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把仁愛路、信義路的分隔島拆掉

台北市仁愛路跟信義路做成單行道對開,本來應該可以完美的解決轉彎車待轉堵住路口的問題,應該可以讓車流變得很順暢無須待轉

但卻還是設了分隔島跟公車可逆向專用道,等於把單行道的優點作廢了,變成是仍然存在一般雙向道的轉彎問題,且又不是雙向道,變成本來的單行道優點無法發揮,反而融合了單行道的缺點(對外地人不直覺)跟雙向道的缺點(轉彎不便)

那為什麼不拆掉分隔島,把原本的單行道優點完全發揮出來呢?

拆掉分隔島減少分隔島內外側車輛匯出匯入的交錯待轉跟擦撞問題,轉彎車可以直接變換車道靠邊左右轉,如果來不及跨越多線道依然可以使用轉彎巷道(這就是棋盤式街道的大優點),機車若來不及跨越多車道或不敢切換車道的人依然可以使用兩段式待轉,仁愛圓環也拆掉改成普通的十字路口,這樣會不會更好
城市美學很重要

再拆掉台北的道路還有哪幾條能看?

你覺得信義區那樣好看嗎?
philus
是啊!台北市的林蔭大道沒幾條。一方面美觀,一方面也有當作都市之肺的功能。
kenny0408
其實早期政府規劃美化仁愛路、信義路、敦化南北及中山南北路是有原因的,這是為了讓國外貴賓來台灣探訪時所設計,試想從松山機場降落出來就是敦化南路,直行至仁愛路右轉到底就是總統府,然後再走中山南路去圓山飯店
樂觀樂觀 wrote:
台北市仁愛路跟信義路(恕刪)

.
此路段中所種的幾十年老樹 . 尤其大王椰子 .
對市區 空污 綠化 是有幫助的 .
人類破壞環境已是嚴重至極 .
就留下這剩下的一點吧 .
每在 信義路 與 仁愛路段 行駛 . 只感還有點綠茵 . 車速行進都不在意了 .
敦化南 敦化北路 至 松山機場 中間的寬綠地樹茵 都是不錯的 .

我認為要保留 .
樂觀樂觀 wrote:
台北市仁愛路跟信義路(恕刪)


有些道路景觀代表的是城市的歷史跟文化,
不然國外的老電車路線都拆光就好了。
樂觀樂觀 wrote:
台北市仁愛路跟信義路做成單行道對開,本來應該可以完美的解決轉彎車待轉堵住路口的問題,應該可以讓車流變得很順暢無須待轉


如果某年某月, 台北市仁愛路跟信義路又恢復雙向通車, 又要把分隔島蓋回去嗎?
樂觀樂觀 wrote:
某年某月

信義路這麼大條的路作成單行道,不知有何法源依據,真的非常不方便!
以前沒公車專用道時期更慘
雖然有保留其中一邊慢車道作為逆向用
但那場景就像中山北路劍潭站那區域(往天母方向)
公車跟機車擠在慢車道,還有路邊停靠的汽車
更重要的有很長一段時間慢車道是沒照相機的
所以時速超過70的汽車都是出現在慢車道居多
不怕開車撞死路人都是在慢車道飆車的

總之後來信義、仁愛路就是公車靠離站的意外太多
時任市長的陳水扁才不得不畫公車專用道
讓公車統一集中在單一車道
然後兩側慢車道也同步統一為單一方向
不再像以前還保留其中一邊是逆向的
南勢溪的彩虹
以前還沒棋盤式公車的時候...上下班時刻大家都交錯再一起..意外真的太多...改成棋盤式之後的確改善很多...路熟就很好走..不熟的就...
要左轉 一開始就開最左側
要右轉 一開始就開最右側
根本沒有你說的問題
開錯就繞路很難嗎?
兩側的豪宅居民應該會先抗議

因為「林蔭大道」是周遭豪宅必備的銷售條件
這條消失,房價會瞬間跌落好多%

就跟大安森林公園如果政府要把他改成殯儀館
可能會演變成大安區周圍居民的暴動一樣
仁愛路每年都會在分隔島的行道樹上布置燈光,街景比忠孝東路、信義路、和平東路好看太多了。
把分隔島拆了,以台灣人的開車方式並不會比較好,不要自以為台灣人開車的水準很高。
philus
以前還會特地在晚上進城去仁愛路看燈飾
philus
[微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