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ianlee_chef wrote:電競螢幕一台動則2萬,3萬,比一般3千塊的螢幕貴很多,市場極小,全球一年只有1百多萬台(IHS 10月報告,預期2017年電競監視器出貨量將超過160萬台),相較於,大宗標準化的 PC 1.5億台和NB 1.7億台的需求,電競市場還只是一個利基型市場,對友達這種月營收幾百億的公司,貢獻有限. 也可能是市場太迷你,連京東方,三星,LGD,群創...暫時還沒興趣去搶這一塊.
電競面板王是友達
圓型高階智慧手錶王是友達
友達圓形OLED出貨,每季好像也只有百萬多片,營收貢獻還是很小. 穿戴市場還在尋找更殺手級的應用,出貨量才能大幅成長,
友達有宏碁集團的企業文化,什麼技術都想投資,亂槍打鳥, 但公司放任股價長期低靡,投資人和求職者普遍認為這是個沒希望的慘業,因此很難吸引 各大學一流人才投效,這將會造成公司人才斷層.對公司永續發展極不力.
如果當過電子業研發主管,常要面試新人.就能體會當公司股價低靡時,求才不易的痛苦. 一個諸葛亮(好人才),可以勝過3個臭皮匠
pqaf wrote:
電競螢幕一台動則2萬,3萬,比一般3千塊的螢幕貴很多,市場極小,全球一年只有1百多萬台(IHS 10月報告,預期2017年電競監視器出貨量將超過160萬台),相較於,大宗標準化的 PC 1.5億台和NB 1.7億台的需求,電競市場還只是一個利基型市場,對友達這種月營收幾百億的公司,貢獻有限. 也可能是市場太迷你,連京東方,三星,LGD,群創...暫時還沒興趣去搶這一塊.
友達圓形OLED出貨,每季好像也只有百萬多片,營收貢獻還是很小. 穿戴市場還在尋找更殺手級的應用,出貨量才能大幅成長,
偏偏友達法說會就很喜歡拿這些東西出來講,說自己電競第一、高階面板、差異化......
講的好像搞這些面板業的淡旺對自己沒啥影響....
不過網友很買單啊
2017年12月09日 00:02 中時電子報 吳美O 整理報導
陸廠瘋狂搶進10代面板產線,預估將有7家加入10代線廠戰局,隨著面板價格走跌及新產能持續開出,整體供過於求,預估至2020年,恐將會出現供應過剩的慘況,大陸將在2018年與友達及群創爭食65吋及75吋的大尺寸電視面板商機,兩岸面板廠將面臨激戰。
韓媒BusinessKorea引用IHS Markit研調機構報告指出,中國面板龍頭京東方10代線廠明年上半啟用,之後華星光電、中電熊貓及鴻海10代線廠都會陸續投產,推估2018~2020年間將高達7家10代線廠。
IHS Markit預期,未來5年內,全球液晶面板供給平均每年成長59%;尤其10代線面板比重將從今年4%飆升到2020年的26%。由於面板價格下跌及陸廠擴產大車拚,2015年底掀起的液晶面板生產過剩潮,至少會延續5年,換言之,至2020年面板雙虎恐面臨不少競爭壓力。
===============
中時的面板慘業新聞,平常是另一位記者負責的,今天讓 其他人上場代打練習嗎? 整理報導? 是把舊新聞整理一下重製後報導嗎?

全球液晶面板供給平均每年成長59%??
2015年底掀起的液晶面板生產過剩潮,至少會延續5年,換言之,預估至2020年,恐將會出現供應過剩的慘況???

記者可能剛從火星回地球,不知道 2016年面板發生大缺貨,報價大漲4成的歷史....

剛回地球,還沒時間看其他家的新聞報導,不知 大陸研調群智諮詢和 Wistview已經陸續改口,由於市場需求超乎預期,2018年面板市場將呈現供需平衡.

全球面板供給每年成長59%?? 這是在講LCD廠還是DRAM業呢? 全球面板廠一年新產能面積多個10%已經很過分了,DRAM廠靠新製程微縮更新, 位元產出才有可能一年成長59%.

IHS是指10代以上線的產能將會有59%年成長,而不是全球面板產能有59%年成長.
鴻海說要蓋3座LTPS廠,唯一量產的那一座經營不下去已經轉手了,另外2座好像動土後,就沒下聞了.
7座 G10.5 ?
大陸業者的確是說的到,做得到,因為背後金主太有錢了.
鴻海雖說要蓋2座G10.5,廣州土地已經準備好了,美國也選地好了,但接下來會不會按照原先計畫去實行,Nobody knows
這關係到5千億的大投資,鴻海還得仔細秤秤自己的斤量,說不定要拖到很久很久...
===========
筆記..
2018年大陸三座新廠將投產,備受市場關注。WitsView研究經理胡家榕表示,京東方10.5代廠第一個產品鎖定65吋面板,中電集團的2座8.6代廠則是瞄準50吋、58吋,將帶動超大尺寸電視面板出貨攀升。預期到了2020年,京東方在65吋、75吋面板可望雙雙拿下近40%的市佔率。
WitsView預估,2018年整體電視面板出貨數量僅小幅成長約5%,其中,中電集團因為有鹹陽8.6代廠和成都8.6代Plus兩座新廠投產,出貨年成長率高達58.6%;惠科則是因為8.6代廠擴量、生產良率提升,出貨預估成長118.2%;京東方除了10.5代廠之外,還有8.5代廠擴量,出貨年成長率約4.7%。
WitsView评估,2018年大陆面板厂的电视面板出货量市佔率约38.64%,超越韩国的32.28%,以及面板双虎的25.54%。
胡家榕表示,50吋以上的超大尺寸面板因为尺寸大、容易去化产能,而且大多搭配4K技术,营业额高、利润好,吸引各家面板厂竞逐。预估2018年50吋级电视面板出货佔比提升到17%,60吋以上的电视面板佔比也有7.2%。40~45吋面板则是因为三星缩减产能,佔比下滑到20.2%。而32吋面板因为有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需求支撑,出货佔比仍维持在30.7%的水准。
京東方10.5代廠鎖定在65吋和75吋超大尺寸電視面板,臺韓面板廠今年已提早佈局,提升今年65吋出貨量至1100萬片,75吋出貨量則達160萬片,年成長高達123.6%。
台湾面板双虎最早生产65吋面板,高峰时市佔超过5成,但受限于产能,今年市佔不到40%,未来市佔率还是逐年下滑。
京东方明年开始量产65吋面板,预估2019年放量,市佔率增至21%,2020年市佔还将进一步攀升到37%。
75吋面板则是以韩国面板厂佈局较早,2017年三星、LGD合计市佔率高达73%,面板双虎市佔率约32%。75吋面板在10.5代6切,也是经济切割尺寸,到了2020年,京东方75吋市佔率高达42%,遥遥领先韩国的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