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腳宣言:..落地才是王道

落地總比倒地好!
適度的休息才能延長騎車的樂趣!
所以我騎登山車,齒比輕鬆龜上山,雖然每次爬山都被公路車一台台追上,但為了膝蓋,慢慢騎又何妨。

tweetychiou wrote:
所以我騎登山車,齒比...(恕刪)


上坡別硬拼,硬拼會抽筋
下坡別搶快,搶快會犛田
騎車是運動,意思到就好
單車好樂活,定竿也快樂
開版的樓主開的好~小弟很贊同您的肉腳宣言~

挑戰有挑戰的成就感、落地有落地的安全感......
認同~~~~~~~~~~
其實腳力可以累積慢慢來練
但了解自己的實力量力而為才是王道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勉強絕對是自虐。

不過每個人自虐的程度本來就有所不同,所以會弄到發炎的人還是會弄到發炎。

心跳表在這時候就很有幫助。

爬坡的時候,我會把心跳表的上限設定在 170,超過的時候他會叫,就提醒我要放慢,不要勉強。

腿痠是不可避免,而我也希望我的腿肌能適應多一點的乳酸。

不過我可不想爆心臟!


但是如果不帶心跳表,很多人才 心跳才 140 就在靠腰說他不行了,可是有的人卻到 180 ,喘到快死了還是說:我沒問題的。

www.cycliving.com
落地是為走更遠的路

但是要走更遠的路就不能落地太多

小弟出生在海邊,長在海邊

獨木舟帶我看海洋的風光(看過了無光的星空∼太陽從水底竄出∼十分鐘內從陽光普照到狂風起浪烏雲密佈....)

現在∼工作在台北

海邊離我好遠

單車帶我上山看另一面的自然風光

因為不想讓體能變成欣賞美景的障礙

所以我跑山路

訓練基本的體力

但不要求多快上山

要可以慢慢享受自然的變化,當然力量要源源不決

下山也越來越慢

因為下山慢慢騎可以看到更遠的地方(上山有可能因為角度的關係∼看不到遠方)

這是我發現騎單∼除了健康之外的另一個好處

所以不須變勇腳∼也不要肉腳∼當個行腳!

晃晃悠悠的不賴的啦!
個人非常贊同開版樓主的宣言,像我,騎竹120縣道(新竹市-→120線道終點),於竹36Km起一直至終點(過八五山大橋),就一路走走騎騎,約6Km花了近30分鐘才抵達,只因自己太肉腳,不過回程時下坡車速飆到53.9Km/h,那又是另一種爽勁高感度享受。
話說回來,依自己體能在可達到的範圍內休閒或運動,別把自己操過頭,有健康的身體,路永遠在那兒,是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我也同意,小弟也是肉腳,但小弟認為,騎車開心就好

口渴了,停下來喝水
腳酸了,停下來休息
景美了,停下來拍照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