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Scooter ADV的車款越來越多了,
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是值得高興的事。
但有個疑問的是,
台灣似乎新車發佈就是要上賽道跑一跑,
包括這種多功能輕越野的車種也是一樣。
然後就會有人說塊狀輪胎抓地力不夠好,殺彎時傾角不夠低,
要是換成高抓地力熱熔胎就能夠發揮更好的戰力。
我買ADV就不是要上賽道,而是往郊外山區,路況不太好的地方跑。
熱熔胎黏砂子,陷入泥濘地,空轉就飽了,是要怎麼騎?
就像你不會穿登山靴去跑馬拉松一樣。
想請教的是,
如果你騎ADV車款,你是會配合粗獷的車輛功能與外型搭配塊狀胎紋,
還是一定要換成跑車胎紋,把ADV當公路車用呢?
輪胎怎麼用,看你自己囉
像我的小黃雞是復古街車
原廠胎下課後就換馬牌 TKC 70,以應付長途機旅偶爾要產業道路、非鋪裝路面
可是TKC 70 的後胎還有分一般和 ROCK
兩個都使用過後,以馬牌的耐磨和抓地力,我覺得公路騎乘較多還是一般版就夠了
社團裡有人只跑公路卻去裝建大 越野胎,認為便宜、有型夠用就好
目前小黃雞裝的是AX41s ,超過4千公里的體驗,在1~2星期停放期比TKC 70容易洩壓
要注意的是:
那些ADV、大胎塊的輪胎,在騎乘時的細碎震動感非常明顯,如果有更換要去適應
在曼巴蛇社團有人前GP901,後K66,換完後騎乘會抖動,感到手麻,看後照鏡是糊模的
沒有考慮自己需求和輪胎搭配,如果是輪胎行或車行推薦這種搭法,該打屁股..
以前車款的花紋樣式本就擁有較多的溝槽,看起來不會突兀或不協調。
在歐洲常見的KTM滑胎車,越野車造型但裝了跑車胎紋。就有所謂「跨界」的意味,
但這種設定就只能在公路騎,要越野,還是要換輪胎。
我比較傾向,既然所騎的是多功能的ADV車款,那麼輪胎的選擇也應該是多功能的類型。
否則就失去了這個設定了。(←我是造型派的)
至於碎震方面,我想會去騎非鋪裝路面的,這個部份應該不會太在意。
我的習慣是胎壓不會打太高,有時會低壓搭配內胎與防脫夾,來減少彈跳程度。
PS:前GP901 搭後輪K66,
前輪屬於跑車胎,花紋溝少,胎面剛性較強,重量較重。而後輪K66花紋溝槽多,胎面剛性較弱,重量較輕。
所以騎起來的感覺會變成前面頂高偏硬、後面偏軟下沉的狀況。
推測騎起來就像您所述,感覺手麻抖動的情況。我認為是前後的設定差異太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