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 曾經那個年代 台灣是亞洲4小龍之首

台灣這30年 國民所得只有超越過韓國 現在也是落後
一直都落後 香港 新加波
為什麼常聽說 台灣曾經是 亞洲四小龍之首
是那個年代發生的

[求教] 曾經那個年代 台灣是亞洲4小龍之首

可達瓜瓜 wrote:
台灣這30年 國民所...(恕刪)


從最後面算的阿~~~

ˊ_>ˋ

可達瓜瓜 wrote:
台灣這30年 國民所...(恕刪)


所以又是媒體.........

當年的媒體 一黨.................

那時年紀小 報紙說啥就啥瞜 網路又還沒譜及
阿輝伯在位時連韓國當紅女歌星都要來台發展跟菲哥搞搞曖昧求上節目,也有日本女星來發片

配合客串短劇什麼的

現在...求人家直接來開唱賺錢可能人家還懶得來
昨天關鍵時刻 LBJ 不就說了
現在國外早就沒人在提"四小龍"了
只剩台灣官方自己還在那邊敝帚自珍....
人均GDP是眾多經濟數據的一項,要整體評估,台灣有幾年是GDP高成長而CPI控制很低,但那是過去的事了

可達瓜瓜 wrote:
台灣這30年 國民所...(恕刪)


這個數字的意義:參照維基條目

各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列表 (國際匯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文包括三個名單,世界各國其國內生產總值(國際匯率)的排序,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在某一年度的所有生產的商品和服務除以同年的人口的人均值。
這裡的數字沒有考慮到生活費用在不同的國家的差異,而且因為匯率變化每年其結果可以差別很大。 這種匯率波動可能會改變一個國家的每年排名,即使他們往往很少或根本沒有改變其人民的生活水準。 因此,這些數字應謹慎使用。
比較國家財富也經常以PPP(購買力平價)作為基礎 ,來調整各國不同的生活費用。(詳見各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列表 (購買力平價) ) 。購買力平價,主要是刪除了匯率的問題,但有它自己的缺點。 它並不反映經濟總量在國際貿易中的價值,比起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它也需要更多的估計數字。 因此沒有人均GDP使用得更為廣泛。
使用任一套數字來比較兩個國家的財富都應該十分謹慎。 人們往往願意讚賞或貶低一個國家來使用他們喜歡的數字,而忽略其他的數字列表,這可能會造成大大的不同,但一個有效的比較,兩個經濟體系的所有排名都應考慮到,以及利用其他經濟數據作為一個經濟體的背景。

另外亞洲四小龍的相關數字比較



連上個01都要看這種民X新聞...
漫步股海
其他國家的龍都轉大人了
只有台灣這條龍還在吸奶
四小龍....甭提了
小弟有不同觀察

那是個錢淹腳目的年代

但是

每人都像忍者亂太郎裡的霧丸一樣

眼睛真的是 這個符號

不太像『富而好禮』的年代

反而像『利益薰心』的年代

事實上

追求目標『富而好禮』

正是那時推動的口號

現在小弟一直提出的思考

就是

GDP per capita

與 Slovenia、Slovak 平行

那個平行 ( 成長 ) 斜率

跟 1992 ~ 1997

與 2003 ~ 2008

其實是一樣的

至於說那些年,經濟如何 ...

忘記了

圖見 總經預測 GDP per capita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可達瓜瓜 wrote:
台灣這30年 國民所...(恕刪)







民國70年經濟起飛 ..



然後民國85年失事墜毀 ,



古人說10年風水會輪流轉 ,



走了15年大運算不錯了





近代中國百年戰爭 ,


可以避開然後經歷這繁華盛世算不錯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