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近幾年來,跨界休旅車成為一股逐漸增長的勢力,不僅許多汽車品牌推出這種定位介於SUV與中小型掀背車之間的車款,同時受到愈來愈多消費者的青睞,而在台灣汽車市場中,已有Nissan Juke、Skoda Yeti、Ford EcoSport、Kia Soul、Peugeot 2008、Mazda CX-3以及上市不久的Suzuki Vitara等進駐,購車選項可說是琳瑯滿目,不過仍有許多車迷正在期待的,就是本回進行試駕的Honda HR-V!

HR-V這個車名其實早在20世紀末期就出現在Honda的車系陣容中,不過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先暫時不提這款第一代車型,因為它在2006年停產之後,直到2014年才再度重啟HR-V產品計畫,也就是本回所試駕的車型,後來相繼在北美、日本(日規車名為Vezel)、東南亞等地上市之後,台灣市場也在去年底台北車展中公佈國產版的消息,經過一段不算短的等待期後,終於在本月正式發表上市(訂於10月18日發表)。雖然我們在討論區中看到部分網友的發文,認為HR-V的上市時間太晚,可能錯過進入台灣市場的良機,但其實將同級產品全數列出,HR-V是目前唯一採用國產化的車型(比較接近的產品是Luxgen U6,但我們仍認為它是定位再大一號的產品),理論上擁有產量穩定、零件與保修價格較「親切」的優勢,當然售後服務表現有待上市後消費者的檢驗。各位網友感到興趣的項目,包括動力與操控、空間表現、配備項目等,我們也會在本篇試駕報導中一一介紹。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國產版HR-V的造型與其它國家版本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差異,再跟自家主力SUV車型CR-V比較起來,一眼就能看出外觀風格的不同,而HR-V的車長為4249mm、車寬1772mm、車高1605mm,軸距則是2610mm,其實視覺上只比Fit大了一些,也因如此在都會中擁有駕馭靈活、好停車的特點,若能在精實的體型基礎下,擁有靈活的車室空間運用,便成為跨界休旅車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至於HR-V的實際表現如何?我們在文後也會介紹。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HR-V共有VTi、VTi-S與S三個等級,本次試駕車型即是頂級的S版,從原廠目前提供的規格表之中,可以看到三個等級皆標配17吋鋁圈,因此若要從外型辨別車型,主要可透過燈組配置來區分,照片中即是S版獨有的LED頭燈、日行燈與前霧燈的配置,另外兩個等級則是配備鹵素頭燈,鋁圈造型也不同。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後車門把手設置於C柱旁,也使得HR-V看起來像是一輛雙門車款,而許多消費者會擔心把手位置較高的問題,其實我在試駕的這段時間中,開啟後車門並不會覺得身手難以施展,手的位置大概在我胸前(我的身高176公分),我也請了小學生試著開門,也不會發生手搆不到的情況。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本回的試駕車為原廠的主打車色「閃蝶藍」(Morpho Blue Pearl),會依照不同光線的折射角度而呈現從藍到紫色的變化;此外,還有皓月銀、雲朵白、深鈦灰與水晶黑共五種車色。許多網友想必對另外兩款今年上市的跨界休旅車感到興趣,因此我們也特別製作了簡單表格,針對售價相近的HR-V S版、Vitara S Allgrip與CX-3汽油頂級型進行初步的比較: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補充一下:CX-3同樣也配有ABS+EBD)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車艙採用左右不對稱的形式,可以發現中控台角度屬於偏向駕駛座的設計,給人緊湊且易於駕馭的感受,不過副手座區域便顯得寬裕許多,帶來輕鬆愜意、視野良好的乘坐感,全車系內裝配色一律採用黑色系,車門與儀錶台的類皮革包覆處理也帶來良好的質感。

安全配備部分,HR-V全車系標配VSA車身動態穩定系統、Motion Adaptive方向盤動態修正輔助系統、EBL緊急煞車警示系統、HSA斜坡起步輔助系統、EPD電子式手煞車等項目,氣囊數目則依照車型等級,區分成二、四、六氣囊三種配置方式。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頂級版本所配備的方向盤控制功能可說是「全配」,包括左手邊的多媒體音響主機控制鍵、右邊的定速巡航功能控制鍵、兩側下方的通訊系統控制鍵與儀錶板資訊顯示幕控制鍵,並配備了換檔撥片,適中的方向盤直徑設定加上皮革包覆,實際的握感十分出色。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儀錶板採用一大兩小三環式設計,不過右側儀錶其實是一組圓形液晶螢幕,提供旅程電腦、油量、時鐘與車輛控制選單等功能,另外在時速錶外圈還加入了變色光環設計,可藉此判斷行駛模式,並提供良好的視覺效果。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感應式鑰匙與Smart Entry智慧型車門啓閉系統、Push Start引擎啟動按鍵皆是HR-V三款等級的標配。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HR-V S版本配備這組觸控式多媒體主機,內建衛星導航、多媒體播放、藍牙連結、無線通訊等功能,倒車時也提供車後影像顯示功能。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VTi-S與S車型皆配備了恆溫空調系統,主機面板採用質感良好的觸控式設計,顯示功能的判讀也相當容易。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變速箱採用CVT系統,並提供S檔運動模式,在一般狀態下的動力傳遞表現相當平順,但切入S檔之後立即產生較為活潑的動力反應,也可以明顯感覺到引擎轉速趨於高峰。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電子手煞車為全車系標配,按下後方的「Brake Hold」之後,當車輛在等待紅燈或靜止時,即使放開煞車踏板,系統仍會自動保持在手煞車鎖定狀態,而在起步時輕踩油門便會自動解除。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方向盤後方配備了換檔撥片,右側為升檔、左側降檔,撥片本身還採用了黑色烤漆增加質感。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副手座前方的一排空調出風口也是HR-V的內裝設計亮點之一,原廠針對三組出風口進行最佳化設定,例如在外側靠近車窗的出風口,由於接近車門邊容易受到日曬的位置,因此這組出風口的出風量最強,正中央面對乘客的出風口則是弱風,而內側出風口則是中度送風,而每組風口也具有獨立方向調整功能,要是乘客不喜歡直接吹風,也能將出風口關閉。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駕駛座前方靠近車門的位置,可見到VSA系統的開關以及ECON自動節能模式的按鍵。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排檔座後方設置了兩組具有兩階段深淺設定功能的杯架,可依照放置飲料的大小進行調整,例如照片中這瓶礦泉水,就能將杯架底座掀起形成較深的空間,實用性不錯。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排檔座採用懸空設計,下方還規劃了一處置物空間,同時能看到USB連接孔與12V電源插座都設置在此,但我發現想要使用這些插孔時,必須刻意彎下身或將手伸進去才能操作,也就是說駕駛人開車途中並不容易找到這些插孔,也與其它車款一蹴可幾的規劃方式略有不同。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而在這個置物空間兩側的地方,也各規劃了可放置手機或文件的空間。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掀起中央扶手之後,內部也規劃了小型置物空間,例如濕紙巾、感應式鑰匙都能放在此處。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中央扶手還具備前後滑移功能,能依照駕駛人或乘客需求進行調整。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兩組遮陽板各配置了一組化妝鏡,但照明仍須藉由中央的閱讀燈提供光源。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HR-V雖然定位於小型跨界休旅車,但空間機能性仍表現突出,例如前車門邊所設置的置物空間,特地規劃了一大一小的置杯架,除了可放入整瓶礦泉水之外,也能放入體型較小的飲料罐避免行駛中傾倒。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後車門邊同樣設置了置杯架空間。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中央扶手後方也有一組置杯架設計,便於後座乘客放置瓶罐或隨身小物。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兩張前座皆採用手動調整功能,實際入座後,馬上就能感受到椅背兩側帶來良好的包覆性,而且座椅高度較低,駕馭感受接近掀背車,座椅泡棉也屬於稍硬的設定,提供頗佳的身體支撐性,經過約300公里的試駕體驗里程後,對於實際乘坐的優秀舒適度印象深刻。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後座設置了兩組ISO-FIX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為HR-V全車系的標配項目。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2610mm的軸距設定也HR-V較同級對手突出的地方,加上座椅與車室空間的規劃得宜,我們請身高180公分的同事進行示範,當前座已調整好他個人的習慣位置後,後座膝部仍有足夠的空間,頭部上方也有充裕的車頂空間。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在標準狀態下,HR-V的行李廂容積為437公升,開口寬度為1180mm,而後座也具有6/4分離功能,傾倒後能進一步擴增置物空間,後座椅面也與Fit相同擁有上掀式「空間增高」功能,載運自行車或較高物品時相當實用。

性能表現與駕馭感受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目前市場上的小型跨界休旅車中,搭載的動力系統可說是琳瑯滿目,以Honda HR-V為例,原廠就提供了1.5升缸內直噴、1.5升Hybrid、1.6升柴油與1.8升汽油四款動力,而國產版本則採用單一1.8升汽油引擎配置,雖然新穎度可能不如前三款動力系統,但我們與原廠人員討論之後所得到的結論,就是這款1.8升引擎較符合國內使用環境、後勤維修與售價成本;另一方面,HR-V在國內的產品定位中介於CR-V與Fit,採用1.8升動力也符合這樣的區分方式。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其實在去年台北車展公佈HR-V的國產計畫時,就已經得知搭載1.8升引擎的訊息,因此也能大致掌握本車的動力輸出數據,不過實際量產之後,國產HR-V所搭載的這具「R18Z」引擎屬於型號較新的系列,雖然同樣採用1.8升SOHC與i-VTEC的配置,最大輸出為143hp/6500rpm、17.5kgm/4300rpm,帳面數據略大於先前預估的141hp;起初我們以為這是馬力單位換算所產生的差異,因此再度詢問了原廠人員,但其實先前其他國家採用的1.8升引擎輸出功率為105kW,台灣、韓國等今年投入HR-V生產的市場則是107kW,也因此造成馬力數據的小幅差異。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雖然如此,2hp的小幅差異其實很難用體感區分,不過這具引擎也為HR-V帶來輕快、平順的起步反應,若有進一步的動力需求而深踩油門時,CVT變速箱帶來的特性相當鮮明,也就是加速力道湧現之後便進入持平狀態,速度攀升屬於漸進式而非衝刺式,要是你平時習慣了渦輪增壓引擎帶來的飽滿扭力,可能會覺得HR-V的加速感與期待中有些落差,但這樣的設定對於載家人出遊或訴求省油表現具有正面的幫助,整體而言,HR-V的動力反應平順而不躁進,甚至坐在車上的乘客會覺得你的駕駛風格穩健、成熟又斯文。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文前提到了HR-V的駕駛重心與視野接近一般掀背車的設定,而在操控表現上,我們也認為HR-V的表現優於多數傳統SUV,尤其它的懸吊設定兼顧了舒適度與操控性,在山路駕駛時可以很直覺透過準確的轉向系統判斷行進路線,前後輪帶給駕駛人的路感也屬清晰,整體駕控感靈活且容易掌握,也符合都會用車的需求;整體來說,底盤表現帶給我的印象優於動力表現。

這次的試駕總里程數大約300公里,其中也涵蓋了高速公路、市區、郊區與山路,在以上路段中HR-V皆能發揮良好的駕控表現,途中我也曾換到後座體驗舒適度,甚至還有一段時間拿著筆電處理公事,沿途我打著鍵盤而不會有頭暈目眩的情形,並非我天賦異稟,而是HR-V提供了平穩且舒適度佳的乘坐表現。

另一方面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HR-V雖然體型與我們先前曾經試駕的小型跨界休旅車差不多,但內部空間的規劃卻十分突出,尤其是變化度豐富的後座椅設計,以及空間充裕的行李廂,也使得小型跨界休旅車不再屬於兩人世界,HR-V足以擔當小家庭的日常用車,順眼又有型的內裝也相當符合國內消費者的胃口。

逆襲跨界休旅熱區 Honda HR-V國產版試駕
看完本篇HR-V的試駕報導之後,相信許多網友對於本車在同級距產品中能否脫穎而出感到興趣;因此,我們同時間也進行了Honda HR-V、Suzuki Vitara與Mazda CX-3這三部新世代跨界休旅車的集體評比單元,也敬請各位網友期待我們的後續報導。

Honda HR-V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SOHC 16V
排氣量:1799c.c.
最大馬力:143hp/6500rpm
最大扭力:17.5kgm/4300rpm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CVT無段變速系統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附防傾桿
後懸吊結構:H型扭力樑
輪胎規格:215/55R17
車身尺寸:4294mm x 1772mm x 1605mm
軸距:2610mm
車重:1261kg
油箱容量:50公升
我是頭香嗎,哈哈哈



讚,,,,,,,,,,,,,
艾薩克 wrote:
近幾年來,跨界休旅...(恕刪)
比較表需更正一下,VITARA三個級距都有HHC斜坡起步輔助系統喔。其實VITARA應該拿84.8萬的1.4t S來比,真要拿AllGrip比也該在比較表加上AllGrip智慧型四輪驅動系統和HDC陡坡緩降系統吧!
那個冷氣出風口真的好像貨車上會看到的造型.......
哇.終於看到那個什麼什麼標配的地圖袋了.
另外兩台都是進口的

價位卻差不多
整體蠻不錯的,有些配備應該要下放才有口碑市場

艾薩克 wrote:
近幾年來,跨界休旅...(恕刪)


本田迷不在乎價錢配備的啦

快買快買
Vitara 89.9萬是4WD,安全配備齊全又是進口的...這要怎麼比?
如果是七十幾萬的入門款,CX-3跟Vitara的安全配備也沒少阿!HR-V的氣囊剩兩顆...

真的要一起比,Vitara應該用84.9萬等級,那個比較表明顯就是壓低Vitara的C/P值
不過這樣就更顯出HR-V價格的高貴...
自然進氣引擎比較適合臺灣用車環境,真的是殖民地的概念。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