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跟任何國家都會相比,我們的機車數量太多是真正的都市毒瘤,這個層面影響深遠的不只是市容環境及行人,還有顯示人民勞動價值的低廉,人均所得上不去,這部分個人看法真的沒有扯遠(當然一些論點可能會造成許多機車騎士朋友不舒服,先說聲抱歉)。

民眾多多利用城市大眾運輸,多走幾步路,把個人多出來的時間成本轉嫁到大家的消費上,提升勞動力的價值,大家薪水荷包才會增加,台灣方能提升真正已開發國家,而不是其競爭力只能停留在講求速時,方便,低廉的勞動力上。


許多高所得先進國家,其工時短薪資所得高,但消費及人力也高。所得高,消費也高好;還是停留在所得低,消費也低好?

台灣要轉型,機車文化及市容要改善,也許只能等新的機動車輛替代能源方案,機車被淘汰的一天吧。

6/11
機車族有許多無奈的地方,人民的心聲,為何台灣大眾運輸如此的不足與不便?一些官員的論調,健全大眾運輸是賠錢貨?越晚做當然賠更多,上面的政策,如此短視的心態令人搖頭。

其實也有許多網友提到自身是利用機車接駁的方式搭乘捷運,個人深感佩服。以前個人曾經寫過相關論點,如果把購買機車的費用,各項支出如油錢,保險,維修保養,稅金等等攤提下來,再算進無形的人身安全風險等考量,騎機車的個人及社會(醫療)成本其實不低。

個人認為一部份原因在於台灣民眾的機車持有率太高,先期購置機車的錢跟相關成本已經先納入"必要"的開銷當中,所以會有騎機車省錢(只需油錢)觀念,轉搭大眾運輸等於被扒兩層皮的現像產生
,於是高雄捷運暫時只能停留在到外地觀光旅遊時的便利性,或天氣狀況不佳時候運用等等。

6/12

就現實層面來比較機車跟汽車,大眾通勤族群的使用心態和方式。
許多開車或大眾通勤民眾,畢竟不用日曬雨淋,有冷氣吹,漸漸的習慣改變,對於服裝儀容的自我要求會比較高,行為舉止也從容。在台北許多企業老闆都是輕裝捷運族上下班洽談公事,如台塑王品董事長。

機車滿街跑,給人的印象就停留在第三世界,東南亞國家。因為個人服裝儀容整潔不易維持與不便,常常更容易有隨性的服裝穿著,安全帽穿戴不正確圖方便等現像。夏天十個等紅綠燈有一半以上臉是不耐煩的,空氣又差。講白的,混混或服裝邋遢者開車,貼個隔熱紙,至少你注意不到,有些車子外觀可是照顧的比人好,只能說一切都是人性。

講這些,台灣畢竟邁入已開發階段,一般人機車持有率高其實也都有汽車,所以如何抑制機車的數量是值得深思的。要先解決機車問題,在都會區才會壓迫汽車駕駛人產生不便(更多人開車造成停車不便與塞車),進而提高大眾運輸的使用率與習慣。習慣的養成很重要,許多北部家庭下一代不會騎機車的子女很多,因為大眾運輸方便。年輕人男生也不需利用個人交通工具耍帥,約會搭捷運一點都不丟臉更方便舒適。

6/20

個人真的認為台灣的機車問題若不有效解決及管理,人民習慣會越難改變,間接影響一些公共運輸建設投資意願及使用率,甚至競爭力。

大眾運輸其方便性當然無法與機車相比,但其他國家有大力宣傳機車的好處嗎?
先前有提到的部分再解釋一下:
就人力而言,上班或洽公的也好,跑業務的也罷,個人在交通上(大眾運輸或自行開車)多出來的各項個人成本(包含時間),不也可以轉嫁到大家的消費上而間接也提高個人薪資,市場機制會去調節的,人民生活步調也可以放慢點。
所謂開發先進國家一向如此,賺得多其消費也高。第三世界或共產國家,人民賺得少消費低,工時也長。

6/22
回應部分
民眾機車持有率太高本來就應該適度的管理,都會區大眾運輸才能早日健全,最後受益的還是回歸民眾,住郊區的民眾也有許多機會到都會區來洽公,看病,購物等等,並不是只有住在都會區的民眾才能享用的到。

機車持有率太高,許多人是汽機車都有!這才是問題重點之一。機車至今的存在並不全然在個人經濟能力因素去討論,而是政府沒有一套管理機制,這也是我在這裡試著跟大家討論的原因。如果說台灣現在還是停留在早期,大部分的民眾都騎機車代步,家裡也只有機車,而小弟個人卻有車開,那我相信也沒有這篇主題討論的必要了
如果你這篇文貼在PTT上一定馬上被噓爆

1. 不食人間煙火
2. 別的地方機車難道就少了
3. 捷運很貴
4. 公車很難等
5. 怎麼不說公車和小黃也亂鑽

話雖這麼說,我也討厭機車
噪音,污染,犁田,排氣管燙傷…真的太多了
我也很久不開車了,每天騎腳踏車10公里上下班
應該說臺灣機車太多了,
要減量卻不是三兩年可成的,
畢竟大高雄地區人口數量及密集度遠不及大臺北地區,
公車及捷運之班次及路線無法令人滿意,
不過還是希望大家在15分鐘路程內能盡量走路。
要是大眾運輸系統很方便又便宜誰不想用?
盡講些廢話...

汽車才是更大的毒瘤吧
上下班看到一堆車都只有一個人
排氣量是機車的10倍以上
排放的廢物會比較少嗎?
占的空間還是機車的五六倍

何不食肉麋?
我是高雄的機車族,我覺得機車多少問題不是問題,遵不遵守交通規則才是要注意的,

闖紅燈,逆向行駛,不戴安全帽,紅燈右轉(沒有右轉綠燈)

當然在高雄,這些不止機車族,

因為有人會把騎機車駕駛那一套拿來開車

所以機車汽車一起來違規,(最近還有腳踏車)

在高雄,綠燈還不能馬上騎,因為有人要闖紅燈。

經過小巷交叉口,你還要注意是否有人跟你騎不一樣的方向迎面而來。

沒戴安全帽,沒差,出車禍是你死又不是我死。

紅燈右轉,沒辦法,有人不知道紅燈沒有右轉綠燈不能轉,只求他轉的技術好一點,順便翻個白眼看看有沒有車。


ukey783 wrote:
應該說臺灣機車太多了...(恕刪)

就算想走路汽機車和店家也不會讓你好好走
汽機車人行道上亂停車
店家佔用騎樓不說,還佔用到人行道甚至慢車道上
台灣的道路對行人並不怎麼友善
機車族有許多無奈的地方,人民的心聲,為何台灣大眾運輸如此的不足與不便?一些官員的論調,健全大眾運輸是賠錢貨?越晚做當然賠更多,上面的政策,如此短視的心態令人搖頭。

其實也有許多網友提到自身是利用機車接駁的方式搭乘捷運,個人深感佩服。以前個人曾經寫過相關論點,如果把購買機車的費用,各項支出如油錢,保險,維修保養,稅金等等攤提下來,再算進無形的人身安全風險等考量,騎機車的個人及社會(醫療)成本其實不低。

個人認為一部份原因在於台灣民眾的機車持有率太高,先期購置機車的錢跟相關成本已經先納入必要的開銷當中,所以會有騎機車省錢(只需油錢)觀念,轉搭大眾運輸等於被扒兩層皮的現像產生,於是高雄捷運暫時只能停留在到外地觀光旅遊時的便利性,或天氣狀況不佳時候運用等等。
台北機車也很多呀~不是只有高雄~不過小弟認為造成交通阻塞的不見得是機車吧~
在台北公車才是吧(個人認為)~ 每次上下班時間,公車要靠站或是離站,後面就全部被擋住
公車專用道也是大馬路才有,台北很多園區一塞車總是看的到公車的影子
只是不可否認公車在台北市的交通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
記得在南部騎車交通相對好多了~
若政府能讓每個成年人免費配給一輛汽車
那機車應該會變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