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ialized Fitting 滿月的感想

那些說不考慮一般fitting長度問題的大大
請去看看閃電牌官網的自行車使用者手冊
基本上挑車子的尺寸第一步就是一般以長度為基準Fitting的量法
尺寸不合請更換

官網都這麼說了,你們還要說錯的很離譜嗎?

另外到你的管子看"Bicycle Fitting - Specialized BG System at PV Bicycle Center"
就會發現真的很專業
但整個過程很明顯是建立在以傳統Fitting設定下再進行的微調

今天客人牽了一台連尺寸都不合的車要作Fitting
光在那邊看動態量角度再慢慢調根本就沒個基準
難怪看幾個車友的分享都說很花時間,倒是坐墊、卡鞋之類的多敗了不少
重點還不是每個都滿意

所以我想知道台灣閃電牌做Fitting時不先做一般以長度為基準的Fitting(有違官網使用者手冊)
而直接進入高階的微調系統的依據在哪裡

Gabor大真的是擋人財路,才會被不理性的攻擊"錯得離譜",不是嗎?
路見不平一下

donxeya wrote:
那些說不考慮一般fitting長度問題的大大
請去看看閃電牌官網的自行車使用者手冊
基本上挑車子的尺寸第一步就是一般以長度為基準Fitting的量法
尺寸不合請更換

車友您是傻了嗎??
這邊談的長度,不是車架上管多長。
是指實際fitting量測人體數據,
像是車主的手長or跨高.....

而跨高量完帶公式計算的座高,這個完全不準。
現在扯一個車架長度出來是要幹嗎?
而現在很明顯各大車架廠,也不單單只看上管長or立管長。
而是連同車架立管角度,
還有bb垂直線切割車架出來的數據,stack & reach 。

座高談角度,多半是只腿部伸展的角度,
這個可以避免大小腿比例而產生的誤差。

數據只是用來紀錄用的,
有多少人能判斷數據對車主or自己的意義?

donxeya wrote:
官網都這麼說了,你們還要說錯的很離譜嗎?

要擋人財路可以,拜託路障拿大一點得來。
營利機構的官網不要信太多啦,統一也沒說他是化工廠呀。
donxeya wrote:
另外到你的管子看"Bicycle Fitting - Specialized BG System at PV Bicycle Center"
就會發現真的很專業
但整個過程很明顯是建立在以傳統Fitting設定下再進行的微調

本人可沒嫌bg fitting。
donxeya wrote:
Gabor大真的是擋人財路,
才會被不理性的攻擊"錯得離譜",不是嗎?
路見不平一下

路見不平,所以會騎越野車嗎?
幫幫忙搞清楚再來路見不平,這樣的討論會比較有趣。

ddar白馬 wrote:
車友您是傻了嗎??這...(恕刪)

白馬大~您是小弟很敬重的前輩,
很多分析都精闢入裡,
或許是小弟說得太簡略了~
但小弟沒有提到只量跨高阿~
就算只量跨高,也是不中亦不遠矣~
參照腿長、腳長、踏板、卡鞋,可以得到更精確的數字~
但這樣的數字對新手、老鳥、競賽組,
還是有不一樣的意義,
何況還有長短腳的平衡問題~
回頭再看一遍自己的發文~
恕小弟還是不明白哪裡錯得離譜,
有了數據,當然還是要調整,
調整後的數據,也必定是坐落在原始數據的合理範圍內~
不是嗎?

coopers0201 wrote:
只要在可調整範圍內都...(恕刪)


是的,能騎,不過多少會有點違和

www.cycliving.com

Gabor wrote:
就算只量跨高,也是不中亦不遠矣~...(恕刪)


呃...會差很多...

假設BB到坐墊是一個定值,而setback一但改變,上下死點相對於坐墊的位置就會改變,最多問題往往發生在上死點的膝角過小而導致回轉不順、髖部擠壓、蹬踏力量過大等等。

這個誤差以可以超過四度,或是四公分以上。

BG fit 是角度基礎的,最後會換算成數據以利車架選擇,只要操作的人對body work的認識足夠,應該都可以對付一般人。

Fitter 的難題是各種長的不對稱、或是比例特殊的人,更換零件的範圍從卡鞋,曲柄,座管,坐墊,龍頭,彎把,甚至變把都有可能要更換,這並非追求效率或成績,而是單純的 舒適度而已。

所以,可以在fitting過程中立刻更換需要的零件或購買類似鞋底墊片這類器材,是很方便,也才能充分想受到公路車的樂趣。

Specialized 日前才剛幫籃球員魔獸Howard 完成fitting,用的是retul的設備,當做新聞看看 ^^
www.cycliving.com

Lanxlot5475 wrote:
呃...會差很多.....(恕刪)


所以假設跨高80公分的人,
乘以一個假設的固定係數80*0.893=71.44
實際上車後會出現67.44~75.44的座高設定
所以不管身高跨高多少FITTING時要從50或60開始慢慢拉~
恩~小弟懂了~
謝謝大大~
很明顯白馬大沒有真照我的話去翻使用者手冊
誰跟你談上管長了
回的莫名奇妙
人太滿總是會過度自信不敢跨出舒適圈、失去學習能力
又腦羞批官方不值得採信
資深弟兄的特質真明顯
加油好嗎?

donxeya wrote:
很明顯白馬大沒有真照...(恕刪)


記得沒錯去年有一個Bike talk的講座邀請Retul instructor跟SRM Retailer、
Cannondale Headshock的設計者等人。

相當有趣的講座,內容也有提到車架的選用。


Fitting目的在找出適合(這邊不用正確)騎士的「騎士三角」
車架大小在這個過程中只佔有一部分,微調還是要依靠龍頭、墊圈等。

如果現有車架作不出設定,那該換。

可以做出設定,那操控跟外觀是使用者的習慣跟美感問題而已。

說實在Size大一點或是小一點(上管正負2cm左右)大概也就是墊圈跟龍頭長度問題而已。

Lion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這就是重點,只要尺寸不是錯的離譜,應該都調的出來,除非你的身材特殊,我們去做fitting要的就是騎的舒服,車子比例看起來正常,騎公路車的姿勢本來就不人體工學,要怎麼樣在最有效的騎乘效率跟舒適度這就是fitting,只是等你騎久了是否要再去做一次,因為你的肌肉長了,發力正確了,所以我才會說你似乎太早做了,只要先找對的尺寸,其餘就是慢慢來,真的在意那一點的效率再去做,這樣會更有意義。
我也不懂sp在一台尺寸不對的車子做fitting的意義跟標準在哪?在錯的東西上在對的路,不懂?也許這是他們的生存之道,花的起就去巴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donxeya wrote:
很明顯白馬大沒有真照我的話去翻使用者手冊
誰跟你談上管長了
回的莫名奇妙
人太滿總是會過度自信不敢跨出舒適圈、失去學習能力
又腦羞批官方不值得採信
資深弟兄的特質真明顯
加油好嗎?

呵呵,所以勒?
翻說明書可以做fitting歐?
我承認先前我沒看過Specialized Fitting的說明書,
但我看過其他家的,且長度與角度都只是紀錄用,
重點是這個數據對車主的意義.
不管是長度還是角度,這些都只是測量.
這不叫fitting,只是測量而已.

我實在是不懂車友您說的是說明書的哪段,
剛剛上網看了specialized的車主使用手冊,
也沒看到什麼量測的數值.
挑一個適合的車架大小,只是sizing,
不是fitting,無論用什麼量測工具,
把車主全身上下都量遍了,
不管是身高手長,身體夾角,腿部伸展角度.....都只是測量.

各家車架廠,都有官方的車架選擇建議表.
跨過車不能卡蛋,再按照身高做選擇.....
但好笑的是,如果站過店頭市場,面對眾多消費者,
就會知道官方給的都是建議,不是聖旨.
重要的是銷售人員的經驗與判斷.
看書賣車調車,照本宣科就叫fitting??

另外個人非常感謝您的指教,
我騎車調整方向就是舒適,
說我資深不敢當.
我只知道20年前沒有fitting,
沒有官方參考數據,
有經驗的人還是可以判斷出正確的車架sizing,
並幫助車主調整出合適的騎姿.

觀念確實要與時具進,但真理會一直流傳下去.
Gabor wrote:
所以假設跨高80公分的人,
乘以一個假設的固定係數80*0.893=71.44

固定係數來說,這個真的完全沒有根據.
我個人看過的座高係數.....
0.875,0.885,0.895,0.883,0.9,0.91,0.92,0.93.....
這些完全沒有考量車主身體素質,
還有大小腿部比例,還有setback,還有曲柄長,
卡踏本體的厚薄,還有用力習慣......

講半天,數值都是紀錄用的測量用.
上車騎才知道效果在哪裡.

多講沒用啦,會懂的人就是會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