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249280 wrote:這是網軍GGR發展電...(恕刪)
1. 歐盟環境署(EEA)報告
- 資料來源:《Electric vehicles from life cycle and circular economy perspectives》(2020)
- 關鍵結論:
- 電動車的製造過程,尤其是電池的生產,溫室氣體排放比燃油車高30%~50%。
- 但是,在使用階段(尤其當電力來源逐步低碳化時),電動車的碳排放顯著低於燃油車。
- 電動車的「碳平衡點」(即開始碳排優勢的里程)通常在行駛5萬公里左右出現,取決於國家能源結構。
- 電動車的製造過程,尤其是電池的生產,溫室氣體排放比燃油車高30%~50%。
- 參考連結:https://www.eea.europa.eu/publications/electric-vehicles-from-life-cycle
2. 國際能源總署(IEA)
- 資料來源:《Global EV Outlook》(2021, 2023)
- 重點內容:
- 電動車在「井到輪(Well-to-Wheel)」的生命週期中,若電力來源是低碳能源,碳排放可減少高達70%。
- 提出,隨著回收和再生能源的進步,電池與整車製造的碳排放強度將持續下降。
- 電動車在「井到輪(Well-to-Wheel)」的生命週期中,若電力來源是低碳能源,碳排放可減少高達70%。
- 參考連結:https://www.iea.org/reports/global-ev-outlook-2023
3. 麻省理工學院(MIT)能源計劃
- 資料來源:《The Future of Transportation》(2019,更新版)
- 研究結論:
- 電動車在製造階段的碳足跡約為燃油車的1.5倍,但使用階段的碳排放幾乎為零。
- 如果使用綠色能源,電動車在2-3年內即可達到碳排「反超」點。
- 電動車在製造階段的碳足跡約為燃油車的1.5倍,但使用階段的碳排放幾乎為零。
- 參考內容摘要:https://energy.mit.edu/research/future-transportation/
4.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
- 資料來源:《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Electric Vehicles》(2020)
- 重要發現:
- 比較美國境內不同州的電動車與燃油車,顯示在以煤炭為主的地區,電動車的優勢減弱,但在可再生能源佔比高的州,電動車顯著減碳。
- 同時指出,電池回收與再利用將在未來10年內大幅改變電動車的環境評價。
- 比較美國境內不同州的電動車與燃油車,顯示在以煤炭為主的地區,電動車的優勢減弱,但在可再生能源佔比高的州,電動車顯著減碳。
5. 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ICCT)
- 資料來源:《A Global Comparison of the Life-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Combustion Engine and Electric Passenger Cars》(2021)
- 亮點結論:
- 在大多數國家,電動車的全生命週期排放比燃油車低50%以上。
- 2021年的技術與市場狀況已讓電動車在幾乎所有主要市場達到明顯優勢。
- 在大多數國家,電動車的全生命週期排放比燃油車低50%以上。
- 報告連結:https://theicct.org/publication/global-lca-passenger-cars-feb2021/
雖說上述研究與報告大都以四輪電動車為主,但理念與目標都是一致的:
- 製造階段:電動車碳足跡較高(尤其是電池製造)。
- 使用階段:電動車明顯低碳,碳排差距逐步放大。
- 長期來看:電動車在全球大部分情境下的總體環境負擔顯著低於燃油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