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是我入行的第一年,當時台灣馬自達導入全新第四代MX-5不到一年。對於熱愛敞篷車的我來說,相較於其他名門貴族,MX-5沒有高貴身價,也沒有過人性能,卻能在其身上享受到滿滿的樂趣,無疑是個值得奮鬥實現的目標。幾年過去,雖然還是沒能把MX-5開回家


嚴格說來,第四代MX-5首度在日本發表已是2014年的事情,掐指一算距今也快要滿十年。從那時候出道的各式新車,至今幾乎都已改朝換代,但MX-5沒有,甚至連現在的模樣都跟當年初次亮相時沒有什麼差異。不過在這幾年間,原廠倒是不斷為MX-5車系推陳出新,例如2016年新增硬頂版本RF、2018年將引擎出力提升至184hp、以及2020年登場的百週年紀念版,都讓這款平價敞篷小跑車在Fun Car界中持續保有討論度。這回台灣馬自達在今年初年式更新之際,又為眾車迷們帶來全新車型「MX-5 RS」,也就是本文的試駕主角。

從車名掛上RS來看,不難推敲該車型應是以運動化為主打,實際上也確實是如此。MX-5 RS基本上就是以原先手排版升級而來,換上來自知名改裝大廠Bilstein合作開發的特調避震器,和引擎室強化拉桿,再配上專屬藍色頂篷,與內裝兩張Recaro跑車座椅,搖身一變成了風格強烈的「原廠改」,售價則是來到145萬元,較取代的MT Red Top小幅增加5.2萬元。

一般人對小跑車或小鋼砲等這類Fun Car的印象,不外乎就是加速快、懸吊硬,才得以造就激情熱血的操駕樂趣。然而,MX-5一直以來就不是走這套路數,引擎蓋底下的2.0升自然進氣引擎,可輸出184hp/20.9kgm最大動力,隨便找輛搭載小排量渦輪引擎的家用休旅車,說不定都有超越如此水準的出力。好在MX-5的車重僅有一公噸出頭(1,066公斤),換算下來的馬力重量比不到6kg/hp(5.79kg/hp),衝刺起來還是可以帶點貼背感,但要跟一票新世代渦輪鋼砲相比就少了點勁兒,只能盡量靠拉高轉速換取較理想的爆發力。

那麼要成就MX-5為人津津樂道的動態表現,關鍵究竟是什麼呢?首先,手排變速箱肯定佔了不少功勞。即便現在的手自排、自手排變速箱電腦早已比人腦聰明,換檔效率猶如電光石火。但是再怎麼聰明,總是會有那麼一刻,升降檔的時機點不是你心中所想。手排就完全不會有這問題(有問題就是你的問題


再者,短小精幹的身形也為MX-5帶來諸多好處,輕盈的重量已經不用再多提,不到四米的車長、小於2.4米的軸距再加上後輪驅動的配置,都是敏捷靈活的保證。特別是馬自達家的方向盤都有著相當精準到位的轉向手感,輔助力道也是恰到好處,轉到哪就對準哪,活靈活現的車尾馬上就能跟進,甚至帶有一絲不安份的躁動,跟那些電控技能點好點滿的前驅鋼砲們,所營造出來的俐落感不太一樣,如此一來反倒更突顯人車之間溝通的重要性;雖然沒有抓不住的大馬力要控制,但你也不能胡亂地將車身丟進彎道,藉由這一來一往的過程找出最合適的彎速及舵角,再向下一個彎道攻進,保留給駕駛者最豐富的操駕感受,這就是MX-5的魅力所在。

至於MX-5 RS改換的Bilstein避震器,我認為算是錦上添花。就像前文所說,過往MX-5並非屬於加速快、懸吊硬的派系,真正在激烈操駕之下大幅度的彎中側傾,不免還是讓人有所保留。換裝避震器後阻尼強度進而提升,在一般道路上就能察覺,行經路面起伏後的晃動感減輕不少,對乘坐舒適性倒沒有太大影響,反而是讓穩定性與紮實度提升一個檔次。連帶也讓過彎時的支撐性增強許多,貼地性也比以往要來得出色,可以更行雲流水地遊走在彎道之間,亦或是挑戰用更快的速度去處理每一個彎道。簡單來說,就是能讓你開得更安心愉快、更得心應手!

2014年就發表的MX-5,外觀造型上並沒有留下多少歲月的痕跡,線條簡單、有型。放在現今諸多新世代車款一旁,還是顯得動感吸睛。

頭組組及日行燈都採LED光源,也標配光感應自動啟閉功能及智慧型頭燈(ALH),具備防眩遠光模式,透過偵測對向來車、前車及環境亮度等,自動調整照明光型,另外也附有廣角近光模式及高速模式等。

秉持輕量化理念打造的第四代MX-5,身形較前一代車型再縮小,車長僅有3,915mm,車寬及車高分別為1,735mm、1,230mm,軸距更只有2,310mm,比Honda Fit、Toyota Yaris等B-Segment小型掀背車都還要緊湊,也比自家入門小車Mazda 2來得短小。長車頭、短車尾的絕佳比例則賦予MX-5迷人的跑格魅力。

車尾依然沒有過於複雜的線條,向外擴張的後葉子板為整體造型增添更多肌肉感。藍色頂篷是RS車型的標準配備,和車身選擇的躍雪白塗裝搭配之下頗為突出,也不會覺得不順眼。

這組17吋黑色鋁圈是MX-5全車系的標配之一,配胎規格為205/45R17,和白色車身形成最搶眼的對比。

內裝延續外觀的極簡風格,看得出和當代新車充滿各種螢幕的高科技布局有些落差,但個人是一點也不介意,甚至很喜歡MX-5這樣簡潔直觀的座艙設計,不僅各項功能操作都很方便就手,也能專心地感受駕控體驗。

皮質包覆的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於內圈有著白色縫線的點綴,質感不錯。左右按鍵的功能很基本,左側控制通訊、媒體及儀錶資訊幕,右側負責定速巡航;由於是手排車型,後方就沒有附上換檔撥片。

沒有跟隨潮流換上數位儀錶,MX-5依然採用傳統的指針三環錶,和極簡的內裝鋪陳倒也相襯,就連左側的資訊幕也只有水溫、油量、平均油耗及剩餘里程等最基本的行車資訊,跟當前花俏華麗的數位儀錶相比真的相當「樸實」。
- 多媒體-1
- 多媒體-2
- 輔助-1
- 輔助-2
- 輔助-3

旋鈕式的恆溫空調介面是最直覺的設計,下方可以看到雙前座加熱座椅的按鍵,以及兩組USB-A充電孔與AUX-IN音源輸入。

作為賣點之一的手排變速箱,在當前就連排檔桿都快絕跡的時代,真的是得格外好好珍惜。皮質包覆的球狀排檔頭握感出色,行程短、配重佳等優點就不用再多提了,絕對是現今世代中的平價手排車典範。
- 置物-1
- 置物-2
- 置物-3
- 置物-4
- 座椅-1
- 座椅-2
- 座椅-3
- 座椅-4

以身高173公分的林恩來做乘坐示範,MX-5的坐姿非常低,進出車室會比一般高度的房車或休旅車來得費勁一些,且也因受限於座艙大小,座椅前後及椅背可調範圍都有限,若是體型較高大的駕駛或乘客,恐怕沒有辦法坐得太舒服,但身高180公分以下的朋友們應該是不用太擔心。

儘管座艙只容得下兩人世界,MX-5全車系都將附設九支揚聲器的Bose環繞音響系統列為標配,連頭枕裡都有揚聲器的存在。但必須得說,一旦處於開篷狀態,你也很難好好享受這九支揚聲器給予的環繞音效啦......。

130公升的行李廂容積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畢竟除了車內那些零碎的置物空間外,就只有這裡能放得下其他隨身行李了,應付兩人週末出遊的小旅行應該不成問題。

打開引擎室可以看到RS車型追加的強化拉桿套件,原廠表示連接於車體及避震器上座的拉桿,有助於增強車體剛性,對操駕表現也會有所助益。

又當了一回「一日車主」,換裝避震器的MX-5 RS給我的感覺依舊是那樣熟悉親切,一切都是那麼恰到好處。自然進氣引擎、手排變速箱還有後輪驅動都早已不是什麼新玩意兒,但所有元素湊在一起就是如此和諧,不愧是品牌精神「人馬一体」的最佳代言人。在當今以電控掛帥為前題的趨勢中,要獲得像MX-5 RS一樣「純粹」的駕駛體驗已是難能可貴,特別是有了Bilstein避震器的加持,讓操駕體驗又更上層樓。寫到這裡,我已經開始期待下一次與MX-5的邂逅了......。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本篇 Mazda MX-5 RS 的看法,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獎品為汽車品牌原廠卡片夾,共1個名額並採隨機寄出方式。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23年8月18日中午12:00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Mazda MX-5 RS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DOHC 16V排氣量:1,998c.c.
最大馬力:184hp/7,000rpm
最大扭力:20.9kgm/4,000rpm
驅動方式:後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六速手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雙A臂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05/45R17
車身尺寸:3,915mm x 1,735mm x 1,230mm
軸距:2,310mm
車重:1,066公斤
國內售價:14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