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說35mm和50mm是人眼視覺的鏡頭,這學術理論根固基深,只要初學攝影的都會知道

然而我用上這兩顆鏡時,卻發現其實不然,怎樣也不是人眼的視覺吧??? 勉強說35mm還能是一只眼睛看事物時的視覺,50mm跟本就不是吧???

這時我認為每個人的視覺寬度不一樣的關係所至,如果是說我的話20mm才是我的視覺範圍才對

但理解的同時又衍生出另一個不解的問題,不知大家會不會跟我有一樣的感覺
當你在看風景時,明明視覺是一個廣闊的環境才對,但中間的景色(例如夕陽或大樓)會顯得特別的突出和很大的感覺,但當用同等視覺的鏡頭拍下來觀看時,相片中間的主體會變小或沒了突出的感覺,這是什麼原因??
舉一個例子,這是一張大橋的照片,視覺差不多是20mm,我眼中所看見中間位置的橋身是非常突出和有壓迫感的,但拍下來的照片卻是橋身像縮小了一樣,跟眼中所見的不一樣
關於人眼視覺的疑問

這種視覺差大家有遇過嗎? 我知道廣角和長焦會產生距離感和壓縮感的情況,但同視覺下不應該是一樣的才對?

我找不到答案解釋這種情況,如果有大大能理解的話請給小弟解惑,感謝!!
https://www.instagram.com/windowleonglandscape/
文章關鍵字
個人認知是
35mm 大約是一隻眼睛看的視野範圍
50mm是仔細看細節的視野範圍

至於廣角端鏡頭跟我們看出去的差異是來自於
左右眼經過大腦轉譯之後的影像的差別

人眼雖然看得廣 但要能看清楚細節是需要大腦過濾近來的視覺訊號集中在某個區域

PS 我覺得正常人雙眼視覺的範圍應該是落在24-28mm左右
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光學限制. 但這是標準變焦的廣角端
A拿出一本书,打开,看看“不转动眼球”的情况下能看清楚多大范围的字

B相机装上变焦镜头,左眼看取景器,右眼看取景器外,看看变焦到多少mm,两眼的视角相同
要考量能注視的範圍
在螢幕看,整張都是清楚的,因為你的注意力只需要在螢幕
但把整張圖拉到像壁畫在面前,也許就更符合您的視覺感了
我所理解是, 假設左眼看相機 VF 配 50mm,鏡頭 右眼直看實物, 兩眼看出去是對稱景物大小一致.

50mm 以外就有放大縮少左右不對稱

而你所說, 應是兩眼相加全視域範圍
不是人的視覺寬度的問題
人類物理上/生理上的視覺寬度大概就是這樣
主要是因為
因為人在放鬆跟專注時的視角是不同的
所以沒有哪顆鏡頭一定是人眼視角
端看你需要的"凝視感"有多重
35凝視感就輕一點,像是放鬆的,靜靜地觀察
50凝視感就重一點,像是略加注意的觀察
知道每個焦段的凝視感再去依據題材選擇焦段
"因為我的題材需要這樣的凝視感所以我選50"
會比
"因為50像人眼視角所以我選50"
更有邏輯
用這樣的思路來思考鏡頭選擇,會在拍攝時,更容易用"視角"的角度來思考

我個人很喜歡24的放鬆感
喜歡35不近不遠恰到好處的視角
喜歡85那種深情凝視的專注

最後那個橋的問題
當你感受到壓迫,你已經將專注力放到橋身上
所以你當下的視角不會是20

20的視野是你放鬆的焦段
16用來呈現你一眼看不完的景緻(所以拍成照片才震撼)
當你注意到一件事 可能收成35或50
當你凝視,你的視角變成85或135
大概是這個思路
window2009 wrote:
經常有人說35mm和...(恕刪)

20mm?
請以相同的標準比較。

醫學所稱人眼的視角,有它的定義。
你不能以你自己的定義來認定自己的視角是鏡頭20mm的視角。
感謝各位回覆,我寫這篇文時表達得很抽象,能看得懂我的意思真的是萬分感謝呢!!
https://www.instagram.com/windowleonglandscape/
nk4qo1530 wrote:
不是人的視覺寬度的問(恕刪)


crossmatch wrote:
我所理解是, 假設(恕刪)


jjx874 wrote:
A拿出一本书,打开,(恕刪)


gregt wrote:
個人認知是35mm (恕刪)



就是這個意思,就是眼看時明明有一種放大的感覺,但拍照時得出的結果不一樣
也跟你們說的鏡距一樣,就是50mm時的視覺更合乎眼中所看見放大的影像
那按照大家的意思就是影像被<腦補>的意思對吧??
所以鏡頭拍出來的才是真正的現象.....
https://www.instagram.com/windowleonglandscape/
hillside wrote:
20mm?請以相同的(恕刪)


我不明白醫學的說法是怎樣,我也只是從我手上的鏡頭大約猜測我的視覺罷了

我是不懂才問,請別介意啦
https://www.instagram.com/windowleonglandscap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