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來Mazda的整體表現其實相當強勢,從主力中小型房車/掀背Mazda 3、到訴求都會跨界休旅的CX-3,豐富且多樣的車型選擇,都能切中新世代買家的口味和喜好,進而在銷售量上有明顯的成長,其中,作為品牌吹響反攻號角的初代CX-5,藉由SkyActiv動力科技平台與KODO魂動理念的導入,重新為Mazda的年輕、動感品牌形象寫下個性化定義,CX-5在家族中的地位也因而屹立不搖;二代車型問世後,除了深受家庭買家期待之外,合宜的價格設定使得二代新車依舊保有出色的競爭優勢,在基礎結構大致沿用的前提下,全新第二代CX-5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駕馭感受,透過先前舉辦的媒體新車試駕活動,讓小編先幫各位瞭解一下。

全新改款的二代CX-5自去年底於洛杉磯車展公開亮相之後,何時導入國內就成為不少馬迷們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在今年二月的媒體餐敘中,Mazda正式公告了二代車型的上市計劃與預接單價,正式發表後,除了價格有感調降之外,豐富的車型選擇(汽油三款、柴油兩款)也讓不同預算的買家們有更彈性的下手空間。
魂動設計精髓再進化 |

CX-5是家族中第一款將KODO魂動概念應用至量產車上的產品,演化第二代版本後,可以明顯感覺到經過進化的魂動設計語彙,且細節處理和鈑件設計在融入RX-Vision概念車的銳利風格後、都朝向更為動感的方向演繹,相較於略顯溫和的初代車型,二代新車給人一種更為強悍、充滿力量的視覺感受,此外,採用全新塗料的晶豔魂動紅車色(需選配),不僅有著更具層次感的光影反應,整體的飽和度也較原本的魂動紅烤漆更為濃郁。

為了強化這代新車的科技防護性,原廠導入了深受駕駛人喜愛的MRCC雷達定速巡航、LDWS車道偏移警示、LAS車道偏移輔助、SCBS-F都會煞車輔助、SBS智慧型煞車輔助系統,搭配上全車系標配的六氣囊、TCS循跡控制、DSC動態穩定系統,對於重視乘員安全防護的家庭買家來說也的確更有保障。

沿著魂動之翼往前葉子板延伸的薄形化LED頭燈組,不僅造型更為銳利,除了入門汽油尊榮型外也全數搭載了主動轉向功能,整體呈現出來的視覺科技感或是日夜間的照明表現都有不錯的水準。

除了LED照明系統之外,前霧燈組也改為LED來呈現(入門尊榮型除外),透過LED光源更為集中的特性,在惡劣天候下能提供對向來車更理想的警示效果。

包括像是MRCC雷達定速巡航、SBS智慧型煞車輔助與LAS車道偏移防止系統等,都需要透過水箱護罩廠徽內的雷達與前擋玻璃上方的感測器做為訊號來源,日常行車時也更有保障,不過這些主動式輔助系統並非全車系的標準配置。

車側後視鏡依舊提供有電動調整、自動收折功能,日常使用有一定的便利性。

除了入門車型之外,其它四款等級均搭載有BSM盲點偵測系統,當兩側視覺盲點區域有車輛靠近時,後視鏡片上的警示燈號就會亮起,提醒駕駛人小心注意。

二代新車即使大致上維持著先前的底盤設定與動力架構,包括2.0升Sky-G汽油和本次試駕的Sky-D柴油動力在馬力輸出上並未調整,但Mazda原廠表示,從初代車主的意見回饋當中,工程團隊特別在N.V.H座艙隔音方面進行提升,像是隔音棉材質的選用、車室頂篷、膠合玻璃、門板膠條、雨刷位置調整等,都能夠有效將行駛或共振噪音隔絕,讓車內乘客可以沈浸在更寧靜的座艙當中。

相同的薄形、銳利化設計手法也能從LED尾燈組上感受得到,搭配上層次分明的鈑件線條,營造出更為動感、強悍的氣勢。

新一代CX-5車系提供兩種不同的鋁圈尺寸設定(17/19吋),汽油與柴油旗艦型搭載的是更為霸氣的19吋雙色多輻式圈組,輪胎尺碼為225/55 R19,與新一代魂動輪廓的搭配也十分協調。

即使身為大改款二代新車,但CX-5的尺碼並沒有明顯的修改,4550x1842×1680mm的車身三圍與前代車型相仿,軸距也依舊維持2700mm的水準,主要差別在於車高降低30mm、A柱也向後移動35mm,讓二代CX-5擁有更流線、修長的想像空間,且相較於休旅家族中的其它兩款作品,CX-5算是在乘用空間以及都會實用性方向擁有出色均衡性的作品,也更能符合家庭買家的日常代步所需。

值得注意的,是二代新車導入了小改款Mazda 3上新增的SkyActiv-Vehicle Dynamic車輛動態管理系統以及G-Vectoring Control導引控制系統,透過減少彎中動力輸出的方式、更細膩地去調整車身重心的轉移情況,此外,G力導引控制系統還會依照方向盤角度、車速等參數決定動力湧現時機,讓過彎動態能夠更趨線性,提供駕駛人穩定平順的操控信賴感。

雖然改款動力系統部分未見大幅度的更動,不過為了達到駕駛人對於靜肅性的期待,工程師於四缸柴油車型上、應用了NSFC聲頻降噪與NSS減振降噪技術,能有效改善傳統柴油引擎較為明顯的運轉聲浪,搭配上二代新車更為傑出的N.V.H座艙隔音處理,確實在試駕過程中,車內乘客都能感受到媲美汽油單元的運作精緻度,除此之外,不論是Sky-G汽油或是2.2升Sky-D動力編成,性能輸出皆比照先前的設定。
日式極簡氛圍、人因介面更討喜 |

在改款新車上,設計師為了讓CX-5呈現出更濃厚的日式氛圍,儀表控台佈局採用了極簡化的設計手法,利用水平直線的擺設方式,營造出更為寬敞開闊的視覺效果,另外,Mazda也應用了質感更為優異的軟質皮革件來包覆,搭配上金屬材質,整體車艙內的豪華印象在此級日系進口休旅市場中絕對能符合它的百萬身價。

新款三輻式方向盤一樣有著更為運動化的想像空間,直立式七吋中控螢幕的擺放位置較前代提高一些,讓駕駛人在檢視時能夠減少視角的大幅度轉移,相較之下也能夠提高日常行車的專注度,此外,雖然A柱位置往後移了35mm,但整體的駕駛視野並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

維持與前代相同呈現手法的三環式儀表板,黑底白字的高反差設計有著不錯的辨識度,基本上該有的行車資訊一項都不缺,最右側的數位螢幕則是整合了油耗、平均車速等輔助訊息。

透過按鍵的切換,右側的數位顯示幕可以提供剩餘油量、車外溫度、定速、平均/瞬間油耗等訊息,駕駛人能依照個人喜好來進行設定。

兩側快捷按鍵可分別調整音量大小、選單頁面、定速巡航距離、車速、藍牙免持系統等功能,不過像是MRCC定速巡航系統就是汽柴油旗艦車型才有。

除了最入門的汽油尊榮型之外,駕駛座前方都可以看到一塊Active Driving Diaplay全彩駕駛資訊抬頭顯示幕。

抬頭顯示幕內一舉整合有車速、導航路徑、道路速限和定速系統等圖示,駕駛人在檢視這些訊息時不需要調整視線就能夠完成,對於提升行車專注度有極大的幫助,不過導航系統全車系都需要另行選購。

方向機柱左側的控制面板上設有電動掀背尾門、TCS循跡控制系統、LDWS車道偏移警示、i-Stop怠速熄火系統的控制開關,方便駕駛人就近操作。

不同於舊款CX-5的中控佈局,二代新車也改為外露直立式設計,螢幕大小設定在七吋,或許不比其它車載平台來得顯眼,不過各項資訊的排列顯示都相當容易閱讀,結合MZD Connect控制旋鈕,操作上仍相當人性、直覺。

在MZD車載系統中,可針對Active Driving Display抬頭顯示幕的高度或亮度等細項依照個人喜好來調整。

盲點監測系統也能夠在MZD車載平台中進行設定。

藍牙無線音樂串流是不少年輕朋友喜愛的娛樂功能,CX-5全車系都將它列為標準配備,不論手機還是iPod都能藉由藍牙免持的方式播放喜愛的音樂。

同樣透過藍牙無線連接的方式,駕駛人可將手機內儲存的聯絡人資訊直接顯示在中控螢幕中,要撥打或接聽電話時也只需利用方向盤快捷鍵即可完成。

屬於選用配備的原廠中文導航系統,可將導航路徑一併投射至抬頭顯示幕當中,整合性算是相當不錯。

與其它新世代車款相同的MZD多功能控制旋鈕,操作方式以及控制邏輯都讓人很容易上手。

為四缸柴油引擎傳輸動力的變速結構依舊為SkyActiv-Drive六速手自排變速箱,運作質感不俗,不過偶爾會遇到重踩油門、需要降檔換取大動力的時候反應不夠敏捷的情況,這時就需要多多仰仗手排模式了。

在汽柴油旗艦車型上才有提供的BOSE高階音響系統,在一組重低音擴大機與十支高傳真揚聲喇叭的幫助下,能提供駕乘者更悠揚美妙的音樂環繞效果。

為了達成極簡化的設計目的,原廠除了將大多數控制按鍵都整合至MZD平台之外,光碟吸入槽也暗藏在空調出風口上方,另外從縫線、金屬飾條、深色木紋飾板等細節的處理上,都能明顯感受到這代新車於質感上的進步幅度。

雙區恆溫空調系統的規格以及操作介面都和前代車型相仿,不過還是可以從旋鈕、面板等一些小地方感覺到二代新車的進化。

中控台下方同樣規劃有一處彈性置物區,可放置手機、錢包、感應式鑰匙之類的個人隨身物品。

為了改善前代車型中央扶手內空間較不方正的情況,排檔鞍座後方置杯架的擺設位置也稍做調整。

中央扶手內採雙層式置物設計,上層托盤可以擺放五吋螢幕的手機或其它薄形物品。

內部置物空間設計較初代車型方正許多,雖然儲物容積普通,但已經更易於擺放一些瑣碎物品了,而USB/Aux-in音源擴充插槽也統統整合在這裡。

改款新車針對全車座椅的椅型、支架、填充材質進行改良,希望能夠帶給駕乘者更舒適的乘坐感受,同時藉由高反差縫線來襯托出個性觀感,而且除了黑色內裝之外,頂規柴油旗艦型還可選配白色內裝,就看準車主喜不喜歡這類風格了。

頂規柴油旗艦型專屬的電動天窗,較為可惜的是開口面積不像全景式天窗那麼大,有種可有可無的感覺。

由於這代車型並未針對軸距進行修改,2700mm的軸距空間不算特別突出,加上二代CX-5降低些許的車高,對於身材高大的乘員來說感受尤其明顯。

實際請身高180公分的同事來示意,先於前座調整到適當位置後,坐進後座時膝蓋離前座椅背相當接近,蹺腳基本上是不可能了,但相較於小老弟CX-3,它的乘坐空間表現算是相當均衡。

為了符合這級家庭買家的日常使用需求,CX-5全車系都可看到後座出風口的規劃,讓車室內的冷房循環效果更好,以減少夏季行車時的悶熱感受。

後座中央扶手內除了有置物杯架之外,蓋板下方還可以看到另外兩組USB充電座,對照目前大多數使用者的需求來看,如此設計是相當人性化。

由於這代新車的尺碼並沒有大幅修改,車高甚至還降低30mm,但從官方公佈的基本置物容積卻有不少的提升,詢問原廠後得到的答案是因為算法不同,615公升的儲物容量是涵蓋到隔板上方。

將後座40:20:40椅背全數傾倒之後,除了相當平整沒有高低落差之外,總置物容積還可一口氣提升到1620公升,日常使用應該是綽綽有餘了,而且底板下方因為少了備胎,還多了一處隱藏式置物區可以彈性使用。
四缸柴油扭力豐沛、動態反應穩健流暢 |

名義上雖為大改款車型,但二代CX-5在基礎結構上並未有明顯的更動,日本原廠對此的回應是,細項部件的進化是此次改款的重點,所謂的細項進化包括有N.V.H隔音工程、2.2 Sky-D柴油心臟的DE增壓控制技術、NSS減振降噪處理等,目的是希望讓CX-5擁有更精緻舒適的行路表現,實際表現是否真如原廠所說,當然得上路好好體驗一下才能知曉了。

這回原廠提供的試駕車款,清一色為車系中的旗艦版本Sky-D AWD,最大動力輸出維持改款前的175匹和42.8公斤米峰值扭力,搭配上六速自排變速箱和i-Activ AWD智慧型四輪驅動系統,基本架構不變的前提下,最明顯有感的,就在於車室隔音的進化,柴油心臟特有的運轉聲浪都被有效隔絕於外,除非刻意拉高轉速,你才會聽到較嘹亮的運作聲響,一般都會通勤或是高速行駛下,不論風切聲還是底盤噪音,靜肅表現都較前代車型更為出色。

除了針對柴油引擎運轉精緻度的提升之外,懸吊彈簧接座角度的調整,在不影響吸震效率的前提下、能夠使得傳進車內的震動更為輕微,以此來增加日常行車的舒適度,這代CX-5的懸吊設定仍是軟中帶Q的特性,雖然不像歐系車種有著較為明顯的底盤回饋,但駕駛人也不會完全感受不到路面的起伏,在足夠的舒適表現中,懸吊依舊能夠在強大的重心轉移情況下、肩負起支撐車身的重任,而且二代新車也因為導入了GVC G力導引系統,搭配上旗艦版本的智慧型四驅結構後,彎中循跡性能夠維持得相當理想,即使用力操駕也能保有穩定漸進的動態反應,當然,若是能換上排水性更好的輪胎就完美了。

儘管試駕過程中天候並不理想,不過經由實際測試,CX-5 2.2 Sky-D AWD完成0-100km/h起步加速最快只需要8.95秒,強大的低速扭力讓它在測試時會有明顯的前輪打滑情況,而i-Activ AWD系統在偵測到前輪打滑時,會即時地將動力傳送至後輪,讓引擎動力不會過度流失,9秒內完成百公里加速或許不算傑出,但考量到柴油頂規版本將近1.7噸的車重,有如此的加速能耐依舊值得讚許,對應日常生活中的各式情況倒也綽綽有餘。

新一代CX-5在導入了多項輔助科技配備之後,不論在日常通勤或乘員防護性上都有更討喜的呈現,然而實際試駕過後,也發現MRCC主動式雷達跟車定速系統並非全速域作動,根據台灣官方的說法,導入國內的CX-5,其主動式定速系統的工作車速為30km/h以上(至145km/h),若車速低於30km/h時,系統會暫時關閉並交由SCBS-F前行煞車輔助功能接手,當系統偵測到距離前車過近且有追撞可能時就會自動施以煞車,雖然都能有效守護我們的行車安全,但便利性方面卻也給人半調子的感覺,而原廠也表示會再評估使用者的意見、不排除更改MRCC的版本。

綜觀這代CX-5的動態表現,四缸柴油心臟的加速反應依舊出色,9秒內完成0-100km/h起步衝刺的實力已經能夠滿足大多數車主的日常使用需求,六速自排變速箱的傳動反應不慢,不過在激烈操駕的過程中,總會給人不夠積極的印象,然而只要善用手排模式自行決定檔位,這樣的情況就會減緩許多,而底盤結構雖然維持前代規格,但在行路精緻性以及側向支撐力之間的協調設定,讓CX-5能夠在保有充足駕馭樂趣的前提下,帶給車內乘客理想的舒適質感,這些都是CX-5在此次進化後給人的良好印象。

受到許多家庭買家喜愛的Mazda CX-5,二代新車即便並未針對基礎結構進行大幅度更動,不過更加剽悍的魂動風格搭配上動靜皆宜的駕馭表現,都強化了CX-5在此百萬進口休旅級距的競爭力,在選擇日漸豐富的百萬SUV市場,改款之後更為均衡的CX-5想要突破重圍應該並不困難。
Mazda CX-5 Sky-D基本規格諸元
車型版本:CX-5 2.2 Sky-D AWD旗艦版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雙渦輪直噴增壓柴油
排氣量:2191c.c.
壓縮比:14.0:1
最大馬力:175匹/4500轉
最大扭力:42.8公斤米/2000轉
驅動方式:前置引擎、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六速手自排
0-100km/h加速:8.95秒(P-Gear實測)
輪胎規格:225/55 R19
煞車結構:前通風、後實心碟盤
懸吊結構:前麥花臣、後多連桿
車身尺寸:4550x1842×1680mm
軸距:2700mm
行李廂容積:615~1620公升
迴轉半徑:5.5公尺
空車重:1689公斤
油箱容量:58公升
建議售價:14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