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依台灣的交通環境來看, 汽機車分離是好的出發點...摩托車跟車混在一起一定更亂.
第一: 摩托車一點保護都沒...汽車不小心a到, 騎士不受傷也難...
第二: 在台灣開車大家都不讓, 大家都搶來搶去的, 汽機車都一樣 (如果不愛搶, 這篇文或許就不會跑出來) 依這種狀況來講, 為了大家的安全, 分開是好的.
第三: 大家都知道, 那是台北跟基隆的重要道路, 又是一條橋, 一但發生交通意外, 整條橋一定被上下班的車流, 救護車, 警車等等塞爆了, 到時候交通一定更亂....
但是看了影片後發現, 政府給機車規劃的引道確實是設計的不好, 的確是需要改進...
可是大家想想看, 台灣地少人綢, 可以用的土地面積本來就不多, 我想當初政府這樣規劃可能有
牽扯到土地所有權等其它複雜的問題, 所以才弄成這種大家都埋怨的奇怪設計. 所以需要調整是一定的.
但是在調整還沒下落的期間, 汽車駕駛跟機車騎士大家都替對方想想吧,
機車明明就肉包鐵, 而且加速跟煞車都快, 這種特性跟汽車差那麼多,
為什麼騎士還是硬要騎到汽車道跟鐵包肉的人爭呢? 何必呢? 如果真的吞不下那口氣, 那就開車吧...
那重機為什麼可以跟汽車同道, 重機也兩輪啊, 但是重機的性能跟大部份的塑膠車比起來真的是好太多,
反應可以比塑膠車更靈活, 而且重機的體型也大, 跟普通的塑膠車擠那種道路, 反而更不安全.
所以重點就是, 大家不要爭, 多讓讓吧, 讓一下又不會晚多少回家, 而且又更省油. 也希望政府可以
改善一下引道的設計, 減少交通意外地發生.
jim4613557 wrote:
這也沒到那麼誇張吧,...(恕刪)
如果您確實騎過該路段,我想"虐待機車"一詞應不誇張,用"虐殺機車"一詞應更貼切,
右彎後180度髮夾彎竟然出現在平地上,被灌進機車道的機車簡直就在玩命,180度髮夾
同時擠進數十至上百部機車,恐怖的情境令人不寒而慄,也對這些專家的設計,搖頭歎息
至於分流將機車擺在右側車道,更是無視視於事實的規劃,公車及計程車為載客切進切出
嚴重干擾機車的前進,迫使機車蛇行,絕非機車族所願,個人認為三車道以下所有車道均不
應該禁行機車,三車道以上至少保留三車道不應禁行機車才是合理設計
至於快速道路更應開放機車,讓機車不必經過平面道路,紓解平面車流及車流交織
以個人開車及騎車各半的經驗,提出以上個人看法
jim4613557 wrote:
這也沒到那麼誇張吧, 標題"虐待"這兩個字都搬出來....
個人依台灣的交通環境來看, 汽機車分離是好的出發點...摩托車跟車混在一起一定更亂.
第一: 摩托車一點保護都沒...汽車不小心a到, 騎士不受傷也難...
第二: 在台灣開車大家都不讓, 大家都搶來搶去的, 汽機車都一樣 (如果不愛搶, 這篇文或許就不會跑出來) 依這種狀況來講, 為了大家的安全, 分開是好的.
第三: 大家都知道, 那是台北跟基隆的重要道路, 又是一條橋, 一但發生交通意外, 整條橋一定被上下班的車流, 救護車, 警車等等塞爆了, 到時候交通一定更亂....
但是看了影片後發現, 政府給機車規劃的引道確實是設計的不好, 的確是需要改進...
可是大家想想看, 台灣地少人綢, 可以用的土地面積本來就不多, 我想當初政府這樣規劃可能有
牽扯到土地所有權等其它複雜的問題, 所以才弄成這種大家都埋怨的奇怪設計. 所以需要調整是一定的.
但是在調整還沒下落的期間, 汽車駕駛跟機車騎士大家都替對方想想吧,
機車明明就肉包鐵, 而且加速跟煞車都快, 這種特性跟汽車差那麼多,
為什麼騎士還是硬要騎到汽車道跟鐵包肉的人爭呢? 何必呢? 如果真的吞不下那口氣, 那就開車吧...
那重機為什麼可以跟汽車同道, 重機也兩輪啊, 但是重機的性能跟大部份的塑膠車比起來真的是好太多,
反應可以比塑膠車更靈活, 而且重機的體型也大, 跟普通的塑膠車擠那種道路, 反而更不安全.
所以重點就是, 大家不要爭, 多讓讓吧, 讓一下又不會晚多少回家, 而且又更省油. 也希望政府可以
改善一下引道的設計, 減少交通意外地發生.
但就遲遲沒下落咧
症腐一天沒給下落,機車騎士就玩一天的命
別人的孩子死不完?
權利是要靠爭取的~~~~~
但是出來爭取活命的權利時
又一堆鼻孔長在眼睛上的大神們因為自己的私利,掛正義之名捨命撻伐
替對方想想?
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