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上橋那種吃力不討好的心情,
一方面必須在氣喘吁吁的情況下吸進摩托車上坡時高耗能的CO2排放,
另一方面還得忍受機車騎士從後方高速呼嘯而過的那種追撞恐懼感,
更別說機慢車專用道有多狹窄多危險了。
再者,站在摩托車騎士的觀點,單車騎士騎在橋梁上對摩托車騎士也是一種危險因子,
且有不少的機車騎士也有開放內側車道供機車使用的訴求。
因此,本人希望大家能靠自己的力量讓我們的行車環境更健康,更安全。
我們要求政府能盡快改善單車族群的行的權利,
以下是我們的主要訴求:
1.應開放機車使用內線車道,將機慢車車道空出,更改成僅提供單車及行人專用道。
2.地下道及隧道應開放一條內側車道給機車行駛,原機慢車專用道提供給速度較慢的單車及行人。
3.若無法開放內側車道,空出機慢車道,應在各個需要過河的主要橋梁幹道旁增設不需抬車及牽車即可上橋的單車及行人專用便橋。
4.若無法開放內側車道,空出機慢車道,應在各個陸橋及地下道附近增設不需抬車及牽車即可通過的單車及行人專用道,且道路寬度需達到三公尺寬。
這樣不但可以減少機車追撞單車的風險,也可以讓單車及行人在沒有壓力及廢氣的情形下通行。
機車也有較大的行駛空間不再拘限於機慢車道,對待單車騎士及行人的環境越友善,
相信會有更多人用更環保的方式代步,進而提升政府節能減碳的政策。
本連署未設結束時間,希望能滿5000人,以下是連署網址:
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3042122523000
![這是一個關於[支持台灣增設單車及行人獨立使用之交通橋梁]的連署案,大家一起來善我們的騎乘環境吧。](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4bbdfa0a14f6ab6a423852918f25c7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