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才有能力解決阿,要不要修法而已。一個產業會發展成這種生態都有原因,建立在消費者只看價格貪小便宜。劣幣驅逐良幣,習慣用騙的才有生意。老老實實做的只能倒閉....就像小施去日本問當地車上,調錶車問題。人家會反問:為什麼要調表?
依樓主的期望而言,應該就是汽車業界普遍的原廠認證中古車。比較貴,但比較有保障。這種制度可以篩檢出比較有狀況的車,由原廠判斷是否可修或報廢。但冷門車原廠不代理進口、或根本台灣沒代理。水貨商保固則有疑慮,斷料是常有的事。更何況你要的是重機的二手認證保固,二手本就很多零組件可能屆於該換、或快壞,零組件壽命衰減的狀況。但交車當時無故障,你使用一個月就故障了,那該算誰的呢?很多爭議且無利可圖,就沒有人想做這筆生意呢。也許,樓主可以自己開一間良心商店試試?
請問2手重車要怎做認證?你看四輪 原廠2手車認證都不敢100%說沒有問題只敢給你一個保固期像最基本的有沒有摔過只有賣車的人知道2手車商有可能不知道2手車市場本就是一個要有基本知識在玩的地方那些車本就多多少少會有些缺陷了不要把它當落地車 或 2手精品再看要就存多點錢去買全新的車
看下來 我覺得他們願意處理跟承擔費用很不錯了之前在其他家買過現況車 發現煞車大踩會空一下傳給店家已讀不回 雖然處理完沒有很多錢但感覺就差很多朋友有跟億大買過蠻多台 是沒有遇到這種情況(一樣鋼絲框的車)只能說這件事情處理的還算不錯 車馬費也有考慮到相信他們之後也會更謹慎檢查車子
中古車分2種 一種精品 一種原況精品就是車況正常 或是車輛有詳細檢店過告知車輛問題我買過行情22 車行開價28 你會為了車況好買嗎?原況的就是車就在那 我便宜給你 只保證不重大事故有小問題自己處理 畢竟價錢給你了行情32 賣28給你 你會買嗎? 大多數人會 差價拿來整理不懂車就不要買中古車 因為新車都會有問題了------------------------------------------------題外話之前有人來看我的仿賽 東嫌西嫌 一下1檔飆到130 急煞說前叉支撐不足一下又說離合不順要檢查 一下又說水溫表不正常風扇開之後下降太快很想跟他說2010年的車 你還要怎樣精品車況你又不買嫌貴 普通車況又想砍到車行收車價
我個人都習慣買2手車,2輪4輪都一樣2輪從黃牌到白牌都買2手車,買2手車沒什麼不好,有些車貶值快就會買比如騎5年的水貨cb300r/cb350,比全新的drg白牌還便宜,騎5年以上的部分國産黃羊只有買菜白牌125cc價買來通勤代步放室外淋雨曬太陽車,這種用途車我不會去買全新紅牌仿賽,就買幾萬元車比如這種車齡國産黃羊來騎這種車齡車多少要花錢修,對我來說引擎沒吃機油吃水,車架沒歪就ok買2手車有時當然也會買到爛車,我也有遇過,買到撞過的白牌機車,前車主隱瞞車況,還好最後同意退車,我都跟自售買,當然我不排除車商隱瞞假裝自售的,我不會去問雖這樣但我下一台還是會買2手車,2手車買折舊但要承擔風險我可以接受
我個人的看法是這種行為的利潤不夠高,市場支撐不起來除非大多數二手車商都是經常隱瞞重要資訊不然大多數消費者的購買經驗,如果不支持這樣的費用成本加諸在車價上自然就不會願意為了所謂的認證掏錢買單檢查要花錢,搞認證要花錢,認證之後必然要有相應的保固措施更花錢而這個想法要開誠佈公地提供負面資訊,卻是壓低自己的售價綜合以上,這樣玩的車行必須要拉高整體的售價才符合商業利益而且是不論車況好壞都必須拉高車價這就陷入了消費者是否能認同這一塊花費的困境多花一兩萬塊買相近車況里程的車,但多了認證跟半年一年的保固孰優孰劣市場自然會做出抉擇另外,你的情況我不知道後續處理費用是由車行承擔還是你有所支出如果是由車行承擔,不就是認證車出保的概念嗎?就算認證了公開缺陷了,還是可能會有疏失車行還是要承擔出保,那跟你的情況有甚麼差別??因此就我個人看法,只要車行願意處裡承擔我都不覺得是甚麼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