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中年人開車經驗比年輕人多10到三十年還是很三寶

歐吉桑民國六七十年代開高速公路頂多三線道
通常是二線道就是內線小車,外線大車。

現在隨著拓寬車道那麼多,最多看過五線道,
駕駛習慣與大腦沒跟著更新
就容易受罰。
SKY皇帝 wrote:
(恕刪)





主要是差在 "交通法規常識" 不足 !! .

因為時代在進步 .

腦袋瓜子沒有跟著更新進步吸收 !!

墨守陳規 !!

結果就是 "久了就習慣 . 習慣成自然" .


這跟開車經驗多十年到三十年是沒有什麼相關性的 !!
然後這些第一代的用路人現今年事已高
養育過程把駕駛經驗再傳承下去
第二代就是大約現在的中年人
也會有小車開內線這樣的觀念。

獻一下家醜,幾年前我姑姑也在內線開70幾
被測速紅斑馬追上攔停逕行開單,開太慢。
哈哈。
所以說台灣的駕照不應該終生有效,5年或10年就要重考,逼那些沒在關心交通時事的人去背題庫更新腦袋。
十年前,手機APP、行車記錄器等還不普及,網路檢舉也不健全,
沒收到罰單就是人情味濃厚,大家互相一下阿,
TMD 是因為不知道怎麼檢舉你好嗎,互相個屁~

現在蒐證配備一堆,網路檢舉也很方便,APP也能隨拍隨傳,
那些自認為老司機的老屁股一個一個浮出來,
再來說以前怎樣怎樣~~
SKY皇帝 wrote:
為什麼很多中年人開車經驗比年輕人多10到三十年還是很三寶

開車二十年只收到一張龜速罰單,政府實在是太照顧他了。
楚中天 wrote:
歐吉桑民國六七十年代開高速公路頂多三線道
通常是二線道就是內線小車,外線大車。

現在隨著拓寬車道那麼多,最多看過五線道,
駕駛習慣與大腦沒跟著更新
就容易受罰。

不要說三十年前,就算是十多年前,也沒有全線拓寬三線道,南部還是二線道。

很多人小時候的記憶就是長輩教導上高速公路要開內線,外線留給大車。

時代改變了的時候,政府並無持續與良好的宣導,告訴大家不要佔用內線道,自然有現在的問題,其實政府要負一部分責任。

現在雖然有兩個汽車節目,但是會看的人不多,上面的來賓素質也不佳,甚至有飆車鬧事的事件出現過,而且也不常推廣用路知識。我時常在想,政府應該要透過購買廣告,告訴大家正確的用路知識,台灣人對於交通法規與開車各種常識很貧乏,曾經有人開著遠燈,我跑去跟他說他開到遠燈了,他回我一句話說都是業務幫他設定的,他甚麼都不知道,也有人開了霧燈,不知道怎麼關,索性全關了。
#7 最後一盞燈 wrote:
開車二十年只收到一張龜速罰單,政府實在是太照顧他了。


真的
違規:實際被開單的比例
1000:1
這1000應該還可以放大好多倍

會一直不斷有人
不懂、不知道、不遵守、惡意違規
就是因為執法不彰
然後罰則過輕罰不怕
又是一個一刀切的概念....
例:台灣人都很有人情味....
中國人都很沒水準....

看到幾個案例就放大解釋....
又回了廢文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