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慘車」三個字的定義~

日本人的技術是誰給的

義大利人的技術是誰給的

是都教授嗎?

有聽過巨匠嗎

那邊學證照要錢的!

拿別人的技術要給錢是很為難嗎?

隔壁棟那台400的H殼 噴漆噴成那樣就是整天袒護下的服務態度跟品管

台灣車場不長進

是學者公認的

視技術如糞土

技術不是花錢就可以買到

你花錢還是要學的

機器沒有人去驅動它

它也不可能有技術!
毛毛az wrote:
價錢,是國產車的優勢...(恕刪)



以下是國產品牌在台灣的售價,以及對照進口車在美國的售價,你覺得國產車的價格優勢在哪裡?



光陽MyRoad 700i:36萬6

Suzuki AN650 ABS:32萬7
Honda NC750D Integra:31萬7
BMW C650 GT:29萬7
BMW C600 Sport :28萬5
Honda Silver Wing 600:27萬6





光陽Xciting 400 ABS:25萬9

Suzuki AN400 ABS:23萬5




三陽T2 250:15萬6

Kawasaki Ninja 300:14萬9
Honda CBR300R:13萬4









台灣是寶島,只是住著太多鬼

Mr.Jhan wrote:
國產檔車的罩門穩定性...(恕刪)


T 系列真的重
今年1/31 時速50遭闖紅燈速可達側撞
倒車後左小腿肱骨一根變兩根
沒事別亂嘗試

本人180公分 80公斤

lights0910 wrote:
忠肯不過說真的,代步...(恕刪)


清完傳動還會抖是不是要換傳動 什麼叫清傳動是唯一法則

我家有 雅哈哈1台 三陽2台 光陽1台 怎麼清完還是抖的就是那一台

說的好像很義正嚴詞 我只有汽車丙級 修摩托車或許不夠格

所以我找專門開摩托車行問...結果得到的答案就是換(社外)的就能解決

還清傳動就是唯一法則...笑死人~




~~~~~~~~~~~~~~~~~~~~~~~~~~~~~~~~~~~~~~~~~~~~~~~~~~~~~~~~~
速可達會抖,清傳動是唯一法則,

都知道機油幾公里要換,卻不知道幾公里傳動也要清?

清傳動也是保養項目之一

都是速可達CVT傳動,我不相信只有台灣生產的才會抖

lights0910 wrote:
忠肯不過說真的,代步...(恕刪)
樓上大大挺國慘很令人敬佩!

能不能舉例說哪一款車系的規格、價格做個比較圖,說明台灣車廠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爛?

品質不佳,無誠勿購

這八個字能形容從以前到現在所出產的車(只有少數車種,品質比較沒有太多問題)

最知名的就屬四行程引擎自動轉為二行程....
保固是什麼?
若要強調性能的話,也許....酷炫的外殼能彌補性能不優的缺陷

若指速克達方面的話,上述已經算是好聽的帳面話....
xboy200 wrote:
耳熟能詳的一個詞兒!...(恕刪)


別的國家別說單缸了~

連V2、V4、L2、L3、L4、水平對臥、田字汽缸、轉子引擎都玩過一輪了~


台灣一顆氣冷單缸單凸輪軸的引擎用了二三十年~

而且來源還是當年說要跟人家合作~

結果拿到圖後就把人家趕走~

這樣還不算慘???



慘透了!!!!
在台灣 我好像只聽過機車汽車市場有國慘二字

手機呢 自行車呢 電腦呢 農產品呢

原因在哪裡?

資訊流通 大家會查資料會看會比較

我也知道市場類別不一樣 但是當所有保護傘都收掉時

哪個產業會先死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毛毛az wrote:
台灣人從代工起家
向來都要偷雞摸狗,偷工減料賺價差
所以台灣的東西品質向來不佳
所以台灣人向來看不起自己的東西…
所以大家寧願把精神花在戲謔國產品,嘲笑國產品
就是要把國產品牌罵到爛才高興
...(恕刪)

因為偷雞心態導致品質向來不佳,無法怪消費者戲謔吧~
大眾只希望坐騎是精良且實惠的,罵到爛不是我的本意呀~
毛毛az wrote:
國產品再好沒有人會支持他
就算國產車有進口車的品質
大家也只願意付出半價以下
國產車老闆早就摸透這種風氣
瞭解國人眼中的國產品無法當成奢侈品賣
當然就是繼續走低價策略
走低價策略,有品質,是運氣好
沒品質,再正常不過了
...(恕刪)

但事實是國產品質尚不如進口呀~而且目前的國產車價能用「低價」來形容嗎?就算走「低價」路線,難道就能不顧品質嗎?就算是國產商大老闆大概也不敢這樣說吧~
毛毛az wrote:
所以,國產車不拼價錢,拼什麼
...(恕刪)

灰狼150,4.9萬,夜鷹300,18萬,是拼很大啦…
毛毛az wrote:
能舉出幾個奢侈品,但是是國產品牌嗎?
...(恕刪)

在我看來,兩陽的300、400羊要價二十來萬就已經是奢侈品了~~我口袋比較淺吧…
毛毛az wrote:
卻常有人希望
用國產品價格,買到與進口車相同品質的東西
不然就戲謔國產品
...(恕刪)

難不成有人希望用進口車的價格買到國產車的品質嗎?至於目前國人是否等同於用進口車的價格買國產車的品質,我只能說人人心中有把尺囉~~
z123321a wrote:
馬力不夠?不夠都可以走一堆了.那給你足夠馬力還得了...(恕刪)

就好像有個單身漢花五億買帝寶,裡面有十個房間,我想不會有人質疑:你一個人住得了這麼多嗎?但如果那房子達不到帝寶的水平,開五億只是討罵挨吧~
ftogt wrote:
只是較好較新的技術都用在售價較高的大綿羊上
...(恕刪)

真的要玩我也會看大車啦…不過售價是個大問題!網路上流行的說法:再貼一點可以上大cc或進口車什麼什麼的,我漸漸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
我沒空啦 wrote:
我在日本路邊看到國慘...高速公路上還遇過T1車隊(恕刪)

為什麼日本t1可以上高速公路?日本沒側風嗎?
yangefon wrote:
一台卡打車賣到十幾二十幾萬沒人砲.兩陽就...(恕刪)

或許在卡打車論壇一樣會被砲吧…不過如果國內外售價平準的話,至少我會砲小聲一點~~
大漂客 wrote:
我們的國慘T2到了外國,人家拍介紹影片。整個質感就是不一樣。...(恕刪)

那這個如何?
^ ^
id714458 wrote:
定義??~幹嘛定義...(恕刪)


山中聽海 wrote:
我騎Maxsym 400,可是我覺得除了車子比較大、比較穩、油門可以轉比較輕之外,真的和以前騎的GP125一個樣……...(恕刪)

是哦…
雙缸的飽滿對騎慣單缸的騎士應該是種很不一樣的體驗!兩陽其實可以在300cc以下商品考慮雙缸的研發,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大車的需求!只不過那價格…回不去了!
我覺得兩陽自己把市場打壞了!哪天技術、性能果真來個大躍進,但價格卻是躍進再躍進…能怪消費者不買單?
蘋果小王子 wrote:
台灣是真的很特殊 小排氣量小輪徑速克達占90%...(恕刪)

大大覺得如果當初本田沒走,小速克達還會是今天的佔率嗎?
如果國內只有兩家車廠,如果他們只做速克達,消費者自然沒得選了…
不過這些我也就算了,真正畸型的是價格啊…
如果價格已貼近天花版了,我個人是不期待商品本身會有什麼大躍進啦!
WuaGuae wrote:
慘的是台灣的用路人...(恕刪)

本來可以五年換一次車的,現在觀望再觀望,最後選擇進口車~~
有誰料得到呢?
伊達羊羽 wrote:
現在車越賣越貴 維修能力...店家水準 不敢恭維...
...(恕刪)

我住桃園,但我的車都是固定在台北保養的…
真的會怕!
特務羊毛 wrote:
關鍵字:[設計][質感][妥善率]這幾項與外國車廠相比總有不及之處...
...(恕刪)

國產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那價格似乎沒空間了…
哪天國產150速克達也要十三、四萬的時候,進口250大概要四十了吧!誰買啊?
如果150價格佛心仍舊定在九萬以下,那大概也只能期待改改車色、貼紙了吧…
curtis840 wrote:
HONDA 300大羊+ABS 在美國賣5499美金,台灣國產300大羊+ABS賣20.8萬台幣,同樣的台灣國產大羊賣到美國又變5999美金,真是見鬼了...(恕刪)

這樣就見鬼?那「隼」的日本售價該可以見上帝了~~
136萬日圓~~
給您參考~
毛毛az wrote:
吃定台灣人喜歡進口貨 進口車才會貴 大家反而一直罵自己人...(恕刪)

其實也沒有罵「自己人」啦!畢竟廠商有其生存之道!我不會怪光陽車這麼貴,更不會怪酷龍跑不贏cbr!車價太高,國產商品無法達到我的要求,頂多不買或是轉向更貴的進口車罷了~
但我譴責這個政府!
z123321a wrote:
我騎刺激400.我車子能放郊區人少地方不理他...(恕刪)

那是大大的口袋夠深啊!
像我的venox 250,去一趟家樂福也是要龍頭鎖、碟煞鎖的!就連停我家大樓地下室也照鎖不誤!
口袋夠深的話,哈雷我也敢隨便停啊~
不過xciting 400倒是很漂亮啦!
yorkwu2 wrote:
早期的車真得很耐騎,但是現在的車很容易就壞...(恕刪)

但也要提防是不是被修壞的~
solomon1125 wrote:
隔壁棟那台400的H殼 噴漆噴成那樣就是整天袒護下的服務態度跟品管
...(恕刪)

真的是超扯!
可以跟消保官申訴了吧!
playcheng wrote:
台灣車場不長進
是學者公認的
視技術如糞土
...(恕刪)

早先每每聽人說:「台灣應該要聚焦自己的優勢!那就是「服務」!」的時候,我總是疑惑,沒技術、沒生產,是要服務什麼?
但最近比較少聽到這種說法了~
diken0955 wrote:
品質不佳,無誠勿購
這八個字能形容從以前到現在所出產的車...(恕刪)


毛毛az wrote:
有人可以提供一下400,300cc的車
美國,一年保險,牌稅,燃料稅多少?...(恕刪)

這跟一台車的外觀、性能、售價、服務有關嗎?燃料稅也不是車商抽去的呀~
jrfrog wrote:
別的國家別說單缸了~連V2、V4、L2、L3、L4、水平對臥、田字汽缸、轉子引擎都玩過一輪了~
台灣一顆氣冷單缸單凸輪軸的引擎用了二三十年~而且來源還是當年說要跟人家合作~結果拿到圖後就把人家趕走~
這樣還不算慘???
慘透了!!!!
~...(恕刪)

本日最慘…
lcs673 wrote:
但是當所有保護傘都收掉時
哪個產業會先死
...(恕刪)

最沒競爭力的那個!

保護政策一次取消,衝擊度不是國人能承受的!相信也不是眾人樂見的!
但重點在於:長期策略是什麼?
永久無限期保護下去?拿人民的稅金做擋前牌?聚利少數財團?
值得深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