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可以每天量~~~但是每天的數據光差個大便就差很多

要看趨勢~~請用周以上為單位會比較客觀

不然刻意大個變或尿個尿再量數據都很漂亮~~
myhope wrote:
體重~~可以每天量~...(恕刪)


量體重要準確,最好是固定時間固定方式, 小弟我多是每天早上起床,排完一些廢棄物後再量,
每天少個 50 ,100 克都要斤斤計較,這樣減肥才會成功.
Screwdriver 螺絲起子
蛤蟆油俠 wrote:
市面上的體脂計都不太...(恕刪)


這個大家都這樣。

主要是因為肝醣的消耗要搭配水,每一公克的肝醣消耗要搭配4-5公克的水。

你的肝糖燒掉500克,就會用掉2500克的水,這些水份不會馬上補充回去,而是會隨著肝醣的補充而慢慢累積水分。

人身體儲存水分的地方並不是一個瓶子,你灌進去馬上就會儲存,它需要時間滲透後儲存。


假設喝 2000 cc 的水,但是排汗 4000 cc ,那麼體重會減少兩公斤,這兩公斤會隨著肝醣的補充就回來了。

所以才有很多人一開始減肥第一周成效驚人,第二週就開始停滯不前。
www.cycliving.com
小弟實際個人的實驗

在車速度不變的情況下
好像提升迴轉速
比較容易瘦下來

這個理論不知道對不對?

weigahung wrote:
小弟實際個人的實驗在...(恕刪)

車速不變,本來90轉
轉速增加到100~120
轉速變高,心跳比較自然快…

但有沒有比較容易變輕,這可能要看你的心跳是多少
我馬錶有心跳功能

我自己測試是輕踩其實心跳增加有限
心跳率大約都在130-140
就算回轉速到110心跳率也可以在140內

稍微重一點踩
心跳率很容易飆破150

這當然指同樣迴轉速下
把心跳控制住~~拉長運動的時間~~~
減肥要有耐心~~欲速則不達~~~很容易復胖的

我從七月初開始是78.5不過wii fit過一星期才開始,減太快的時候wii fit還會提醒注意速度,大約是1.4KG/兩週,所以我目前就把速度設定在一個月降三公斤~~希望以這種速慢慢降

每次騎完後都大吃大喝
真的很難減肥
其實我自己減肥都是抓一個大概....
就是....一星期中有運動3~4天....除了假日騎乘距離較遠(50~60KM)....一般平日大概都在30~40KM左右!!
然後飲食控制....早餐吃燕麥棒~熱量不高...但是有飽足感....再加上一瓶豆漿...
中餐....我會盡量多吃一點....滿足自己想吃東西的感覺....
晚餐....只少量吃一些東西外加一瓶豆漿....
宵夜則是完全戒除!!(偶而陪陪老婆吃點東西而已..)

從五月底到目前為止....從最重時的104KG到現在的93KG~減重近12KG
但因為十月份較為偷懶....在飲食上較不控制....所以十月份的體重是持平狀態~

基本上我是覺得....只要我今天消耗的熱量>今天吃進肚子裡的熱量....那麼我就可以慢慢的變瘦!!
計算心跳或是運動區間....我比較不太在意...頂多是瘦的快慢的差別....但是健康就好...

不過說到心率....我只要開始騎乘....心率大概就會在100~130左右....
如果再拉一下速度....大概就會到130~150左右....
只要遇到上坡....那一定就是160以上了!!
所以也可以這麼說:
從家中出發→上坡起點:這段就是所謂的有氧運動吧...因為心跳都維持在130上下...
上坡起點→上坡終點:這段心跳大多維持在160以上...
從上坡終點開始下坡→平路起點:這段的心跳會下降到100~120左右
平路起點→回到家:又是平路...心跳又會推到130上下....

所以每天這樣騎....二個區段都有練到....這樣或許會比單一種要來得好吧...這是我個人的感覺啦~
抱歉把這篇文章挖出來,因為有些東西要補充,跟藍斯洛兄弟(就是樓主)討論之後,整理如下。
請跟一樓的文對照看。

主要的內容是關於能量三要素,就是醣、脂肪、蛋白質跟我們騎車的關係。

======================================

大部分的肝醣 (>60%) 是存在肌肉的。肝醣可以影響忍受劇烈運動的耐性。
經過鍛鍊的肌肉可以存更多肝醣,因為跟水份共存,所以鍛鍊初期肌肉的長大變漂亮多跟肝醣有關。
當然體重也會略升,所以就算是很正確的運動,初期也不容易看出減肥成效。

肌肉並不會無限制的使用血糖,在高強度運動時用的是肌肉中的肝糖,而肝臟的糖主要是用來平衡血
糖,以維持其他臟器的正常運作,尤其是只能用葡萄糖的大腦。肝醣轉換成葡萄糖(即:葡萄糖新生作用)
也需要時間,運動時撞牆的反應主要是由於血糖變化,並非反應肝糖存量。

脂肪分解形成的酮體、脂肪酸、甘油,是無法直接轉換成葡萄糖的,
(甘油好像可以,不過只佔分解產物的一小部分),
酮體代謝要產生同樣能量,需要比糖類更多的氧氣,且要需要跟糖類代謝一起進行,
(沒糖就停擺了,所以不要再幻想空腹騎車可以減肥了,只會比較快缺氧,血液變更酸而已)
不能變葡萄糖,當然也不能合成肝糖。

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以後可以轉換成糖類,不過因為需代謝胺基,會產生含氮廢物(氨、尿素等),
會大量增加肝腎負擔,對車手相當不利。我們應該提供足夠醣類給身體用,把路上吃的蛋白質留來修補
受損的身體組織就可以了。食物中的蛋白質轉換成胺基酸也有助於肝醣的形成,所以較長休息前
稍微吃點蛋白質是很好的。
(所以只吃肉怎麼減肥呢?一般紅肉都置入行銷30%的脂肪喔!電視明星IQ有比你高嗎?不要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

所以雖然都可以燒,還是有不同講究,不然energy bar 裡面的能量三要素的比例就不用這麼斤斤計較了

至於代謝脂肪的效率,如何提高呢?
人類只有骨骼肌跟心肌會利用脂肪酸,有效率的訓練會增加利用的比率,會影響整個日常生活,
主要的原因是來自心肺功能提高(有效率的氧氣輸送)以及粒腺體、酵素增加(偏好使用脂肪)。
影響所及,一般的日常活動也可以消耗更多的脂肪,雖然總能量消耗並沒有增加,
但是血糖較少被使用,平時身體的恆定會把血糖調整維持在較低的標準,對內臟跟免疫功能也很有幫助,
血糖穩定比較不容易因為感到餓而亂吃,對食物的偏好也會改變,
進食的習慣可能會變好,由醣類轉換成脂肪的量也會減少。
所以長期運動減肥的效率會漸漸提高。

順道一提,純節食則由於能量降低,會走完全相反的路線,代謝效率會降低,尤其一天減超過 500 Kcal 的節食,會讓你活力降低,能量消耗慢(總耗能降低,是因為活力減少,不是基礎代謝率變低喔),越減越慢,且肝醣存量爆減,沒有吃飯上路兩三下就撞牆了。

樓主也補充:至於肌肉中的乳酸,是葡萄糖無氧呼吸的結果,可以在氧氣及能量充分下還原成葡萄糖再利用。
所以緩和運動增加血液供應肌肉,可以比較快的轉換乳酸,就是一般我們稱為排乳酸的過程。
(乳酸也是錢買的食物轉換來的啊,還可以用,排掉多可惜啊)

以結論來說,運動加減肥,最合理的的方法:
就是除了每天吃(基礎代謝率-500卡)之外,所有的運動消耗的能量,儘量只用糖類補回來。
這樣一天減 500 卡,一週就可以少半公斤「脂肪」了。(體重計不一定會這樣告訴你,詳情前面已經說過了)

順便講一下基礎代謝率,大家看一下定義:『指一個人在靜態的情況下,維持生命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
基礎代謝率高代表這個人的身體效率很低,會亂浪費能量。
同年紀同體型的優秀運動員跟我比較,之前充分休息,然後保持靜止不動一小時,一定是我的代謝率比較高。
至於有的產品說能提高基礎代謝率...... 應該是濫用這個名詞,刻意讓人有不動也會瘦的誤解。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優秀的身體應該是這樣才對。

謝謝收看。
快上慢下真勇腳,能騎能牽大丈夫 v^^v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