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超新星大爆炸 wrote:緩撞車接二連三被撞,...(恕刪) 跟ACC沒關係吧!如果是完全自動駕駛而撞上,就是系統的問題ACC就是輔助系統而已.................................我也天天用,但是依然要注意前方車況
其實應該就不用去管。那些自己愛開著lv2然後眼睛手去幹其他事的這種人,說實在的,撞掉一個少一個,撞了一次就賠167萬再加上自己車損人損,讓他賠到脫褲字也爽。繼續撞,撞多了,這種白癡數量自然就會減少!生命會自己尋找出路!撞著撞著,這些白癡自然就會另找到生命出路!
看到前面的回覆,真是感到可怕普遍的言論都是撞上去的該死,誰叫你不看路應該讓撞上去死得更多,才有警惕效果罰死他這些回答方式,好像中華民國政府處理事情的方法,用指責與禁止的方式來解決發生問題的人,或者用輿論導向,讓民眾把注意力轉移到車禍民眾身上。例如這個事件,明明有60%的事故,是發生在未開ACC的駕駛,但輿論就一面的導向工程車都沒有問題,是駕駛開ACC不注意的錯。 指責完了,焦點轉移了,沒有任何的改變,未來這種事還是會繼續發生。台灣是個高學歷,理工科發達且工程師很多的國家才對,工程師的思維碰到問題,並不只會去檢討撞上去的人傻、該死,然後罰死他。而是去思考技術上,用工程技術來防止撞上去、或者減少傷害的方法例如找到能讓ACC系統較易抓到的圖案或物品、或者是透過無線或其他方式讓車輛知道有問題。再或者是製造一些讓人會醒過來或提早注意的項目,例如逐漸縮減車道的三角錐、或是地面的減速帶等方式。讓傷害消失、讓傷害減少、讓駕駛提早警示過來。例如,若在施工地段前方幾百公尺處設置幾個減速帶,就有機會透過震動,讓不注意的駕駛驚醒過來看一下前方。 又或者在施工地段前面幾百公尺,裝個大型喇叭發出大型車喇叭噪音,也可以讓經過的駕駛抬頭看一下是怎麼回事,多一點改善的想法,才能夠解決問題吧。
起源超新星大爆炸 wrote:起源超新星大爆炸 2023-11-29 11:23 1樓緩撞車接二連三被撞,難道都是ACC的錯?緩撞車自己的設計也有問題吧?如果緩撞車能多一點防護,比方說拖幾個三角錐,裝一排強力探照燈照後面,是不是就能避免? 菜刀一直砍死人能不能用不要利的菜刀
你是不是連緩撞車都沒看過台灣人就是喜歡自作主張,自作聰明喜歡把LP當雞腿又不乖乖按照規矩說明手冊做事跟你說只能當輔助你就要拿來當自動駕駛平常不念書,晚上不睡覺就要在上高速公路的時候看起書來,睡起覺來前面一個大大的緩撞車你都視而不見了搞一堆角錐跟探照燈三寶就會看見了嗎
經研究顯示,一般駕駛人煞車反應時間(含觸發、感知、判斷、鬆開油門、煞車、開始有效煞車)約為1.6秒,以此換算,在時速110公里,煞停距離需要60.5公尺,加上1.6秒反應時間車輛行走的距離是48.9公尺。所以理論上沒有在110公尺前發現緩衝車並馬上踩死煞車,就會有撞上靜止狀態緩衝車的風險。我想緩衝車後方還是應該放置三角錐或是號誌車才對吧!
yoyo0719 wrote:前面一個大大的緩撞車你都視而不見了搞一堆角錐跟探照燈三寶就會看見了嗎 說要放這些的人只是不要賠撞到緩撞車的車損和修車的錢,今天要是撞到三角錐馬上爆炸你看還有誰會提議放三角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