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聯合報新聞,中斷了九年的中橫公路,即將恢復通車,總經費要六億多元,

政府再次展現人定勝天的精神,要向谷關便道看齊,以肉包子打狗的方式要把人民的血汗錢揮霍,

當初的評估,難道又因為政治考量而推翻?那麼準備再次接受大自然的反撲吧!哀!

當然,我可以說如此車友多了一條風景優美的路線可騎,但,這是我們希望的嗎?
文章關鍵字
報上的說法是說便道
與以前中橫公路規模不同
聯結車及高度較高車輛不得通行
夜間不得通行
如此一來遊覽車應不可行
只能行駛小型車
想來大概是山上居民及從事農作者一直強力要求所致
有時想想梨山劃歸和平鄉
要到鄉公所辦事還要從合歡山繞一圈才能到
也很無奈
行政區劃不能重劃嗎
至於這是便道性質
是不是以後再塌了
比較好修呢
及修復經費比較低呢
否則修了又塌
還真有點浪費
不過對單車族的好處是
以後又有一條挑戰路線了
是便道沒錯,但對中橫沿線居民若僅只於往來交通的方便,而無法恢復其經濟價值(例如載送農作物下山),

那麼想必這條便道的效用也就下降了,當然,這"或許"(僅只於猜測)是一個開端,作為日後恢復各式車輛

行駛的前哨,但我只記得的是,地質的那些專家諄諄教誨,中橫路段因九二一大地震及幾次颱風的侵襲,

地質脆弱,需要一段長時間讓大地恢復平衡,九年,夠嗎?
記得好幾年前 921地震完沒多久
我因為工作關係到了埔里災區一趟
當時到了一處很偏遠的村莊
路很爛 到了那邊我才發現原來在那樣
偏遠之處還有為數不少的人居住著

就如同生活在梨山上的人一樣
中橫一日不通 梨山上的人就必須選擇
要嘛繞過合歡山經過埔里到台中
不然就是下宜蘭支線到宜蘭再去台中
別忘了梨山是屬於台中縣管轄
那些生活在山上的人怎辦
梨山上的小孩 下山讀書都要住校
在反對的同時 是否有想過山上的朋友

曾經我也是反對興建蘇花高的一員
但是那一句 給我一條安全返家的路
讓我想起921當時我去的那個村莊
路該怎開而不破壞環境 那是政府該做的
而生活在都市的我們 真的無權去反對...!!
大地一直都是平衡的,不平衡的是我們自己。


自以為是萬物的主宰的人類,想讓大地滿足人類的需求,才會去思考什麼對地球是好的,什麼對地球是不好的。


而這些思考,還是本著人類自身的利益而已。


全球暖化對地球有啥影響? 冰河時期來臨,即便生物滅絕,地球還是地球啊,會爆炸嗎?

那關心的是什麼?關心的是人類無法繼續在地球生存啊!這還不是人類自身的利益?


921把山震垮,對大地有啥影響?就是不能通行,然後不能開墾,再加上一些土石流把下面人家沖垮。

這些對大地有什麼影響?

沒有任何影響,還是人類自身的利益而已。



所以不要再去說什麼保護地球、保護大地,終歸我們想保護的不過是我們的棲地而已。


我不是正義魔人,我只是認為沒有必要用保護地球來包裝我們求生的本能,實話實說就好了。
www.cycliving.com
至於破壞環境嘛。

兩害取其輕就好,能作的盡量做,不求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小弟長期在山林裡面觀察生物,發現到人類破壞環境是不可避免的。

你講說我們把這塊地區圍起來不讓人進去,於是這裡面的生物就會受到保護,物種就會越來越繁榮,水土就可以保持的更好。

從大自然的角度看:這不叫保護,這只能叫做"不干涉"。


真正的保護,或是復育,有一種說法叫做"鼓勵大家吃",例如虎皮蛙,這種蛙其實在野外並不多見,如果依台灣各地現在的棲地保護狀態來看,它算的上是稀有,甚至可能在台灣絕跡。

但是現在他不可能絕跡,因為大家在夜市或是餐廳吃到的田雞,都是虎皮蛙,這些虎皮蛙都是人類養的,因為大隻肥美,所以台灣虎皮蛙的數量相當多,就不用擔心滅絕。


反而是美國牛蛙,當初引進台灣想要吃,結果銷路不好,於是農民紛紛放生。

結果現在牛蛙壓縮了其他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太會吃了),當然目前是還沒有到快把某種物種逼到絕種,但是他的強勢的確是破壞了既定的平衡。


那你把這個有牛蛙的地區封起來,當作保育區,那牛蛙就可以開心的繁殖,這樣有算是維持大自然的平衡、不破壞嗎??



附上今天晚上吹泡泡的腹斑蛙。
www.cycliving.com
是的

大自然是需要修養的 台灣的土地面積不算太大 但是有太多的人需要活動

在我們的教育中幾乎不談 真正對大自然的愛護及保護

即便是大自然的反撲 在我們所生存的社會中 爭吵的卻是 誰執政的效力好不好 而不是該認真的討論

面對大自然的反撲 我們該具備何種的態度 該有何種的作為

我認為只要是這一個國家的一份子 都需要受到照顧及保護

但是我們 (過稱為的漢人)常常自作聰明 用山下的觀點去處理山上的事 (蘭嶼蓋屋的教訓)

只要到了假日 多少的車輛 多少的人不斷的往山裡頭去擠 去跳 甚至說去亂

我們的整座山 不斷的在被 抖動 整壓 整座山就沒停過對他的欺凌

颱風一來 指好用土石流來伺候各位了

我期待整建 但是因該限制他的使用 否則 不斷的挑戰大自然 ............

結果 承擔的可能要更多

當你想做,就不要猶豫與藉口,因為明天不一定有機會~ ~拿破崙的情人
不要像之前的官商模式開便道在河川中間就好了。

路是無罪的,重點是不要再開發山裡的經濟圈了。
什麼果園、休閒農場、度假地之類的如果不再亂開發,路是可以使用很久很久的。

Lanxlot5475 wrote:
大地一直都是平衡的,不平衡的是我們自己。


真的很透徹!
開版大是中縣人嗎?
如果不是
我覺得沒資格說開不開通的問題
我是中縣人
就我所知
台中縣市這邊大部份的人都期望它通車
這種期待不是外地人所能體會出來的
不論是經濟價值或旅遊價值
你可以像小馬哥一樣去長住
去黎山住個一年
或許可以體認到當地居民的期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