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OpenAI 預估勉強實現盈利的時間將是2030年,而該公司在那一年的營收預估將高達2000億美元

apple 賣一堆產品和服務,年營收 4000億美金.
LCD+OLED面板產業 , 產業鏈一大堆公司年產值 1300億美金.

這Open AI 餅畫的好大, 年營收 2000億美金,之後還可能超越apple..難怪大家望梅止渴, 就算要先慘虧7年, 仍搶著要投資 AI.
AI把DRAM產能搶走, NB整機搭載的 DDR5成本飆漲,消費者望而止步, 這下可能影響 手機面板 和 NB面板 出貨量.


友達預估 uLED 要到遙遠的 2029年成本才會普及大眾化..

AI商機和uLED 都是未來的商機.
友達不要等 人家Open AI 都能賺錢了, 友達 uLED 還沒能賺錢 ?
盡管Micro LED在光互連領域尚未成熟,還面臨高帶寬器件開發與高效算法配套等挑戰,但從目前光通信產業鏈相關廠商的推進步伐來看,Micro LED技術有機會加速在 光互連 落地應用,從而反推Micro LED技術在 顯示領域 的規模量產。

據了解,Micro LED顯示技術目前仍面臨巨量轉移良率等芯片制程及成本的瓶頸,導致商業化進程一直不如預期。相比之下,光互連對於AI服務器而言,實際的通信性能與長期可靠性是首要考量,這意味著Micro LED有望在AI光通信賽道率先實現規模化量產,從而帶動設備投資和供應鏈完善,形成“以非顯示養顯示”的良性循環,最終加速其在顯示領域的成本優化和滲透。

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2025 Micro LED顯示與非顯示應用市場分析》報告顯示,Micro LED 顯示應用芯片 市場產值正處於一個 即將爆發 的拐點,而由AI加速的光互連應用等非顯示應用是未來的增長動能。換言之,AI對高速、低功耗互聯的指數級需求,為具備高調制速度、低功耗特性的Micro LED技術找到了一個完美匹配的高價值應用場景,這便是Micro LED可挖掘的“利基點”之一。

台積電的參與、微軟的入局等側面印證了Micro LED在光互連領域的潛能,在台積電等更多半導體領域玩家的加持下,Micro LED未來有望在光互連領域進入大規模的晶圓代工時代,為LED廠商創造更可觀的增量空間。在此基礎上,反向助推Micro LED顯示技術加速突破,實現顯示與非顯示應用雙輪驅動,屆時,Micro LED市場規模將呈現更高級別的增長。

============

台積電 和 微軟 的錢和人才遠比AUO多幾十倍, 或許真能加速推動 uLED技術演進和生產規模,加速成本下降.

但台積電和微軟 好像都是 砸大錢找外國 uLED業者合作, 不是和 台灣AUO,錼創,富采合作研發.
台灣uLED相關業者,都和AUO 彭董有關, 股價普遍偏低,營運長期虧損,可能難以吸收到頂級人才來加速研發.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正全面推動供應鏈「去中國化」,《華爾街日報》週六(11月15日)披露,特斯拉已要求供應商,美國 生產的車款不得再使用 中國制 零元件,並計劃在未來1至2年內將所有中制材料全面替換

據《華爾街日報》11月15日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特斯拉今年稍早已著手停止採用中國供應商為美國工廠提供零件,目前部分中制零件已由其他國家製品替代,並計劃在未來1~2年內將其它零件全面替換。 這項決定源自疫情期間中國強硬的封控造成物流受阻,使特斯拉意識到降低依賴的重要性,加上美國近期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加速特斯拉推動供應鏈重整的腳步。


報導指出,中國長期是汽車零件重要生產基地,具備龐大供應規模、低成本與人民幣貶值優勢,使中制零件價格普遍偏低。 但美中貿易戰導致的關稅變動,讓特斯拉在成本掌控與定價策略上承受極大不確定性。 知情人透露,近期中荷之間的安世半導體(Nexperia)爭端引發晶片供應受阻,促使特斯拉內部再度強化供應鏈多元化的急迫性。

目前美國依然是特斯拉最大市場,美國道路上行駛的車輛均由當地工廠生產; 而特斯拉上海廠則以中國本地生產的零件為主,負責供應除了美國之外的地方,包括中國、亞洲及歐洲市場。

=============

友達正加速擴大墨西哥 汽車顯示模組廠規模, 猜想 美國特斯拉是 AUO其中一個大客戶吧?


山雨欲來風滿樓,
可能在MSCI 下周出清前,或是 未知地雷爆發前, 就算有人call回, 禿鷹仍不願回補, 不想讓煮熟的鴨子飛走, 寧可讓 利率一直飆高, 這可能是 友達史上最高借劵利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4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