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我天生左腳就是外八
所以騎車腳會外八
聽說這樣會傷膝蓋
要直接上卡固定嗎
硬轉成直得又不太舒服
有人跟我一樣有這方面的困擾嗎
文章關鍵字
半夜不睡覺 wrote:
小弟我天生左腳就是外...(恕刪)


我不清楚我是否"天生"外八,但我走路一直以來就是外八...

騎車常被車友糾正:"又開啦!"

心得:稍微內八,踩踏確實比較順也比較有力氣。不過常常會忘記。
只能一直提醒自己:不要開,不要開。

但是稍微內八方式騎車,大腿跟小腹某些筋就會覺得怪怪的....

感覺可以修正。應該不是結構上異常....

附註:我公路車有上卡啦,不過還是會外八。登山車沒上卡,外八的更嚴重。
穿著運動鞋+上有點利的踏板
一開始就轉好腳的角度
應該不會外八吧= =?
有另一個說法,如果硬去將多年以來的習慣矯正,那麼一樣會造成運動傷害.

如果外八並未造成你實際的騎車困擾,而大多只是別人看了不順,你不必刻意去糾正.

各位可能不知道,長時間膝蓋向內靠踩踏,雖會提升一些踩踏效能,但容易造成髖關節的問題.

若騎單車不是要用來比賽,而只是運動與休閒,不需要刻意去糾正一些問題.
半夜不睡覺 wrote:
小弟我天生左腳就是外...(恕刪)

如果你會在意那外八的話
小弟我建議去請教專業的復健科醫師看看比較好
我是不知道自行矯正對腳會不會帶來傷害
不過還是請教專業的醫生比較保險
我是久不動卡鞋就會給它"八"回來。
但是以"直腳",不但騎得快(一點),連走路都會快得多正得多喔。

是一項值得投下心力去養成的好習慣。

(但在帶老婆逛街時…一不小心就會回家吵架了)
應該是沒有啥"天生"外八的,只是長久以來培養的走路習慣.

一般比較容易出現O型腿,X型腿就是內八(女性騎車常見)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我跟你有同樣的問題,從外八到假性內八
之後漸漸了解如何使用股二頭肌、臀大肌
最後再來練高轉速、劃圓、低迴轉速,核心肌肉
目前再練滾筒、平路、緩坡,只能說有心要改是沒問題,但真的很辛苦
除了練之外,必須要了解很多資訊,更要知道那些資訊是對、那些是錯

初期要一個人練,儘量保持動作的正確,不要管強度,不要練坡
以河濱、平路為主,練到腳不會酸,酸在大腿根部,體會用腹部騎車、控車,再來求強度、心跳、轉速
最後再買滾筒來測試自己左、右腳施力是否均勻,是不是會用腹部控車、騎車,再來求在滾筒上放雙手、抽車
而練動作的期間,可以去健身房輔以重訓,就不會流失太多肌力

改的正不正確除了看酸的位置,還有心跳再同樣的速度下會慢慢降下來
以前我以為我是天生的高心跳,後來才發現原來姿勢正確
再施以有氧訓練會讓身體能量供給系統活化,心跳就愈不容易爆衝,較不會有膝蓋痛的問題


至於改的時間就看個人造化,快的話一年,慢的話二、三年都還在改
我身旁週遭的人,強的天生就作對了,問他們也問不出個所以然
但至少強的人,會給你他們的體驗和感覺,有天作到了,會有哦~~原來如此的感覺
至於同期、外八、體質較孱弱,不是沒再騎,不然就已經放棄

所以有明師指點的人,很快就起來了,沒的人就只好試試看
看書的話,肥油貓的鐵人三項聖經、bicycle club可以參考看看
不然就加入有教練的車隊,有教練親自指導會更快上手

以上是個人的經驗,參考看看就好
因為沒教練,所以自己東摸西摸的感想,希望沒害到版主

半夜不睡覺 wrote:
小弟我天生左腳就是外...(恕刪)


引用站內版友的資訊如下

What your knees need..譯自Bicycling雜誌,1997 11/12月號.

 

這一條肌腱到底需要支撐多大的力量呢?事實上,人類的膝關節在演化上是一個非常粗糙的結果.當人類的遠祖開始用兩腳站立時,膝蓋並沒有準備好接受這樣大的力量。這一點,由許多的膝關節韌帶以及軟骨的問題就可以看出。好的消息是,自行車對膝蓋的傷害算是輕微的。膝蓋的結構是適宜做像自行車所需的平順動作。但是,為什麼這樣轉動的運動仍然會造成膝蓋的緊繃與張力呢?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膝蓋運動的方式,並不是像鉸鍊一樣單純一個平面上的做動。而是在活動時會有一點極輕微的轉動。舉例來說,如果在騎車時,注意一下你的膝蓋骨,如果它是垂直的上下運動,而沒有前後的晃動,那麼膝蓋所受的壓力是極少的,但是如果你的膝蓋骨是呈一個8字形或是S字形運動(從側面看),那麼,就有可能造成膝蓋的受傷。一個好的自行車騎乘位置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

 

Bicycling雜誌建議每個人都應該在冰箱中準備一包冰凍的豌豆?!沒錯,就是豌豆,因為豌豆不會像冰塊一樣固結起來,所以可以輕易的和你受傷的部位貼合得非常緊密。

 

症狀:尖銳而刺痛的感覺,發生在你的膝蓋外側,iliotibial band(實在不知道怎麼翻,就是大腿外側的一條韌帶,摸摸看,連接到你的膝蓋外側,是用來固定與連接大腿外側那條肌肉與膝關節的,這是一個複雜的結構,牽涉到兩處關節,三處腱...)當你這一條韌帶在踩踏過程中腿伸直的時候,摩擦到膝蓋外側的一塊軟骨(condoyle),就會有這種疼痛感。O形腿,內八字腳,骨盆較寬,膝內翻症(踩踏或行走時膝蓋會向內,甚至碰撞的一種問題)以及扁平足,都必較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

診斷:Iliotibial band friction syndrome

治療方法:這是很少數膝蓋問題你需要降低坐墊高度來解決的。降低到一個適當的坐墊高度,這樣可以減少韌帶與軟骨之間的摩擦,除了冰敷以外,大腿外側韌帶的伸展運動也會有幫助。

 

症狀:使用重檔硬踩或者是爬樓梯所造成膝蓋骨後的疼痛,壓痛點在膝蓋骨上。

診斷:大腿及膝蓋骨疼痛症候群(chondromalacia)

治療方法:自行車對於這種症狀,事實上是具有相當的幫助的,但是前提是必須要用高轉速(90~100 rpm)並選用輕檔(低速檔)來踩踏。避開斜坡。較高的坐墊位置有幫助。強化股直肌的力量(位在大腿正中央的一條肌肉,是固定膝蓋骨的重要關鍵)都有助於避免這種經常發生的惱人症狀的產生。我想,這是一種最常出現的症狀了.

 

症狀:膝蓋內側膝蓋骨的邊緣多出的一塊內膜,百分之七十的人有這塊無用的痕跡器官,有些人在騎自行車時,會造成這塊膜與膝蓋骨的摩擦,通常是因為過低的坐墊位置或者是外八字的騎乘方法所造成的。

診斷:中層韌帶發炎

治療方法:冰敷,按摩,提高坐墊位置,某些比較嚴重的情形需要手術去除那塊硬膜。

 

症狀:很明顯的膝蓋骨下方粗大的韌帶疼痛,通常被稱為「春天膝傷」,因為受這種傷的人通常是在初春的時候,重新開始運動的時候作了超過韌帶負荷量的運動。過多的重量訓練,或者是膝蓋沒有保暖也有可能導致同樣的問題。

診斷:膝腱炎

治療方法:冰敷五分鐘之後,順著韌帶方向按摩,重複數次。另外,電療,或者是超音波療法都相當的有效。

 

症狀:膝蓋後內側腿筋受傷,通常肇因於過高的坐墊位置或者是活動度過大的踏板位置。

診斷:足部鵝狀滑囊炎

治療方法:冰敷,休息與伸展。調整坐墊位置,調整踏板的活動度與角度。

 

症狀:膝後部中央腿筋疼痛,通常肇因於不當的踏板位置,坐墊過高,或者是場地車的固定齒,不允許滑行休息的情況。

診斷:股二長肌腱炎

治療方法:冰敷,考慮使用固定式的踏板,降低坐墊高度。
半夜不睡覺 wrote:
小弟我天生左腳就是外...(恕刪)


我也是天生外八,騎登山車

車友也是一直要我不要外八,所以我是時時刻刻都在注意腳的位址

結果發生了下面症狀

症狀:尖銳而刺痛的感覺,發生在你的膝蓋外側

由上面文中,這症狀應該是有內八的人會發生的


我的理解是,我們天生外八,骨骼關節大以底定,刻意將外八修正為正常

反而像是正常腳要他騎內八的方式,所以反而造成傷害

正採是省力沒錯,但是避免傷害才更重要,我也因此停了約十年沒騎

我現在只要爬高一點的坡膝蓋就會痛,若戴護膝則會好一些


不知道你的經驗是怎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