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okj wrote:只是讓車流不順的機率變更高車流不順造成的事故、雖較車速過快是比較不致命但是事故跟小碰撞的機率應該是變高的吧(純照經驗、無數據佐證總之~個人是覺得區間測速負效果較強 自己承認無數據佐證,卻可以得出結論說這樣效果變差?台灣人真的難教好騙,而且還好自大。自從有區間測速,好幾個三不五時發生車禍的地方車禍量都減少了,根本是有效減少車禍發生機率。區間測速也讓那種只在測速照相機前面踩煞車,造成後方跟著踩影響整個車流的狀況變少,比起定點照相好多了。另外,如果區間測速不好,國外就不會採用了,台灣也不會跟進採用。
Corey Huang wrote:不瞞你說 我在講西濱(恕刪) 可以參考etc的計費方式,如果上一個感應器沒有紀錄到你的車牌,表示你是從交流道上去的,費用就會以交流道至感應架之間距離計費,查ETC帳單就看的出來,上高速公路第一筆計費都特別少。所以.......你的想法應該不可行。
peggydoggy wrote:自己承認無數據佐證,...(恕刪) 說的真是有道理……我慚愧!那我想請問車禍量減少的數據在……???這資料很很容易查嗎?我是真的不懂,只是天天100公里在路上跑的經驗真的見笑了,抱歉
會阿~~~北宜日常,經過一定停下來滑滑手機,北宜速限40, 大直線又不少, 基本一定超速, 加上不可能走山路一直盯著錶或計時至於從中間岔路上來或下去就沒這問題了只能說問題不在區間測速,重點是低到不合理的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