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電價有可能漲到像歐美那樣貴嗎?

這份研究應該是在歐美的現況, 目前台灣的電價還是比油價便宜,
一台電動車大約都65度電能跑350公里左右, 65X10(超充) =650NTD,
每公里平均電費遠低於研究不少, 所以台灣未來電價走向是否會向歐美這樣貴,
會是影響電動車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

=================================================================
【大紀元2023年08月04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Tom Ozimek報導/張智編譯)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大多數電動汽車、跨界車(Crossover)和卡車的充電成本高於對應的汽油動力車型的加油成本。這項研究強調了在做出購買汽車決定之前,考慮車輛實際使用成本是明智之舉。

購買汽車很可能是繼買房之後的最大一筆消費。隨著電動汽車的種類越來越多,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而且未來幾年一些州將開始禁止使用汽油驅動的汽車。

但是,儘管許多電動汽車(EV)的擁護者聲稱使用成本的可承受性是支持放棄內燃機(ICE)汽車和卡車的一個理由,但安德森經濟集團(Anderson Economic Group)的一項新研究對這一說法踩了剎車。

事實證明,根據安德森經濟集團對汽車燃料成本的分析,絕大多數在美國銷售的汽油動力汽車和跨界車的燃料成本低於電動汽車的充電成本。

該諮詢公司在研究報告中寫道:「隨著電價呈上升趨勢而油價呈下降趨勢,大多數傳統汽油動力汽車的駕駛成本都低於電動汽車。」

更多詳情
雖然(充電和加油的費用)在不同的車型之間有不同的差異,並取決於是在家中充電還是在商業場所充電,但這些結果明確提醒我們,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更高。

例如,在入門級車型[包括雪佛蘭Bolt(Chevy Bolt)和本田思域(Honda Civic)等車型]中,汽油動力車型每行駛100英里的平均燃料成本為9.78美元。相比之下,同車型的電動汽車每行駛100英里的平均充電成本為12.55美元,但這僅限於主要在家中充電的情況。如果主要在商業場所充電,則每100英里的成本將飆升至15.97美元。

中端轎車[包括雪佛蘭邁銳寶(Chevy Malibu)和本田雅閣(Honda Accord)]也是同樣的情況。這一類別的內燃機汽車平均每行駛100英里的汽油費用為11.08美元,而電動汽車主要在家中充電的費用為12.62美元,主要在商業場所充電時的費用為16.10美元。

對於卡車來說,加油和充電的費用差別不大。汽油動力皮卡(如GMC Sierra)每行駛100英里的平均燃料成本為17.58美元,而電動車型每行駛100英里的充電成本為17.72美元——前提是主要在家中充電。如果電動皮卡主要在商業場所充電,那麼成本將飆升至每100英里26.38美元。

事實上,只有豪華車的充電費可能比加油便宜一些。在豪華車市場,特斯拉Model X等高端汽車每行駛100英里的平均充電成本為13.50美元,而寶馬5系等內燃機汽車每行駛100英里的平均燃油成本為17.56美元。但電動汽車只有在家充電才有這種優勢。如果豪華電動車主要在商業場所充電,那麼充電成本會攀升至每百公里17.81美元,略高於高端汽油車。

該諮詢公司在研究報告中說:「這些結果凸顯了在做出買車決定前考慮實際成本的重要性。其中包括了解您離家出行的頻率、安裝和依靠家用充電器的能力、商業充電的成本和可用性,以及您所在州對駕駛電動汽車所徵收的任何道路稅。」

安德森經濟集團用於計算和比較內燃機汽車燃油成本與電動汽車充電費用的方法是基於多變量分析(Multivariate Analysis)),變量包括中西部或密歇根州的汽油稅、電價和電動汽車註冊費,並推斷到全美其它地區。

該研究發現,2022年第四季度電力成本上升、汽油價格下降,使得電動汽車充電成本在18個月內首次高於汽油動力汽車的燃料成本。

充電網絡
專家們經常提到的阻礙電動汽車廣泛使用的一個因素是缺乏充電的基礎設施。

根據美國能源部(DOE)的數據,美國和加拿大目前僅有不到8700個直流快速充電站,擁有近3.6萬個充電插頭
不會 因爲選票 但車用充電會不會調高 不一定
基本電價不會調高~
調高第一個掛的是各"產業&工業"
所以台灣電價會持續低價,這點可以放心
但是車充的部分就很難講了
因為有盤商(充電樁設置商)還有設備與土地租用成本問題
沒一個公訂價,隨這些業者開價
這是一個很大的盲點,只要搶到設備與通路,誰就是價格訂定者
油價至少還有一個國營的在禁錮價格
所以才一直強調!家裡沒有充電樁的人就盡量別買電動車
不然就是政府廣設,但~難啊!!!!!
擋人財路,保護企業
現在還算在試營運階段,因為電動車比例還算低
如果電動車比例一高,下一個介入價格的就是"黑道"
設置充電站只是錢的問題~
建一個煉油廠與加油站就不只是錢的問題了~門檻非常高
所以~對黑道來講"不缺錢"

兄弟們~報你們一條財路!!!
要"建"要"圍"都不困難
停幾部汽油車在充電站,自然會有人找你談
nick680828
確實充電真的都是隨人定價的, 我們社區有二個公共充電樁(慢充), 1度電收費7元. 看來還是要爭取個人車位裝電動樁, 電價才是最便宜的.
個人是覺得台灣電價本來就便宜到不正常
nick680828 wrote:
這份研究應該是在歐美...(恕刪)

那就落選啊!!! 看哪個政客敢啊
薪資也是低到不正常
如果用大麥克指數的概念換算一下
根本就是第1貴吧
更別說台灣還有個車價世界第1貴

yalee1026 wrote:
個人是覺得台灣電價本來就便宜到不正常
免責聲明: 以上言論為玩笑話,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yalee1026
個人覺得車價跟電價不能一起比較
yalee1026
而且我覺得"第一貴"應該也不是事實
台灣的油價還會浮動變化, 但電價確是定住不動的,
上次喊個漲價, 被大家罵翻, 最後也只敢漲用電大戶.

但不漲價, 台電一直虧, 也是全民繳稅買單的啊~
我倒覺得應該要漲, 回歸到使用者付費身上.
Ye-Kin-233
建議比照雞排、滷肉飯、鍋貼、水餃,每三個月漲五到十劊,通膨可以刺激GDP成長
nick680828 wrote:
這份研究應該是在歐美...(恕刪)


以你舉的例子來說 電動車充電成本最糟就是跟油車加油成本不相上下

事實上如果家裡沒充電樁 得靠外面超充站過活的車主 目前的充電費用已經跟 hybrid車款的加油費用是差不多了....但家裡沒充電樁的,還是一堆人搶著想買電動車啊

所以即便台灣電價漲到跟歐美一樣貴 你在家裡用時間電價離峰充電 跟 跟去加油一樣貴 ,會買電動車的還是會買電動車,不會因為這一點錢而改變決定

台灣人想買電動車,省油錢根本不是最主要的考量 即便家裡能裝充電樁的,很多住大樓的只有一顆電錶,白天也要用電,所以也沒去弄時間電價 累進費率算一算也跟歐美電費有得拚了

會想買電動車,主要的考量點是

1. 性能
2. 免保養

(你要買到同樣性能的油車...加上保養成本 少說車價再加個100萬台幣 這一百萬就給你去付電費 總綽綽有餘吧)

3. 科技感
4. 強大的Lv2 (特斯拉)
btopia
所以純電車保養養廠不用開那麼多間啊. 特斯拉就 台北,新北,新竹,台中,高雄,台南幾個保養點而已. 兩隻手算得出來.
藍小小函
傳統車廠也沒有吃掉全部的維修保養量能啊。 你看外面民間保養廠比便利商店還多,市場可大的。 修車比買車好賺多了
這牽扯到廣大的用戶就有點難漲了!
除非是分開計價,一般生活基礎的民生用電和其他的…或許有點機會大漲
護國神山靠著低水電價與高效率人材,增加了多少競爭力。
漲電價到跟歐美一樣,物價要漲多少,通澎會很恐佈。
所以政府不敢也不能這樣作,當然電價會漲,只是政府一定會控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