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是由產業與經濟帶來的,大家都是來賺錢掏金生存~
然後拉攏各種食衣住行育樂,發展房地產,塑造出適合共同生存的生活圈
為什麼交通很亂?
台北市發展了幾十年,從傳統菜市場到商業大樓、豆干厝到豪宅...
這些進步都是商人與地主創造的(商人與地主包含我們在住的所有人),不是政府!!!.
台北市很老,樓越變越高,但是馬路沒辦法變寬,相同的道路容量必需服務高樓更新所帶來更多的人潮。
交通部、交通局、交通學者常常被罵
我覺得他們很倒楣
民主國家由人民自己發展造鎮自成商圈,並不是由政府統一做區域性的整體規劃
最後政府介入能管的「面積」只有「馬路」,
就算容量已經飽和,他們也無權限制地方任何的開發...
但是開發帶來的壅塞,卻是交通局要被罵
不用交通學者研究,連鄉民都會說日本很守規矩很乾淨啦什麼的,
但種種完善的措施想要在台灣落地都很難
因為路旁店家做生意與民眾臨停很重要
學者跟交通局長們都很「小咖」...
承辦去會勘,里長就出來關心與阻止改變,硬要改就是烙居民們找議員施壓
所以環境不能動,那取締違規裝科技執法好了?
反正沒出事的時候,種種管制措施都被當過機老鼠在罵...
理由就是大家為了「生存」
看看台北一堆在路上畫綠色行人標線的地方
有些在轉彎處還裝棒棒糖...
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
都是交通局為了「硬要」畫人行道保障行人安全
但是為什麼不設實體人行道呢???
這都顯示出路小,但房子動不了!
造成交通管理「難以作為」的情境
個人積分:3157分
文章編號:87445256
個人積分:6129分
文章編號:87445404
個人積分:4557分
文章編號:87445479
gray48816 wrote:
民主國家由人民自己發展造鎮自成商圈,並不是由政府統一做區域性的整體規劃
最後政府介入能管的「面積」只有「馬路」,
就算容量已經飽和,他們也無權限制地方任何的開發...
但是開發帶來的壅塞,卻是交通局要被罵
其實是駕照的考照方式和交通罰則問題 , 跟是不是民主國家沒什麼關係
考照太過簡單, 尤其是對道路駕駛的能力要求超低, 三寶也能拿駕照
違規車輛發生車禍不一定全責,甚至還可能用以刑逼民反要賠償,何必在乎交通規則
雖然說目前市區道路規劃都要照規矩來行駛, 只會造成塞車更嚴重
要說跟民主有關也是有一點,要提升安全的駕駛環境, 本來就是會更塞,政府不敢限制太多,怕更塞車人民罵更兇
但其實安全/秩序/效率都掌握在駕駛人手上
一堆人該慢的時候不慢,開快的時候不快, 該停的時候不停
尤其是現在智慧手機讓很多安全意識不足的人, 不專心走路騎車開車, 眼睛一直都盯著手機, 事故率是很難降的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