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晴吧 wrote:臺灣根本不用管國際碳排如何既不被承認當然不用被約束 正解+1連美國世界第一強國為了自己經濟發展都不甩國際碳排放量了,請問台灣是再拿什麼經濟資本來玩降低碳排,說起來,主管這些環保能源政策單位的人,全都是一些只活在自己烏托邦理想世界中的鄉愿小團體,自以為是救世主書讀得多,老是跟在政客身後想要出來刷刷存在感,卻原來只是一群不知民間疾苦國際局勢的亞利安人。國際上沒有大國鳥你的台灣,沒有人斥責要求你要嚴格降低碳排,就台灣那屁大一點的地方,就算碳排在低,在國際上來說猶如鴻毛般,了無輕重,讓台灣這種沒啥資源土地人口的彈丸之地,卻要為低碳這種鬼東西,讓人民付出慘種代價。台灣幾十年來都是搞政爭一把罩,搞經濟沒半條,經濟實力都已經掉到亞洲尾班車了,而且還看不到任何經濟成長的希望,拿什麼跟人家玩低碳,拿什麼跟人家玩低碳,拿什麼跟人家玩低碳,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在乎你台灣低不低碳,台灣搞環保與低碳,從能源到重大建設,不過都只是一些政客與所謂"學者"刷知名度存在感的遊戲罷了,而付出的高成本,就是讓全民一起經濟陪葬。台灣自己自以為進步的能源環保政策,在國際上看就是一個笑話,彷彿看著活在不知名小島的一群國際難民,還邊自己呼喊著要救濟外國貧窮國家一般可笑。
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BA wrote:業者痛批,台灣汽車製造業在進口整車關稅逐年調降,稅率幾乎與進口零件拉平後,國產車早已失去成本優勢,國產車銷量、市占率節節下滑,讓國內汽車製造廠逐漸失去維持稼動的經濟規模,新版嚴苛油耗法規,將成壓垮台灣汽車製造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油耗 20.9是有點高但國產車賣的都快跟進口車同價了,自己都不覺得不好意思嗎??自己不進步只求由關稅來保護自己的產業這種產業倒掉也好~~~
建議學香港新加坡,汽車完全開放進口,連大陸俄羅斯的都開放,台灣不需要汽車產業,只會要死不活而已,多發展其他有用的吧,汽車關稅降低,但是限制牌照數量,才能有效控制汽車數量,而且整體購車成本增加部分才能回到政府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