

PS.的PS.才疏學淺才對好學生不要學。
==========================================================
第二就是適當的使用閃光燈
拍照是好事但是有些地方禁止使用閃光燈,我們要學會尊重別人。
現在數位相機都很進步,大多可以強制關閉閃光燈,太舊的或是只有AUTO就沒有辦法了。
所以要學會開啟或關閉閃光燈。(請看說明書)
------------------------------------------------------------------------------------------------------
拍照最怕黑臉,不是說照片中的Model臉太黑。而是背景太亮相機把亮度拉低,人自然就黑臉啦。
出賣朋友帥照一張,臉黑成這樣差點認不出是誰。

![[分享]如何用小DC拍照(不是AUTO就可以搞定所有的事)](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f472b51dfc07c1574ed2190df387dac9.jpg)
此張為大錯特錯範例,千萬不要逆光又和太陽硬拼。
剪影是拍照的一種特殊效果,前景和背景亮度差距較大時可以拍出效果。
亮度差距小一些就會產生黑臉的狀況了,亮度差越多越明顯。
此時就需要對前景(人物)補光,有時AUTO不夠聰明需要手動補光(強制閃燈),差太多有時也補不回來。
-----------------------------------------------------------------------------------------------------
閃燈每一台相機的亮度設定上都不同,有些品牌的較亮有些還可以調強弱。一般來說閃燈大約3步左右
的距離為使用範圍,太近則人物補光過亮,臉上油亮油亮或是過曝死白就有可能是這樣情形,
需要調整人到相機的距離或是拿張衛生紙或是塑膠袋減一下補光的強度。太遠則補光效果不佳。
PS.閃光燈的補光效果會依ISO高低等條件有所變化3步的距離是大約值,自己要再抓個大概。
==========================================================
接下來更進階了‧‧‧以下為富士最新的F40來說明(在下最新的小DC啦)

第三EV值的+/-
有些相機沒有這項功能,但隨著像機的普及目前小DC大多有+2~-2的調整範圍。
有些要進入M(手動)模式,有些直接於按鍵就可以直接調整。(每一台不同,請愛用說明書)
我們直接以實際操作來說明,我們請來刺蝟先生當Model示範。
![[分享]如何用小DC拍照(不是AUTO就可以搞定所有的事)](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b490919dc79dde1eec8ad20f1f3a425a.jpg)
EV-2
![[分享]如何用小DC拍照(不是AUTO就可以搞定所有的事)](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be79f22e723b7cd5d8939c99762c5616.jpg)
EV-1
![[分享]如何用小DC拍照(不是AUTO就可以搞定所有的事)](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81a05dcc3a4268f2104a1b95da0be3df.jpg)
標準亮度
![[分享]如何用小DC拍照(不是AUTO就可以搞定所有的事)](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2b33e7cd23ad71251e698dc0c07e3bd8.jpg)
EV +1
![[分享]如何用小DC拍照(不是AUTO就可以搞定所有的事)](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27682909b11d24448d5ac71de55be4de.jpg)
EV+2
上面有五張圖,可以看到‧‧‧卡卡卡。怎麼是無尾熊先生呢?

梗太爛扣分跳過‧‧‧
重點是五張圖的亮度由上到下越來越亮。可以看到相機的畫面正下方中央,
有著+/-的標誌,由-2~+2畫面也由暗到亮。
-----------------------------------------------------------------------------------------------------------
這個功能可於像機測光不準的時候,增加或減少整個畫面的亮度。我們可以直接由畫面看到亮度變化。
數位相機的廣告總是誇大不實,只要AUTO然後按鈕就可以拍下好照片。

有時大晴天我們拍照的結果看起來卻普普,甚至看起來像陰天。或是背景是一大片白色,拍起來卻偏暗。
那就是數位相機的測光被騙了,白色太多相機判斷過亮自作聰明的把亮度降低,畫面就變暗了。
此時就要手動調整EV值把亮度加亮。有時+2/3有時加更多。(當然也有減EV的狀況)
PS.現在數位發達的好處就是,拍一張不滿意時參數調整後馬上拍第二張。
===========================================================
第四就是測光模式
有<多重測光 [o] /點測光 [‧] /平均測光 [ ] >三種,調整的選項多半於M模式內。
(有些沒有辦法調整只有平均測光)
在下言詞不佳一樣用照片說明。
![[分享]如何用小DC拍照(不是AUTO就可以搞定所有的事)](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8ea4204c403b6bf31423b9db7a761d3c.jpg)
點測光,基準點於牆壁上。
![[分享]如何用小DC拍照(不是AUTO就可以搞定所有的事)](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b08092db55b8021e3ea9af6a834a5774.jpg)
點測光,基準點於電視上。
我們可以看見測光點於畫面中的曝光度是最適切的亮度。第一張牆壁清楚電視畫面過曝了,
第二張電視畫面清楚牆壁過暗。
看過照片解說清楚了嗎?點測光就是以單點的亮度為中間值,
多重測光就是中央圈圈部分加重比例下去計算中間值,平均就是以整張畫面囉。
---------------------------------------------------------------------------------------------------
測光模式算是高難度的應用了,如果還有不清楚請搜尋"測光"兩個字,01內就有高手前輩發文過了
蓋了30~40樓,在下就不獻醜佔版面了。(我也還不熟練啦)

PS.提供個人的習慣給大家參考,設定多重測光搭配EV值的加減不錯用。

==============================================================
接下來大家最高興的事來啦。在看完有史以來最臭最長的分享文後有個重點提示。
我很懷疑有多少人有耐心看到最後這幾行。

一、不是AUTO或是人臉對焦就能搞定一切,如果想要拍好照片一定要熟悉自己的相機,即便是小DC。
二、拍照技術好是沒有用的照片中總是沒有自己的身影。
三、找朋友來看這一篇比較實際技術越爛越需要,因為他(她)看過之後會把你拍的比較"正常"。
四、以上順序是個人認為重要程度排序,重要的擺前面。
五、內容不佳請大家多包含。白平衡或是閃燈後簾同步以後再說囉,日期未定。
===============================================================
20100320新增
ISO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在下前一陣子公司有派我去上課。
啥咪ISO 9001上課枯燥乏味害我呵欠連連。~~~~毆飛

當然不是這樣的,此ISO非彼ISO。相機上的ISO稱為感光度,
何謂感光度我們簡單的說,有點類似感光元件對光的敏感程度。
(這個解釋是在下的粗淺見解啦,有錯誤的話還請大大告知一下。

同一環境下相同快門和光圈條件,ISO200和ISO400拍下的照片ISO400比較敏感吃的光較多照片就較亮。
光圈(f )、快門(s)、感光度(iso)。這三項是息息相關的,有大大曾經以水管和水桶比喻。
光圈可以視為水管,快門則是水閘,iso視為水桶。水管粗(F數值小光圈大-進光亮大),
水閘開的久(水閘關的慢-快門關的慢),水桶就容易滿(曝光就容易滿足)。反之如果是小茶杯裝水,
當然就不能用大水管,甚至水閘(水龍頭)也不能開太久。
以實際拍照來說,拍照的環境暗有經驗的人一定會開閃燈或是調高ISO。開閃燈是直接增加光線,
調高ISO是把現場有限的光線更有效率的留存於底片或是感光元件上。(更老練的是開電燈

那我們都開高ISO就容易啦?ISO調高快門增快不容易手震,又容易曝光不會曝光不足。表面上是如此,
但是底片的時代ISO高的底片顆粒粗,數位的時代ISO高的照片雜訊高。
所以ISO低畫質會好些,雜訊通常較低。所以相機的ISO是需要注意的。
小DC的ISO低的80高的1600,每一款都不一樣,大約低的都ISO100上下。天氣好亮光充足請放心使用
低ISO,但是環境稍微暗一些各廠牌的AUTO ISO可不一定囉。以在下的F40來說,室內有時它就傻傻的給我
開ISO800,那時我一定會思考是否有必要開到如此高ISO,如果非必要在下習慣小DC的ISO都定於400
以下。富士的有一個AUTO(400)的選項,ISO會於最低ISO和ISO400之間不會跳到800或1600的數值,
是蠻實用的功能,它牌的我就不清楚啦有請其他大大補充。
PS.小DC的高ISO多半是廣告用的,光線夠請愛用低ISO。如果真的光線不夠也別因為在下說ISO400而
不開高ISO,畢竟雜訊多畫質略差的照片還是比曝光不足或是手震的照片好上很多啦。
==============================================================
現在拍照容易,所以很多人把小DC視為隨身必需品,甚至有些手機都有拍照功能了。
下回說明一些挑選小DC個人偏好,如何挑選便宜好用的小DC。謝謝大家收看。

==============================================================
20100327新增
經常有人發言於相機區發問以下問題"請推薦XXXX相機"或是"哪台相機比較好"之類的文。
所以提出個人看法請大家參考一下。(針對小DC)
一、買相機首重需求:如同出門的交通工具一樣。機車、汽車,大家需求不同。
如果想要方便,光學變焦就x5或是更高倍率。如果要畫質CCD或是CMOS可能就要大一點,像素塞少一點。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需求,先列出2~3樣主要需求,把範圍減少就會好挑一些。如果一個要隨手拍照的人,
給他一台又大又重的單眼相機,可能免費送他都嫌太重。(我的話會要啦

二、要做功課:汽車都會被招回了,相機也有可能出現瑕疵問題。有一陣子有某牌數位相機發生了一些問題,
有逛01的大大都有耳聞吧。那就‧‧‧千萬不要不信邪

又或是電子或是機械性能不好等等。
三、新出的相機不一定會比較好。通常是部份功能提升,並不太可能全面提升。不然就是
您的選擇又要上一階了。
-----------------------------------------------------------------------------------------------------
以在下選擇相機F40的時候的想法為例子:(當初是買一台相機給父母用,取代舊的富士相機)
1.本來是想選有防手震功能強一點的C家,但是父母親說F家的顏色不錯。
(買別牌被嫌,我哪有那麼笨。

2.當初是出F50左右的時間點,本來有找到F30的庫存機,但是店家賣的很貴阿,
所以買了不上不下的F40。(F30經典呀......

3.錄影的功能在下不太需要,所以富士的算滿足需求吧。(富士的錄影真的需要加油。)
4.畫質不錯。富士的SUPER CCD,算是不錯的吧。(買都買了,想退也難呀。

以上就是當初的想法1.畫質2.防手震3.錄影不重要,但是基於品牌關係2.防手震捨去了。
不過光學防手震真的真的很實用。
-----------------------------------------------------------------------------------------------
順便列一下幾個迷思
一、啥米千萬像素:老話一句,廣告都是騙人的。舉例來說現在千萬像素真的很普遍,
但是我拿600萬象素的舊數位單眼都比那些好。原因是單位面積塞了太多像素根本是
騙消費者的。CCD還是一樣小。
(檔案大畫質差只是吃硬碟用,4X6只要4X300X6X300=2160000,三百萬就夠洗啦。)
二、上面提過的,新的不一定比舊的好。(重點是舊的也要買的到,要花點精神找就是。)
三、數位變焦:數位變焦就是補點,就是把小小的圖放大大的。可想而知的

光學變焦是利用鏡頭拉遠拉近,通常說20倍變焦,要注意是不是說"光學變焦4倍,數位變焦5倍"。
在下使用都一定會"關閉數位變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