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從花蓮北上準備星期一上班,一路蘇花都很順,到了蘇澳看到管制車流回堵很長,就走省道到羅東再上去國道,到了羅東也是排一長路,認了還是要上,就乖乖的排在車道上準備上去,這時候就來了,旁邊一台台開始過去到前面去插隊…真的是看了就很難過…,乖乖排隊是傻子就對了,車子慢慢前進,到了愈近交流道就愈有車要靠過來,打了燈就想硬剪車道,不給過去又跑去前面插隊,真的是排到很,還好雪山沒什麼塞,上去後就順順到台北了,大過年的…也不想說什麼難聽的話。反正我也安全到家了
心有戚戚焉....三峽近日有慶典~今天傍晚六點多自三峽走平面道路回台北時也是遇到差不多的狀況。路寬不小,但地上的標線劃的是一個車道,那段路平常不塞車約3分鐘可以走完,今天走了近15分鐘。大多數的駕駛人都乖乖的排隊慢慢前進,就是有一些自以為聰明的切路肩.....那我們這些乖乖排隊的比較笨??還是你們比較聰明??在台灣路上開車真的是一個訓練脾氣的好方式.....套網友的反諷"WELCOME TO TAIWAN"....
像我就是屬於笨笨得這一種,每次都巴不得前方有警車讓他們嚇到挫賽,但是每次都沒有題外話:昨天在基隆的一小段路(也是車多)小試了一下大多數小黃得開法什麼都不用做,只管油門,煞車和喇叭(以上是錯誤的駕駛方式),結果是還真的有比較快咧,因為多數人都會讓你
我也常遇到啊, 不只高速公路匣道, 還有一些熱門景點停車場或是....很多啦, 我基本上是從沒讓他們插隊成功過, 只是很無奈的總是會有人讓他們插隊, 不過有時也要看一下狀況, 有些是路邊停車場出口或是路口, 本來就是這樣沒辦法說是硬要插隊的時候, 我就會讓了
插隊?這恐怕有主觀認定的問題喔你會認為別人插隊是因為你認為你在主線道可是很多在交流道的路況是車道不斷在合併甚至路寬足以並行兩台車路是大家的 ,憑什麼界定插隊呢?這時大家只好以車頭先後順序來搶車道只要有打方向燈 就合乎切換車道的交通規則萬一發生事故交警來也是靠丈量和是正確打燈號和鑑定肇事責任比例容我說句實在話兩車併行造成的側撞事故最後的肇責認定幾乎都是50/50%各賠各的口袋不深的 還是多讓讓吧別忘了路口那個三角標誌--"讓"兩台都不讓的結果就是警察杯杯各打50大板囉!!
singleheart wrote:插隊?這恐怕有主觀認定的問題喔你會認為別人插隊是因為你認為你在主線道可是很多在交流道的路況是車道不斷在合併...(恕刪) 大大說的狀況的確不能算插隊, 不過以樓主的描述來說, 這應該是所謂的插隊, 並不像你說的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