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賣跌買定價定量操作邏輯請參考:漲賣跌買定價定量操作法
範例:
1. 本樓範例於2008/1/16以55元買進台積電40張:先進立庫存的範例
2. 15樓的範例,回覆12樓大大所言,於2007/10/10「很不幸的以65元進場」:高點往下買的範例(幸與不幸,就在一念之間)
標的:台積電
規則每漲跌2.5元賣買5張,不考慮交易稅與手續費
庫存以平均成本法計算
期初庫存以1/16買入台積電40張(成本價設為55元,當日價格區間54.9~56.2)
1/16 買入台積電40張, 平均成本55元。

<歡迎大家弄個標的與規則一起來測試>
oskwu wrote:
<歡迎大家弄個標的與規則一起來測試>

萬分感謝,有個地方可以記錄。
其實放在那個標題之下也沒什麼不好,因為這種方法骨子裡就是「股票大跌 如掉下來的金子 一定要照規定去接」,正好和標題相反。
有漲有跌才有賺。

===2008/3/24 更新=================================
操作標的:台灣50
操作方式:每跳動3元,買賣一次,一次交易5張。漲3元賣5張,跌3元買5張。證交稅與手續費不計。

模擬實驗從2008/1/2開始,當日台灣50價格 60~61.3
假設當日60元買進5張,建立基本持股。成本 60k*5=300k

2008/1/7 台灣50價格 56.4~57.6,符合操作規定,57元買進5張。 成本 57k*5=285k
累計成本 585k,庫存台灣50 共10張。

2008/1/15 60元賣出台灣50共5張,獲利 15k
可惜只是模擬測試,只能流口水的份。
庫存剩餘5張,成本 300k

2008/1/18 57元買進5張。成本 57k*5=285k
累計成本 585k,庫存台灣50 共10張。

2008/1/22 54元買進5張。成本 54k*5=270k
累計成本 855k,庫存台灣50 共15張。

2008/2/14 57元賣出5張,獲利 15k
累計成本 585k,庫存台灣50共10張。

2008/2/25 60元 賣出5張,獲利 15k
累計成本 300k,庫存台灣50 共5張

2008/3/17 57元 買進5張。成本 57k*5=285k
累計成本 585k,庫存台灣50 共10張。

2008/3/20 60元 賣出5張,獲利 15k
累計成本 300k,庫存台灣50 共5張

2008/3/24 63元 賣出5張,獲利 15k
(其實今天0050開盤漲停65.85,不過為了計算方便,我還是以63元結算)
實驗結束,共獲利75k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ppt18360 wrote:
萬分感謝,有個地方可...(恕刪)


請教一下!
像您這樣~
1/2 買$60/5張
1/7 ↓$3 買$57/5張
1/15 ↑$3 賣$60/5張
==================以下假設情況 連漲2天
1/16 ↑$3 賣$63/5張 此時已經獲利$6元
1/17 ↑$3 拿啥賣阿?? 還是就要重新設定了!

有點搞不太懂 遊戲規則
煩請大大指點一下!


chechuan wrote:
遊戲規則~...(恕刪)


庫存賣光就表示已經告一個段落,實驗就到此結束。
你不論投入多少錢,都可以結算而且一定有小小的獲利。

下個階段你可以換股操作,或是休息一段時間等到你認為相同的標的下跌到你覺得可接受的價格,然後重新開始。只要選股正確,本錢夠厚,這種操作方法就可以在股價波動中獲取差額利潤。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第一次買五張,就賺3元,那實驗應該就馬上結束了

跌的話實驗時間就比較長,每跌三元買五張,運氣不好的話,就一直買(只跌的話),

不過,買跌不買漲
不懂耶,要模擬的話,拿歷史資料來算不是立見分曉嗎?
有個問題?
如果選到像現在的可成,一路盤跌。
或是遇到持續空頭的大盤。
那不就只有買,幾乎沒有賣的份?
這樣下去持續攤平不會賠嗎?
這個方法的停損機制是什麼??
你的仇人真多,30天真的不夠你進行處理。
如果沒有考慮停損
那就是要有無限的錢才有辦法一直攤回成本的

一般散戶會玩輸大戶的原因 就是我沒有你的錢多~
所以無法一直向下攤平成本的

小弟的論點 不知是否正確
會向下一直攤的話
還是早點離開股市才是
Wei_1144 wrote:
不懂耶,要模擬的話,拿歷史資料來算不是立見分曉嗎?

小弟曾經以歷史資料模擬過,選股正確時間夠長,都不至於賠錢.
pill wrote:
如果選到像現在的可成,一路盤跌。

所以說選股很重要,像PPT大大選的是台灣50,小弟選台積電.
假如這兩檔都像可成,那台股還有什麼搞頭啊?
dakason wrote:
一般散戶會玩輸大戶的原因 就是我沒有你的錢多~
所以無法一直向下攤平成本的

一般來講要先計算自己有多少資金,然後推算台積電或台灣50最低的可能點到多少?
然後再計算台積電或台灣50跌到那個程度時,自己所能承受的張數是多少張,
反正就是量力而為便是.
若自己沒估算清楚,一路下跌很快就show hand了.
pill wrote:
這樣下去持續攤平不會賠嗎?
這個方法的停損機制是什麼??

承上一個回覆,挑選好個股後,還要計算標的到最低點的承受能力.
基本的想法是尊重股市的變動,不去臆測所選個股的高低點,
以機制的做法達到低檔滿手、高檔空手的基本原則.
當然該股不能倒,所以選股就很重要.
PPT大大選台灣50,小弟選台積電就是這個道理.
不過台灣50會是比較恰當的標的,因為沒有倒的可能性,而且交易成本較低.

詳細說明可看此二連結:
1. http://tw.myblog.yahoo.com/warrant_oskwu/article?mid=169&prev=170&next=164&l=f&fid=5
2. http://tw.myblog.yahoo.com/warrant_oskwu/article?mid=438&next=430&l=f&fid=5
歡迎到 http://www.taconet.com.tw/oskwu 與 http://tw.myblog.yahoo.com/warrant_oskwu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