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當初買車的立意吧,就是為了迎接即將出世的小女兒及辛苦挺著肚子的老婆,總之,就是為了"女人"
男人注定就是會為了女人而拼命啊~~

不過,對於男人而言車子等於是小老婆一樣的,愛不釋手情深意重,所以初生真的確定要買車的念頭後,以我完全不懂車
的頭腦及好問的嘴,拼命的問廣泛的找資源,當然啦~意見就會像雪片般的飛來,如同滔滔江水將我沖昏.....
其實我本身是個非常不想買車的人,因為上班有機車,台北有捷運公車,跑業務有公司車,返鄉有火車,在台灣這小土地
上何嘗不愁沒車到,而且,開車最討厭的就是"找停車位",在台灣這小土地上吋土必爭,找個車位可以讓淑女變成撥婦
所以,我是真的在有了確切需求成立後,才決定要買車~~但既然要買車,當然就要買到心坎裡,心目中其實早有個目標
"MAZDA" ----->因為MAZDA 3的尾錐看起來很有形,連我老婆都很喜歡,而且車型不大
但為了稟持理性消費者的特質,一一比較了各式車種,從11月開始進行試乘 功能比較 需求分析及乘坐感覺,12月
進行預算分析 付款方式 保險試算及配備調查,批哩趴啦的想的一堆,以致於今日還可以說個小故事給大家聽
11月開始我安排了幾款車子的資料收集及試乘,有Nissan(TIDA / LIVINA) Mitsubishi(Colt Plus) Honda(FIT)
Peugeot(207) Mazda(2/3),其共通點就是車身不大,價格符合預算,油耗表現好及個人喜好,當然其中有很多遺珠
之憾,不過基於個人因素我就不找以外的品牌了,雖然後續不同意見還是像雪片般飛來......

聽太多意見之後會了解一件事,凡事沒有十全十美的,端看需求面及使用方式是否可以達到自己的標準
買車看品牌看需求之外,另外最重要就是看賣車的業務啦,畢竟好的業務可以帶你上天堂,爛的就住套房啦
我從靠近家附近及公司附近的各家營業所著手,各品種都找了兩個業務(一家/一公司),可以比較業務人員的差別
第一輪看完試乘完之後,我整理了各家優勢,過程中我都讓各家的業務人員盡可能讓他們說出他們品牌中的優勢及
為何他們可以滿足我的需求的論點,事實上我本來就是各種品牌都考慮,綜合出了以下初步排名
1.Nissan LIVINA 價格低/空間夠/造型不會太難看
2.Nissan TIDA 車身穩/空間夠/後車廂置物空間大
3.Mitsubishi Colt Plus 價格低/油耗表現好/造型好看
4.Mazda 2 造型好看/操控水準高/馬力加速表現好
5.Mazda 3 價格低/車身穩/造型好看
6.Peugeot 207 造型好看/操控水準高/馬力加速表現好
7.Honda FIT 空間夠/操控水準高/馬力加速表現好
就此階段其實價格上我並沒有多作琢磨,只是先將各種品牌作個區別,因為總不可能將進口車跟國產車等級列為一談
但每個品種都有令我不法完全滿意的狀況,
Nissan的座椅我坐起來不舒服,基本款不符合需求得到進階款,價格也隨之增高,高於我心目中國產車的價碼
Mitsubishi整體評價平平,油耗表現好是唯一漂亮點,但沒有太令我感動的項目
Mazda空間太小顧忌往後會載家人一同外出舒適度的問題(含即將出生的女兒共六人)
Peugeot整體表現都好,但往後保養是個大問題,且更換代理商後價格也增高(與我同事的307來比)
Honda整體表現都好,但如同網評中所說,車子中有很多的套件都拿掉了,價格折算度也過硬
正如同之前講的,凡事有一好沒二好,有了這項沒了那項,對於我來說就是看花錢要買哪項了
之後,我開始與各路業務開始針對我的需求進行討論,也順便觀察這些業務的專業程度及積極度
也因為我自己也在作業務工作,所以也想觀察看看到底業務的技巧及與消費者互動狀況,以下就是我綜合起來的心得
前前後後遇了七八個業務,感覺上有些業務是老業務了,看穿了我有在比較的心態,反而沒有讓我感覺到積極度,一昧
的攻擊對手及鼓吹自己的品質一定好,說真的,光說不練假本事,如果銷售就是靠幾句自誇的話幾通電話就能成交,
那我想今天從事業務人員都應該噱翻了;再來有熱情度但是沒有專業度,問一些技術問題回答不出來,遇到週邊產品
也都沒有了解,一昧的說自己可以給多少折扣包君滿意,感覺上就像是去菜市場買菜,論斤論兩的就可以銷售了,有時
候真不懂為何這樣也可以作業務人員;有了專業及熱情卻不了解客戶的需求重點,一昧的只會說自己的好但沒有去
洞悉客戶真實的需求重點,只會在旁枝末節的地方繞,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啊
不過,我這個人是很願意給業務機會,一件生意的成交是必須在雙方都獲利的情形下才能成立,所以每個業務都可以發
揮各自所長,顧客一方面也會因為怕後續問題而不至於吃人夠夠,關鍵在於有沒有辦法讓顧客滿意業務開心
11月過去了,在與各家業務人員交談進行篩選後,12月開始針對幾個品種進行細談 - Nissan LIVINA / Mazda 2
也就是說,看花錢買空間還是花錢買舒適啦,在評選業務人員方面也確定好兩品種具有積極度專業度且符合我需求的
接下來,就是進行比價及看業務人員追單的態度,老實說,一個是進口車一個是國產車,對我來說有點難評選,價格方面
雙方也都表現出"能力範圍"之內的誠意,最後決定的關鍵點就在"業務人員追單的態度",一個消費者會奢望能得到最
好的優惠但也希望在業務人員的身上得到專業級的服務,所以與業務多次接觸感受到的態度中,可以觀察到這個業務
用心程度及對待客戶的方式,選定了一個可以符合自己處事個性的業務人員,可以讓顧客往後得到自己想要的"服務"
最後最後.......我選定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台車......Mazda 2 sport
選定的理由就是....對它有感動,對業務人員有信任,對自己在使用方式上有想法及作法....往後就期待與它的相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