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超人】 wrote:
要有趴的姿勢(上半身水平),公路車上管要比較長、或龍頭加長,對嗎?
若如ugly1129前輩所說的「髖骨幾乎都往前傾,背才有辦法盡量很平」,那柔軟度也需要具備了。
在bicycle club雜誌第15期(2010年12月出版雙月刊)P26、P30,森大師專欄「背部弓型進化論--用深層肌肉構築出極致弓形吧!」,其方式和版主Lionlin、 ugly1129前輩所說的「髖骨幾乎都往前傾,背才有辦法盡量很平」,兩者感覺不一樣。
立骨盆算是比較傳統的騎法吧
另外像是上管較短,手把落差拉大,也是一些傳統的騎法
這種騎法,手長腳長、柔軟度好的人會比較適合
五短身材、軀幹僵硬,又硬要把手把放得很低,很快就要去醫院報到了
骨盆前傾,脊椎不需要非常彎曲就能趴低 (或許應該說往前趴比較貼切),脊椎受壓較小,
軀幹也因為沒有大幅度的彎曲而顯得比較舒服,呼吸也比較順暢
這種騎法,柔軟度沒那麼好的人也可以使用
這種騎法騎習慣了,可以把變把推遠一點,座艙加大,可運用的姿勢就多了
不過並不是說這種騎法一定需要這樣做,可以自由選擇
※所謂變把推遠,是透過龍頭加長 and/or 手把 reach 加長的方式來達成
座墊也可以改用尾端上揚的款式,扶住騎士的屁股,會更好騎

不過我不會向初學者推薦骨盆前傾的騎法
因為初學者很難想像骨盆前傾要怎麼出力,通常都是直接放給他倒,
變成軀幹癱軟掛在車上,完全用雙手支撐
我認為初學者還是得先經歷立骨盆的騎法,了解如何出力後,才修正到骨盆前傾的騎法
圖:體幹的出力。這是基本能力,不管走什麼風格都要會的

森先生和早川伯的觀念比較相近
今中大介則有些不太相同
小日本的觀念跟歐洲也不見得一樣
這是在閱讀 BC 時必須了解的一件事
最後



事情做過頭是不好的

印象中 BC 裡還有一張更誇張的,森先生整個變C型環了,腰椎是後仰的
不過我一時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