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全新第六代Honda CR-V正在花蓮舉辦媒體試駕活動,稍早也已公布正式售價,三個車型等級設定建議售價分別是VTi-S的105.9萬元、S等級117.9萬元、Prestige為127.9萬元;從正式售價與預售價的差異可以看出一件事,就是展開預售後大約兩個星期的時間,接單數量超過2300張,其中就是以中間等級的S與頂規的Prestige接單反應最好,而入門的VTi-S則是配備不夠完整所以台灣本田下修了建議售價。但無論如何,這次推出的六代CR-V仍造成消費者的熱烈討論與關注,就連我們在花蓮試駕新車的途中,就遇到不少路過民眾停下賞車詢問,由此可見本車的高人氣。

今天剛拿到車,請再給我些時間整理心得,過幾天之後會再奉上完整試駕報導文章,不過許多網友已經期待很久,所以我先來個重點整理,分享對於本車的初步印象以及開箱分享。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這次我們拿到的試駕車為頂規的Prestige車型,與其它兩個等級最顯而易見的外觀差異就是全景式天窗以及鋁合金行李架,所以之後你在路上見到第六代CR-V又擁有以上兩種配備,不用懷疑它就是頂級版的身份,另外就是Sport式樣水箱護罩、前後保桿飾板,以及車尾的雙出式排氣尾管,這都是頂規等級才有的。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看習慣了第五代CR-V的面貌,六代CR-V的車頭設計風格顯得更為銳利,其實與我們先前試駕的Civic e:HEV的樣貌有點相似,只不過CR-V將之拉高,形成家族風格的設計元素之一。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LED頭燈為全車系標配,而且LED前方向燈採用序列式點滅設計,啟動時頗有高級感,但我還是覺得頂規等級應該加入矩陣式LED智慧頭燈,比較符合其身價與車型世代。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三個等級一律配備235/60R18輪胎,原廠配胎為Bridgestone專為CR-V提供的DUELER H/L33全能型都會休旅車胎;輪圈形式我認為有點保守,18吋對於頂規車型來說也有升級空間,但至少對於車主日後換胎的開銷節省有幫助就是了。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鋁合金車頂行李架看起來更有休旅風格,擴充車頂配件也更方面。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上一代CR-V所欠缺的BSI盲點偵測系統終於進入配備清單之中,不過要S與Prestige等級才是標準配備。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第六代CR-V的車身尺碼相較於上一代車型略有增加,車身長度為4690mm、車寬1865mm、車高1680mm,軸距為2700mm;上一代CR-V的車身長寬高為4570mm x 1855mm x 1680mm、軸距2660mm。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L形尾燈的辨識度相當好,導光式LED燈具的視覺質感也不錯。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如文前所提到的,六代CR-V頂規版本才有雙出式排氣尾管的配置,其它兩個等級則是採用隱藏式設計。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接著來看內裝鋪陳,第六代CR-V是採用比較中規中矩的對稱式設計,前陣子才試駕過Civic e:HEV,其實兩車的內裝配置方式並不會讓人產生需要重新適應的感覺,大部分操作功能整合在中控螢幕之中,但像是空調、音量調整等比較常用的功能還是保留了實體按鍵;想必許多人會懷念第一、二代CR-V那種無中央鞍座的內裝設計,前方的空間規劃會顯得開闊許多,但如今新世代車型設計潮流似乎都喜愛將中央鞍座弄得愈高愈好,這部分就需考驗各品牌對於旗下產品空間實用性的詮釋方式,但至少第六代CR-V的整體空間感受還不錯,並透過A柱底座、引擎蓋造型、兩側後視鏡位置的調整,帶來開闊的駕駛視野,實際駕駛時對於這部分確實有感。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方向盤造型相當緊湊,實際握感與質感都很棒,上方控制按鍵的規劃讓人容易上手操作,而方向盤換檔撥片為S與Prestige車型所專屬。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第六代CR-V的中控螢幕主機分成兩種規格,分別是VTi-S等級所配備的7吋主機,以及S與Prestige等級所配備的9吋主機,兩款主機皆具備音響、藍牙通訊、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等功能,而9吋螢幕主機更加入無線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仍是有線連接方式)、原廠衛星導航與首度在國內提供完整功能的Honda CONNECT先進智慧聯網系統,關於Honda CONNECT的部分我會在之後完整試駕文章中再跟大家詳細介紹。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第六代CR-V全車系搭載彩色液晶儀錶板,不過僅有Prestige等級配備照片中這款10.2吋液晶儀錶,S與VTi-S為7吋規格。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空調系統採用雙曲恆溫配置,控制旋鈕的質感與操作回饋感很棒,但試駕一整天後發現,本車如果能再加入座椅通風與加熱功能就能完整了。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現今由於變速箱線傳技術愈來愈先進,排檔方式也更加多元,第六代CR-V汽油車型仍採用傳統式排檔桿,有些人覺得過時,但實際駕駛還是會覺得傳統的比較直覺(相較於我上次試駕的Civic e:HEV之按鈕式);另外一旁還可見到電子式手煞車、怠速熄火開關,以及上一代車型也沒見過的HDC陡坡緩降控制系統。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空調出風口採用蜂巢式設計,原廠表示風量擴散量更廣,冷房效率也比較優秀。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中控台下方可見到無線充電板(S與Prestige等級才有此配備),以及各一組USB與Type-C插孔,除了充電效率更佳(USB為2.5A、Type-C為3A),插孔周圍還有發光設計,夜間使用時就能準確插入。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排檔座後方配有雙置杯架與小型置物空間。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Prestige車型專屬的BOSE音響系統,具有12組揚聲器含重低音。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前座椅頭枕可以調整前後角度,這部分我覺得蠻貼心。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S與Prestige等級的雙前座皆具備電動調整功能,駕駛座為8向調整還附兩組記憶功能,副駕駛座為4向電動調整功能。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後座配置空調出風口,下方還有兩組Type-C插孔。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照片中可以看到後座底板十分平坦,帶來出色的腳部空間;另一方面,第六代CR-V的後座椅調整功能更為完整,座椅旁的拉桿便可調整椅背傾斜角度,調整範圍達到32度。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坐椅兩側前方的拉柄可調整後座椅前後位置,滑動範圍達到190mm。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透過後座椅前後滑移功能,能帶來更完整的空間實用性。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後座椅背傾斜調整功能,也能讓乘客依照自己的習慣調整坐姿;會有人問將椅背調整到最傾斜的狀態時,後方客貨車防撞桿是否會影響頭部?經過我們實測至少身高180公分以內的都不會有問題。(身高認證裝置?)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上一代CR-V的後座安全帶缺少預縮功能,如今在第六代CR-V配備前後四座自動預縮安全帶以及後座安全帶肩部高度調整器,同時具有全員安全帶未繫提醒功能。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後座規劃中央扶手,並附兩組置杯架。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Prestige車型才有的全景式天窗,並附遮光簾功能。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前方副駕駛座已經調整至我的習慣坐姿後,此時我再坐進後座的空間表現如照片所呈現,此狀態是後座椅背最傾斜的狀態,可以看到頭部與膝部空間都有很棒的水準。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如果將後座椅調整到最前方,我的膝蓋就會碰觸到前方椅背,但一般來說除非行李廂載的東西爆炸多,不然就是後座乘客很瘦小或安裝兒童汽座,不然平常也不會這樣子坐後座。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在標準狀態下,第六代CR-V的行李廂容量已經相當驚人,也是少見的客貨車認證但後座仍保有正常使用方式的車款。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行李廂底板下方還有置物空間,隨車所附的補胎劑、反光背心、故障警示標誌都放置於此。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行李廂內還可以見到12V電源插孔、掛勾、照明燈。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如果將後座椅背打平,與行李廂底板相連處還算平坦,整體空間表現可說是同級車中名列前茅。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S與Prestige等級皆配備電動尾門,而頂規的Prestige等級還具備足踢感應功能。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第六代CR-V目前僅推出一款動力,採用1.5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動力輸出為193匹、24.8kgm,其中扭力輸出峰值較前一代車型提早了200rpm。Honda原廠也針對本車所搭載CVT變速箱進行優化,包括改善CVT鋼帶的噪音、煞車時提前降檔、優化扭力控制等。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我們這次也對第六代CR-V進行加速實測,最終測得0~100km/h加速成績為10.48秒;試駕圖中可以發現,第六代CR-V的起步反應較為溫和,即使是企圖以彈射方式挑戰最佳加速成績,但車輛起步後並不會有明顯的貼背感,而是在速度通過50km/h之後才有一種愈來愈順暢的感受。

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另一部分,我認為第六代CR-V令人最有感的地方在於行路質感與隔音表現,就如同先前握針對Civic e:HEV的評論,隔音表現的差異在終於可以在車內以正常音量聊天了,這回試駕第六代CR-V也有類似的感受,很明顯發現輪拱隔音以及行駛時的風切聲都比上一代小聲許多,而底盤設定對於不同路面的處理也屬細膩;此外,還記得第五代CR-V剛上市時,我對於車門鈑件的密合度並不滿意,尤其行李廂尾門關上時還會發現左右間隙明顯不同的情形,這次我特別觀察了三十幾輛車都沒這個問題,而且車門關上時也紮實許多。

本篇先簡短地分享初步試駕感受以及基本功能的介紹,之後我會再以另一篇報導詳細介紹第六代CR-V更完整的體驗內容,請各位網友也別錯過了!
剛看龐德直播說:這代隔音有進步,但也只是進步到可接受的程度,引擎噪音還是偏大聲!
他都不敢說了,叫大家自己去聽跟感受
nicewawa
隔音泡棉及隔音膠條研製有障礙喔?
fujinla_001
大家一起進步,所以還是維持在同級最差的地位?
不就客...貨車!
風花雪
藍色水滴 信仰大於一切
kurokawa079
藍色水滴 笑死,貨車有天窗確實沒對手啊[沒有不敬的意思]
椅子可以電動調整功能
真的很方便
大小朋友都愛
hank60218
一樣價錢別牌還多了油電、通風加熱、更大的雙螢幕,這價格等盤子接而已
艾薩克 wrote:
全新第六代Honda...(恕刪)


全新的六代三星。車?
黃巴林
kia soprtage 絕對屌打它
實車很美!比五代好看許多
不過我覺得頂規運動化車型在外觀部分可以再強化,窗框、後視鏡和車頂行李架等等都可以像水箱護罩一樣換上亮黑材質,而不是用鍍鉻;還有內裝搭配木紋飾板蠻讓人看不懂的….明明是運動化車型
最安全的配備莫過於駕駛人的觀念。。
HAO_68
schung320 是比較能凸顯豪華感,但這是運動化車型,水箱罩都黑化了,其他地方還用鍍鉻,完全搭不上邊
樓賴吧
不是想吐槽台本,六代改款很沒誠意,貴貴的價格少少的配備,一樣的錢可以在他廠買到更好的配備,雖然我是本田車主但最近幾次新車的操作,真的對台本很失望
鄉民應該比較想看碰撞測試,歹勢。
asoma
亞太規?那幹嘛設計美規反光板很?以前外型都是歐規沒有那個反光片
壞掉了
別作夢要美規了,不要亞大規又偷料就好。如果是美規,原廠還不大力宣傳。
nicewawa
同級最貴,同級最慢,同級最吵,同級最棒?!
fabulous2600
但至少比HRV的1.8變成1.5好了,H對動力越來越不重視了,至少六代的turbo沒有拿掉!!
接單2300.真的沒有預期的多, 三星事件跟價格多少有影響到, 連福特FOCUS WAGON 當初都有2000+的預定, HONDA台灣招牌CRV才2300. 這真的不如預期了。
李沈舟
對比MG性能配備點滿滿才賣多少,若三年後MG妥善率可靠以後台灣車市第一和泰第二就MG了
艾薩克
現在4000多了
優異的後座空間
李沈舟
車長都4.7米了後座大不是正常嗎? Lexus ES200車長4.9米還更大呢!但停車時就知道痛苦
深不可測
車長 軸距不一定會反應在車室空間。Honda的空間利用很厲害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