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經常喊著物價漲,只有薪水不漲,但統計數字可能不是這樣。
根據人力資源顧問機構ECA公布的一份「薪資趨勢調查報告」顯示,即使有物價上漲通膨因素,但台灣的薪資漲幅仍有3.7%,扣掉通膨率後仍有0.6%的實質薪資成長,ECA樂觀預估2023年台灣薪資成長率會是今年的3倍。
ECA是一家全球性的人力資源顧問機構,主要在協助企業管理派遣至世界各地的人力。
由他們發布的2022/ 23年度「薪資趨勢調查報告」,是根據來自68個國家及地區的數據資料統整而成,目的是提供當地員工分析薪資,以及預測調幅。
這份報告提到,以台灣來看,2022年台灣名目薪資調漲幅度是3.7%,雖低於亞太地區的平均漲幅(5%),但因為台灣通膨相對較不嚴重,扣除掉3.1%的通膨率後,仍有0.6%的實質薪資成長。機構也預估,IMF預估2023年全球通膨情況可望趨緩,因此台灣薪資成長率可望來到1.8%,調漲幅度大過八成受訪國家。

全球薪資跌 但亞太地區仍正成長
ECA也提到,今年經濟成長受通貨膨脹拖累而放緩,全球平均薪資漲幅為4%,但卻因為7.8%的平均通膨率,導致78%的受訪國家處於薪資負成長,全球平均實質薪資跌幅達3.8%,尤其是美洲及歐洲國家。但亞太的通膨狀況相對溫和,經濟也較穩定,因此名目薪資調漲較不容易受到通貨膨脹抵銷。
依照他們的調查,亞太地區個別市場來看,2022年實質薪資漲幅中國最高,有3.7%,通膨率2.2%,明年預估也會維持相近的成長率。而香港、日本等,也同樣受惠於較低的通膨率,可以保住薪資正成長。但新加坡、南韓泰國等地,今年因為名目薪資成長速度不如當地通膨率,反而呈現小幅度下滑。
但綜觀亞太地區,預估明年仍會有1.3%的薪資成長率。
台灣的官方統計怎麼說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今年1到9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漲3.06%,雖然今年前九個月台灣每人每月的經常性薪資雖年增2.99%,但扣掉通膨後的「實質經常性薪資」,較去年平均下來反而年減0.07%,也就是說老闆雖然有幫員工加薪,但趕不上今年的物價上漲幅度。
不過「實質總薪資」還是有年增0.66 %的成長,通膨吃掉了月薪,但加入獎金、股票、加班費後,實質總收入還是有一點增加。
那麼明年薪資成長率是否會像ECA預估的那般3倍跳呢?
主計總處預估台灣明年會有3.05%的經濟成長率,消費者物價指數則隨著原物料價格回穩,漲幅會比今年趨緩,減少至1.72%。(暗示明年加薪幅度要2%以上

薪資會受到相當多因素影響,但也希望明年就如業者所調查預估那般,將有37%的受訪國家及地區的實質薪資呈現正成長。ECA International亞洲區總監關禮廉表示,儘管2023年對於受薪階級來說仍充滿挑戰,但整體情況已開始漸漸獲得改善。
#應該是有漲但不是在我身上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