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減肥要分職業.年齡層.來分析

敝人年紀47.辦公族.無專業減肥計畫

只記得結婚前65KG.3個月前86KG

3個月前巧遇老友.見他黝黑結實.問他怎搞得....曰:騎車阿

開始我的自行車減肥計畫.現在75KG

中年胖子的苦....那些年輕胖子是不知的

騎500公尺就喘呼呼的.心跳直飆150

依樓主的報表.心跳130.平常散步就有了.....但減不了肥

我的經驗每次騎車是要讓自己喘30分以上.每周4次以上

隨著重量減輕.要增加運動強度.保持氣喘

現在搞到心跳沒160.都覺得不過癮

這個部份是有依據的:中年男子容易囤積內臟脂肪.女子則為體脂肪.年輕的內臟脂肪較少

依樓主的建議.150以上減醣.醣是否為內臟脂肪...小弟就不清楚了


ApplePie+ wrote:
抱歉把這篇文章挖出來...(恕刪)


我想把你的補充放到原文裡,不過不知道從何節錄起比較好閱讀 >"<。
www.cycliving.com
這些都是教科書的東西,不是什麼創見,
大哥不嫌棄的話,可以修改我的文句,再擺上去。
不改直接貼在文後也沒關係。
快上慢下真勇腳,能騎能牽大丈夫 v^^v
ApplePie+ wrote:
這些都是教科書的東西...(恕刪)

感謝+1
原理懂了!實際作為很難!
我最想知道的是停滯期如何突破?
例如整數關卡
90-80-70-60
到底較減到什麼時候最適合?
有一說:若減肥減到"肌力不足"甚而"減到心臟肌肉"
反而適得其反影響健康:這是真的嗎?

Lanxlot5475 wrote:
許多車友騎車的目標是...(恕刪)


說得好有道理~借我分享於FB~以嘉惠更多車友~感恩喔!
請問Lanxlot5475兄跟ApplePie+兄~~

在飲食方面

我知道有些東西不能吃(例:炸物,有自由基問題)
也知道豆漿、奇異果、海帶等對運動前後補充蛋白質有幫助

要減重的話,飲食總熱量略低於基礎代謝率,這也ok
但ApplePie+兄說的:所有的運動消耗的能量,儘量只用糖類補回來。
這句話我實在不瞭解.....

不知道可以請Lanxlot5475兄跟ApplePie+兄分享你們現在日常生活跟運動前後的飲食方法。

另,分享自己小小心得
前年在花蓮時,有兩個月的工作轉換空檔
那兩個月騎一休一
路線是台九線花蓮到光復
來回剛好100k,含休息一共5hr
我騎登山車
平均迴轉數在70-80中間
心跳率80%上下
但兩個月下來體重一點都沒變
因為晚餐常常是啤酒加鹹酥雞.....orz

這個月初騎hahahe的200k
在太巴塱的補給站,當時覺得不餓,就只補水
但第二跟第三補給站距離最遠
當過瑞穗後,已經是平路時
因為能量補給不足,加上肌耐力本就不夠
想在平路上大盤衝速度,但完全力不從心
只能掛小盤順順龜龜的騎
我是完全屬於不能餓肚子騎車,一定要一直補充食物讓身體有能量的人

像我這樣的人,在運動前、中、後,飲食方面要如何處理會比較適當呢??

jrlin0527 wrote:
請問Lanxlot5...(恕刪)


如果有要減肥,我會在中午之後開始降低醣類的攝取,但是會在運動補最後一次醣。

運動後不會再"吃",但是會喝一些含糖飲料,讓血糖平衡回來,度過那段以後差不多就是晚上休息時間,這時候就算血糖稍低也無所謂了(要睡了)。

運動員一定要吃蛋白質,不然肌肉會持續的被消耗光。

另外油也是很重要的,因為許多維生素是脂溶性,不吃油人是會死掉的。




你的現象是很單純的"貢鼎",就是體內的能量耗盡。

通常沒有做好補給的話,強度要是拉太高,有可能3HR以內就耗盡,這時候就會有"踩不動"、"不想騎"、"只想坐著發呆"等等症狀...


理想的補給方式:

運動前1-2HR:吃碳水化合物,中低GI值的。(奇異果是我最常用的)

運動中每40min:吃碳水化合物,高GI值,少量,一次吃一點。(香蕉、蜂蜜、禁吃巧克力)

運動後: 吃碳水化合物:中低GI值的,如全麥吐司、木瓜。

搭配一點含糖飲料如黑木耳汁、豆漿(痛風嚴禁)、天然果汁(我個人喜歡番茄梅子蜜),把血糖平衡回來之後,就可以休息了。

不要喝可樂,可樂會導致脫水...(沒這問題的人可以喝)



運動以外,要多吃蔬果與蛋白質還有油,也就是要吃肉、魚、豆類,蔬菜無限量供應

澱粉類減量,用水果取代,因為大部分的澱粉都是高精緻的高GI食物,會讓血糖快速上升並開始堆肥。

油要吃好的油,炸物的油是因為很不健康所以不能吃,可以吃天然肉類或是堅果裡的脂肪,

減肥是在休息中進行的,並非運動中,運動是去消費你每天吃進去的熱量,然後晚上睡覺的時候,身體就會把脂肪轉出來維持生命,這樣就完成一天的減肥手續了。
www.cycliving.com
回小林兄弟的話,

所有的運動消耗的能量,儘量只用糖類補回來。這句的想法是:

依照自行推估、或運動碼表上顯示的消耗量,攝取差不多的醣類。
這類估算的方法都是不算基礎代謝的,屬於額外支出,除非訓練量很大,不然就儘量補
最純淨的能源:醣類就可以了。當然醣類來源也有很多種,要按照需要選用。

訓練量很大就要補充多一些蛋白質保護組織。
飲食中少量脂肪可以讓你過久一點才想吃東西,是有幫助的。不過外賣食物中脂肪不可能沒有的,不用刻意去補。

報告完畢。


我不是叫大家光吃白飯或什麼特製食品,我也沒吃過 energy bar 這些專業的東西,
我自己都吃御飯糰,上面都有標示,挑脂肪少一點的口味吃就可以了,反正騎車的時候吃什麼感覺都很好吃。
一個大約兩百卡,每小時要吃將近兩個,所以騎車花錢、花食物,對節能減碳幫助很有限(食物也要黑貓運啊)。
不過呢,健康無價啦。


看書幫大家補充一些常識:(只就單車騎士的觀點來節錄)

醣類:可以產生能量的有單糖、雙糖、多糖。日常生活主要來源:

單糖:
果糖:飲料調味的HFCS為果糖跟葡萄糖的混合物,低溫下甜度高,吸收快。果糖在一般生理狀況下傾向於
轉換為脂肪,且可能暫時降低記憶效率,不是什麼好糖,不要被廣告騙了。
葡萄糖:甜度不高,食品工業很少單獨使用,吸收快可以讓血糖快速上升,提供飽足感,激烈運動時的
好朋友,平常大量喝可能造成血糖不穩,增加胰島負擔(衰竭後可能發生第二型糖尿病)。
雙糖:
蔗糖:葡萄糖加果糖,分解後特性接近於HFCS。不是什麼好東西,不過社會富裕後很難抵抗她的誘惑。
麥芽糖:為雙葡萄糖,人類口腔中有澱粉酵素,可以米麵等澱粉分解為麥芽糖,所以吃白飯嚼30下
會甜甜的。代謝簡單,相對其他不容易純化,甜度也不高,主要用來提供黏度,一般外賣食物含量不多。
多糖:
澱粉:葡萄糖聚合物,植物合成,聚合鏈越長分解時間越長,香蕉因為有各種醣類跟各種鏈長的澱粉,
可以提供較緩和的醣類補給,是車手的好朋友。吸收越慢的來源給身體的衝擊越小(可以參考GI),
理想上儘量用未精製的澱粉來提供所有醣類需求是最好的。
肝糖:葡萄糖聚合物,人類可以合成。動物肌肉中有,但量少重要性不高。
寡糖、抗性澱粉:人體缺乏可分解的酵素,所以都會被大腸內的細菌運用,可能有助腸道健康。抗性澱粉
常見於隔夜米飯,冰過的更多,加熱後會還原成一般澱粉。理論上吃冷藏的御飯糰可以減肥,不過騎車
時熱量都不夠用了,需要騎車通勤的人還是吃回溫過的比較實在。

蛋白質:
膠原蛋白、動植物酵素、肌肉、軟組織、奶蛋白、蛋,等進入人體,都會被拆解成為胺基酸。不再具有原來的特性。
(所以你還會想吃膠原蛋白顧軟骨?讓臉蛋股溜?不要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
(置入行銷:請大家拒絕吃魚翅,膠原蛋白營養價值低,生態破壞大,拜託拜託。
(女生一定還要吃的話,請吃小熊QQ糖、橡皮糖,他是動物軟骨熬煉出來,膠原超高,一顆可比膠原四物飲一罐)
對人類唯一的差別只有胺基酸的比率(當然還有口感、爽感,不過暫時不討論)
肌肉、蛋白、大豆來源中必需胺基酸(人體不能用別的胺基酸轉換而成者)很高,運動時需要攝取。
白米加豆漿幾乎可以涵蓋所有的胺基酸來源,同時吃的話利用率超高,且幾乎不需吃到脂肪,
是便利商店中最易取得的黃金組合。蛋也很好,不過只吃蛋白很可惜,順便吃蛋黃又很傷身,所以只好放棄。
肌腱、魚翅這些膠原、軟組織都只有不必需胺基酸,營養價值很低,除非個人喜好,不然不需刻意去吃。

脂肪:
以前爸媽都說湯裡有點油花出現,兄弟姊妹都搶著撈來喝。現在當然不同囉,都是撈掉。
脂肪有很多講究,長短鏈、飽和度、omega-3/6等等,一般營養原則上推薦短鏈、低飽和、高omega-3,
但是高飽和的也有好油、低飽和的烹調太久自由基就會暴增。因為這個我比較外行,所以不敢多說,
有興趣的可以搜尋康健雜誌的網站,還滿多資訊的。

酒:這個....能量滿高的,代價也很大,主要是喝爽的,用理論來驗證他並沒有意義。
喝爽是很正當的,就不需要別的理由了,自己為行為負責就可以囉。
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未成年請勿飲酒!

糖精:阿斯巴甜、木糖醇等,騙身體用的,可能干擾身體的恆定系統,對減肥一點好也無,一樣是吃爽的。


我自己的作法,就是看到油就挑掉,在家吃烤雞小心的把油都刮掉再吃、喝雞湯放涼用吸管從下面喝,
出外呢,吃御飯糰喝無糖豆漿就對囉,一天騎三百公里以內,整天都吃這兩樣也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其實騎車騎久了,身體會告訴你他需要什麼。吃了可以順順騎,身體不鬧彆扭的,就是好食物。

家裡有小孩,常常要幫吃很多東西,減肥很難成功,聽說亞洲人 BMI 上限下修為 23,
所以我也差一公斤,還沒成功.....

快上慢下真勇腳,能騎能牽大丈夫 v^^v
感謝Lanxlot5475兄跟ApplePie+兄這麼精闢的說明

心中有個底了
再來就是去找哪些食物符合上述營養跟想怎麼吃

騎車時我大部分也吃小7的飯團跟無糖豆漿
麻煩是騎車後要怎麼吃
加上平常外食族,很多食物想避也避不掉

夏天時我會每幾天(不規律)會吃一次小7的沙拉跟水果代替一餐
加上夏天晚上有空都會出去晃晃,
六日找一天騎長程
運動量還算ok

但現在北部天氣冷又不穩定
年底工作又忙
騎車時間大幅壓縮,所以覺得飲食更要注意...

jrlin0527 wrote:
感謝Lanxlot5...(恕刪)


熊熊想到,現在全家有在賣烤蕃薯,那個是好的澱粉來源,可以當補給品,冬天吃熱熱的也很不錯。

(是說還挺貴的...)
www.cycliving.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