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加交流道的便利性或許帶來鄰近交流道住宅的興建及住戶移入, 因此增加一個交流道吸引更多住戶開車由此進出
(2)油價便宜也是開車誘因, 因此車流量增加
(3)二手車報廢5萬元獎勵金促使車輛銷售增加亦增加車流量
(4)原本不開車的因為這個交流道通車後改開車
綜上因素是有可能開了交流道之後, 一開始有分流紓解作用, 但是後來因為前述4個因素造成車流量總體而言是增加的....
因此造成開了交流道車卻更塞之感
fsw437 wrote:
私訊給我。我幫你報名今年諾貝爾物理獎。
你發現了一個人類沒發現過的現象!有了新第二分流竟然還會更塞的流體力學現象。
此外,永康交流道到仁德交流道是七公里。
你發明的「塞10公里」也有可能是可以挑戰諾貝爾醫學獎,人類視神經傳導和辨識的好題目。
說不定你一人可以拿下兩個諾貝爾獎,而且是跨領域的。私訊給我。我幫你報...(恕刪)
正確開法, 很遠處就要減速迫使後車跟著減速, 當你發現他不減速衝過來時, 你還可以閃避, 如他有慢下來, 則你會累積很多台車當你的緩衝, 一直到停下來前你都要保持2到3個車身以上的距離,除了真有撞到你後車時, 你還有空間往前避, 也可以用來避免走走停停時撞到前車
願事故亡者RIP
後記: 依個人自2008年統計台灣A1事故, 歐系車還是比較安全(安全性10倍於日系車), 本次事故死傷全為日系車(ACTIVA也是來自馬自達), 前次也是台南FORD MK2 FOCUS停下來被卡車夾撞卻生還, 選車不可不慎, 選車時就已決定意外事故時之命運.....
參考台南新市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