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namon coffee wrote:
大馬路之後的第一排、第二排,步行不過5~15分鐘的距離,但卻遠離大馬路的車流危險,遠離大馬路的噪音,以純粹住宅居住而不是開店營業來說,確實會比大馬路好。這不是財務經濟的問題,而是生活品質的問題
你會覺得街道巷弄的住宅停車不方便,是各地公所工務課怠惰廢職所造成的!
該有的車道標線不劃齊全,甚至還推說不是每個街道都需要畫上標線,下場就是你家門口都被外來的車輛停滿,把你家門口的兩線道當成了他的免費停車位,結果你只能在那僅存的窄小一線道中想辦法脫離你家的大門、車庫!就連你家阿嬤想帶孫子走出去逛菜市場,都得閃躲躲,避免被撞!
(我不會告訴你,對我說8公尺街道不用劃道路邊線、車道線的,是桃園市某個區公所工務課的承辦)
生活品質住大馬路也不見得不好,車流噪音其實關窗就好,大不了改氣密窗(現在新房子的隔音非常不錯),加上現代人下班一回到家就開空調,基本上噪音影響根本不大。
反而住巷子缺點真的太多,光支線須禮讓幹道車路權就輸了(增設紅綠燈又影響幹道車流);別人一出去就是大馬路,住巷子除非接近巷口,不然住比較裡面甚至弄,很抱歉繞出去多花時間;更慘的是如果因為自身狀況需搭公車或捷運,走出去巷口不知道多耗掉多少時間,說的實在一點,除非真的經濟困難無法租或買大馬路的房子,要不然真的別找巷弄的建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