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新訊】Ford 發佈全新電動車戰略,2026 年將達到 200 萬輛產能!

【海外新訊】Ford 發佈全新電動車戰略,2026 年將達到 200 萬輛產能!
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電氣化車款明顯成為未來的車壇趨勢,讓不少車廠紛紛面臨了這個汽車歷史上的最大變革;美國百年車廠Ford除了相當積極地推出電氣化產品外,為了擴大電動車的生產規模,原廠也在日前發佈了品牌全新的電動車與電池產能計畫,在2026年前將投入共計500億美元資金,陸續於全球佈建電動車生產基地、電池模組研發中心等硬體設施,並透過全球電池供應商的合作與採購,預計在2023年時可將旗下電動車的產能提高到60萬輛,2024年時則會有多達九款全新電動車於歐洲上市,到了2026年為止,每年電動車的年產能將達到200萬輛以上!

【海外新訊】Ford 發佈全新電動車戰略,2026 年將達到 200 萬輛產能!
自1886年全球第一台搭載內燃引擎的汽車問世以來,雖然不斷有新的汽車科技陸續出現,但今日「燃油-電能」汽車的轉換無疑是全球各大傳統車廠所面臨最大的挑戰。為了這股電動車浪潮,Ford也十分積極大膽地規劃出品牌新世代的藍圖來場「華麗轉身」,這也將是自亨利ž福特(Henry Ford)將Model T車款實現流水線規模化生產的里程碑以來,Ford企業史上一場最大的變革。為此,Ford宣布預計在2026年前投入共計500億美元,陸續於全球建立電動車的生產基地以及電池模組研發中心,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與南韓電池生產商SK Innovation合資開發的美國田納西州電動車生產基地「Blue Oval City」,以及肯塔基州電池工業製造園區「Blue Oval SK Battery Park」。在這項投資案當中,Ford不僅投入了堪稱美國汽車製造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性投資規模70億美元,同時「Blue Oval City」於2025年正式啟用後,更將成為Ford品牌史上最大、最新的產線工廠,未來也會是F系列皮卡車及先進電池的生產重鎮。至於「Blue Oval SK Battery Park」電池工業製造園區則會垂直整合電池研發技術,藉此因應市場所需提供多元化的電池模組。這些硬體設施的投資,將讓Ford擁有完整的產業生態鏈建構,並讓他們在控制最佳成本的條件下掌握未來品牌電動車供應的關鍵技術。

【海外新訊】Ford 發佈全新電動車戰略,2026 年將達到 200 萬輛產能!
在這些新策略與龐大資源的挹注下,除率先問世的Mustang Mach-E、F-150 Lightning、E-Transit等車型外,Ford預計在2024年於歐洲市場再推出9款不同使用向的電動車。而在2023年時,旗下電動車的產能預計將提高到60萬輛,Ford目前已經確保了將可擁有所需的60GWh電池產能;到了2026年,則將挑戰全球電動車年產量超過200萬輛的目標。當然,這個目標並不容易,但Ford也已經預備了70%的電池產能以支持全球每年200萬輛以上的電動車產能,包括2026年在北美實現每年40GWh的磷酸鐵鋰產能本地化;與供應商寧德時代也達成全球電池供應戰略合作新協議,將在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地直接採購電池材料。

雖然已計畫大幅拓展旗下的電動車戰線,但Ford另表示,其實他們並不急著「棄油轉電」讓整體產業轉型,而是選擇先以「燃油/電能」兩種動力型式作為雙箭頭積極佈局,日後才會逐步部署出足以從容應對電能新浪潮的實力。除了硬體投資與佈建規劃外,面對瞬息萬變的電動車市場,Ford也會針對組織結構進行調整,將品牌研發動能與資源共享的效益最大化,他們在今年三月已正式宣佈將旗下汽車業務正式拆分,燃油車業務部分交給「Ford Blue」負責,同時也成立了全新的電動車專責部門「Ford Model e」。在最新的規劃下,Ford Blue將會持續優化現行的燃油車產品,降低造車成本,並應用既有的技術基礎,協助Ford Model e開發全新電動車;至於Ford Model e則轉直研發電動車互聯網、前端軟體平台等不同全新技術應用等電動車相關營運,落實品牌「燃油/電動」雙箭頭的並行發展策略,也讓兩團隊都能更專注於自身的相關業務。不過即使業務拆分,但Ford Blue、Ford Model e,以及原有的商用車部門「Ford Pro」仍會維持資源共享互惠的合作關係,共享車用軟體、互聯網等新創技術。

【海外新訊】Ford 發佈全新電動車戰略,2026 年將達到 200 萬輛產能!
電動車產品部分,Ford目前已有Mustang Mach-E、F-150 Lightning、E-Transit這3款橫跨乘用SUV、皮卡車以及商用廂型車等不同領域的先遣部隊。Mustang Mach-E定位為性能電動SUV,並承襲了Mustang車系的美式跑車靈魂,由於上市至今供不應求訂單屢創新高,Ford預計在2023年將旗下電動車產能提高到60萬輛的計畫中,有一大部分便是為了回應Mustang Mach-E的市場需求,預計屆時在北美、歐洲和中國的年產量將能達到27萬輛,這也是2021年產量的三倍之多。至於另一款供不應求的車型則是電動皮卡F-150 Lightning,這是一款採用全新車用科技及雙向供電系統技術的電動車,也是全球市場上首輛成功量產上市並產能穩定增加的電動皮卡,在去年五月正式開放接單後,便創下48小時內接單近4.5萬張的驚人紀錄,截至今年4月下旬F-150 Lightning正式生產以來,Ford已接獲共20萬張的訂單,因此Ford也計畫將F-150 Lightning的年產能提高三倍至每年15萬輛左右,以滿足市場需求並確保Ford在Pick-up皮卡車市場的主流地位。「E-Transit」則是Ford旗下的電動商用車新星,已經獲得超過300多家企業與政府單位等客戶超過1萬輛的訂單,為提供企業客戶更全面性的服務,Ford除了會持續拓增更多樣的車型延伸與聯網服務,也將額外提供Ford Pro Power車載發電機以及Ford Pro Charging充電系統等配置,讓企業客戶能以一站式解決方案加速轉型為電動車隊。

乘用車
【海外新訊】Ford 發佈全新電動車戰略,2026 年將達到 200 萬輛產能!
商用車
【海外新訊】Ford 發佈全新電動車戰略,2026 年將達到 200 萬輛產能!
日後,Ford將採用「多方並進」的市場佈局策略,借重過往傳統燃油車的技術基礎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全新電動車,同時更會加速品牌戰略合作結盟計畫,透過簽署合作協議與技術交換等方式,有效降低開發成本打造出更為豐富多元的產品。根據已發布的時程表,Ford預計在2026年全球挑戰年產電動車超過200萬輛的目標,相當於全球電動車銷量的三分之一,並預計到2030年進一步提升到全球銷量的一半。其中,已成電動車銷售重鎮的歐洲市場當然是Ford積極佈局的核心關鍵市場,因此Ford也宣布將在2024年於歐洲市場再推出7款全新電動車,除屬一般乘用車級距的中型跨界電動CUV、運動型電動CUV以及Puma電動版等3款全新作品,Ford也將瞄準未來運輸物流業者轉型趨勢,進一步推出Transit Courier、Tourneo Courier、Transit Custom、Tourneo Custom等四款全新電動商用車型。
台灣六和…呃
等了好久的消息
終於發布了
交代清楚 還不錯
瓊斯 wrote:
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恕刪)


韓國、日本…台灣每個品牌都拼了!

台灣福特高層還在午睡覺

‧°∴°☆﹒°☆﹒﹒‧°∴°﹒☆°∴°☆﹒﹒. °.﹒‧°∴°☆‧°∴°﹒☆ ☆°.﹒‧°∴°☆°
有電動車 就不要有自動駕駛
新聞說 這一季 現代和KIA的電動車銷量 已超越福特 目前緊追特斯拉
電動車發展是正在進行中的趨勢
技術落後的車廠該緊張了
又是一場 卡位戰!

不知道 誰是最後的 贏家
有夢最美希望能夠成真
瓊斯 wrote:
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恕刪)

國外比較快 台灣比較慢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