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問題都算是基本的
但我還是有許多搞不清楚
希望版上的各位能幫忙解答

1.之前聽人說光圈越小(如F2.8)背景很模糊
那這樣越大是說背景很清楚麼?
那怎有人說F8-F11是最好的,銳利度最強還是怎樣的

2.光圈越小盡光越強所以ISO調低例如100 - 200即可?
越大就調高?但是快門若是調慢如1~10秒這種ISO都調100就好
ISO調高照片是不是也會越來越亮呢?

3.在偏暗處拍食物該怎拍才會清楚呢
之前的相機ISO3200按快門還是要等很久才拍好
這時手一定會晃動很不清楚,那這樣在暗處拍是條小光圈搭配高ISO如6400?

4.快門速度是不是拍動態就要調到1/200甚至更高(只是為何調越快圖片越暗呢害我一直調高曝光)
想問都是拍攝靜態都是數值大約抓多少到多少就好
如果動態該如何做調整,一般走路速度條約多少
向跑步那種又該調多少呢?

5.最近有買2本書在學
但還想學抓角度
不是那種很專業的
只是出去和家人玩的時候要幫家人紀錄
和拍建築/室內不曉得有無推薦的書適合初學者


以上幾個問題
希望各位能幫幫忙
感激不盡
1.嗯...一般我們是習慣稱F值小的叫大光圈,F值大的叫小光圈
用大光圈(F2.8之類的)拍攝時
背景模糊是因為大光圈景深較淺的關係
而不銳利則是不分背景或主題都一樣畫質較鬆軟
這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
而小光圈時(F8之類的)則是景深較深、畫質較銳利
而F值越大代表光圈的開孔越小
當小到一個程度之後光線會受繞射影響而使畫質下降
所以一般的鏡頭最銳利都差不多在F8~11這範圍,不過也不一定
(以上原理都非三言兩語就講得完的,詳細有興趣請GOOGLE)

2.光圈值小和快門速慢都同樣代表進光量多,所以ISO可以調小一點
基本上ISO越高就是對光越靈敏,所以拍起來就會越亮
不過有一好就沒兩好,ISO越高相對的畫面顆粒跟雜訊就越大

3.在暗處不就是光圈能多大就多大(F1.2之類的最讚)
以不手震為前提,快門能多慢就多慢
然後ISO能高就高,看個人對雜訊的接受度到哪而定
再不然還有閃光燈跟腳架可以幫你,不過在餐廳時別用,不然同桌的和被你影響到的人可能會想揍你

4.以我拍排球賽而言,我習慣調在1/320
不過快門快表示進光量少,所以亮度要用大光圈跟高ISO,甚至是後製去補足
拍動態沒有一定的數值,要看你用的焦段和主體動得多劇烈而定
我是習慣邊拍邊調,個人以動態1/250、靜態1/60為參考值下去做調整
光圈 ─ 由大至小:1.4、2.0、2.8、4.0、5.6、8.0、11、16、22。每一個數字與數之間代表一級。

快門 ─ 由快至慢:1/8000、1/6000、1/4000、1/2000、1/1000、1/500、1/250、1/125、1/60、1/30、1/15、1/8、1/4、1/2、1s、2s、4s、8s、15s、30s。每一個數字與數之間代表一級。

光圈越大,所需快門越快,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所需快門越慢,景深越深。


因此,光圈越大〈如2.8〉代表進光亮越大‧背景越模糊。
ISO 的數值與現場光息息相關,還不了解之前就用100或200既可。
在偏暗處拍食物,你要的是如何補光,不適拉高ISO 。

綜合你的問題,你需要的是一堂課程,不是書。
apap7139 wrote:
之前聽人說光圈越小(如F2.8)...(恕刪)

不是那個人沒說清楚,
就是您沒聽清楚

請記住:
光圈數值(F 的值)越小,
光圈開口越大,
單位時間內進光量越多。

apap7139 wrote:
還想學抓角度...(恕刪)

建議您先把「正確曝光」學好,
也就是先搞清楚「光圈」「快門」「ISO」這三要素
先感謝回答~

我確實許多不懂
問題也有點蠢
目前也沒時間去上課(當兵)
所以在此發問

如果有一些介紹書可介紹讓我學習也可幫介紹下
apap7139 wrote:
4.快門速度是不是拍動態就要調到1/200甚至更高(只是為何調越快圖片越暗呢害我一直調高曝光)
想問都是拍攝靜態都是數值大約抓多少到多少就好

如下兩個入門的式子, 要記起來. 只有國中小的數學算符而已

光圈F值 = 焦距 / 光圈有效孔徑

場景照明沒變, 兩種的曝光參數 (感光度ISO值 * 快門時間值 / 光圈F值的平方) 算出來的值要一樣, 兩照片的輝度才會一樣.


因為你把快門時間減少了, 其它兩個值 ( ISO & F值 ) 若不改變, 算出來的值當然就變少, 這代表拍出來的照片輝度將會變低.


為了維持照片的輝度, 你就要用 拉高ISO 或 開大光圈孔降低F值, 來彌補快門時間的縮短,


拉高ISO雜訊會上升, 改變光圈會影響景深, 若當時你沒辦法改變照明, 也不能用上腳架來用較長時的快門, 那你就要依情況之需要, 自行取捨...


因為天時地利不是常常有, 所以拍照經常得做一連串的取捨, 那是正常的.
apap7139 wrote:
這些問題都算是基本的...(恕刪)


如果你讀到了合適的書
又能耐心看

不會看不懂的!
加油!

讀懂基礎
真的不難!真的不難!真的不難!

難的是運用!


你一直問這要調多少、那要調多少
相機在你手上
你怎不自己去拍拍看?
它不會爆炸!

每個參數都拍一拍
你就明白了

告訴你快門調1/200秒
你也可能失敗
光是「動態」這二個字
範圍可大了

走路的速度
可用1/60秒拍
也可用1/15秒拍
也可用1/500秒拍
因創作目的不同、因光線條件不同、因走路速度不同

所以
基礎的觀念弄清楚了再說吧!
apap7139 wrote:
這些問題都算是基本的...(恕刪)


我真心建議,你先把基本要素搞懂就好了,光圈/快門/ISO,然後就是EV值
這四個是基本中的最基本
看了你的發問,不難發現,你還沒搞懂這四個基礎
要學構圖,拍角度這些的,都還太早吧......(當然,調AUTO要拍啥都馬可以)

光圈/快門/ISO/EV
首先搞清楚,什麼叫大,什麼叫小,多少叫高,多少叫低
這四個都是相對觀念的,沒有什麼一定大一定小的
舉例:
光圈F2,跟光圈F8比,F2叫大光圈,因為F2光圈開口比較大,進光量比較多
F2跟F1.4比,F2就是小光圈了,光圈從F1.4調到F2,叫做縮光圈,因為光圈開孔縮小了

想清楚,數值跟大小的關係
光圈數值越大,代表光圈開孔越小,進光量就越少
快門剛好相反
快門數值越大,代表快門開闔速度越慢,進光量就越多,反之,數值小,速度快,進光量少
(快門上標的單位是秒(S),只是沒寫出來,沒有標S的數值是分之一,例如250是指1/250S,500是指1/500S。1/30比1/500大,所以1/30快門的速度比1/500慢,進光量比1/500多)

假設ISO固定不動.......ISO也會影響曝光值,先把ISO的影響固定不動
把下面這個式子想清楚,想通了,就都通了
EV就是曝光值,先不談什麼正確的曝光,先搞清楚怎麼去控制EV值

情況假設
全手動M模式下,目前快門是1/500,光圈在F4,ISO100(不去動ISO)
觀景窗內的EV值落在-1
你想要讓EV值加一點,就是讓畫面亮起來,把EV值調到正中間0的位置
你能做的是:
1.把快門從1/500調到1/250----->數值變大,快門變慢
2.把光圈從F4調到F2--------->數值變小,光圈加大
1.跟2.一個數值變大,一個數值變小,但兩個出來的效果都一樣,就是進光量增多,畫面變亮

你好好想想,一樣的情況設定,如果相反過來
在當下測得EV在+1的位置,你要讓畫面暗一點,就是把EV調回中間0的位置
你能做的是 ??

PS:
為什麼假定ISO不動,以我自己的拍攝習慣,ISO是我最少會去動的設定
因為ISO直接影響的是畫質
快門跟光圈影響的是畫面的結構,如景深、動態、凝結...等等
如果快門跟光圈可以搞定,我根本不會去動ISO....

apap7139 wrote:
這些問題都算是基本的...(恕刪)

光圈數值F,跟實際光圈開度是相反的!

光圈F2.8,實際光圈開度大,進光量多
光圈F11,實際光圈開度小,進光量少

我看還是多拿起你的相機多拍拍
轉到手動,先只對一個參數進行改變,調調看,邊調邊拍
說真的,我也是這樣學來的
就只是像在做實驗罷了

不會很難,只是看你有沒有心而已
先累積經驗,再多爬文,多去看看其他人拍的照片,
多嘗試多拍,不斷調整,這沒有偷吃步的方式,你會漸漸的了解的


~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